白月光拿稳朱砂痣剧本(快穿):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白月光拿稳朱砂痣剧本(快穿)》 30-40(第8/15页)

    陆景明本在书房温书,春闱在即,即使还未回到陆府,他也没有一丝一毫的松懈。

    桌上新换的蜡烛快要燃尽,他翻过一页,动了动僵硬的脖颈,却在窗边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走了过去。

    他放下手中的书,没有丝毫犹豫地追了上去。

    可真当追上了,阿离的身影就近在咫尺,他却又停下了步子,看着她渐渐走远。

    他不知该如何面对她。

    除了因为那日的争吵,还有心中悄然暗生的情愫。

    可是,他不该这样,这是对她,也是对自己的背叛。

    陆景明眼中幽暗翻涌,在雪地中转身,内心起伏不断。

    在飘落的雪花即将要把阿离的脚印全部掩盖前,他忽然重新跟了上去,却没有出声,只是静静地陪着她。

    看着阿离走进亭子坐下,他也没有再上前,只是用枯树掩住身形,远远地凝望着她。

    她将脸埋着,肩膀轻轻耸动,没有发出一点声音,可陆景明却清晰地听到了她的哭泣。

    这是他们互相陪伴的第二个新年,也是最后一个。

    第36章 逃婚白月光13

    新年第一日,阿离难得睡了个懒觉,睁眼已是日上三竿。

    她在被窝里翻了个身,露出睡得红红的脸蛋,昨夜的颓唐悲伤已一扫而空。

    娘曾说过,她最好的一点就是事不往心里搁,睡一觉醒来就什么都好了。

    阿离蓬着头发出去打水,见院里静悄悄的,一个人都不在。

    厨房灶上温着水和早饭,应该是魏婶给她留的,阿离吃完就出了门。

    徐英家住在上溪郡的东边,一进的大院子,旁边还有几间牛棚,阿离敲了敲门,来开门的是一位白发苍苍的老婆婆。

    阿离笑起来,将手中提着的年糕递过去:“徐婆婆新年好!来给您拜年了!”

    徐婆婆是徐英的祖母,阿离来过徐家几次,也认得了她。

    徐婆婆拉住她的手:“是阿离啊,快进来快进来!英子在她屋里呢,我领她去找她。”

    “诶!多谢婆婆了!”阿离应下来,欢欢喜喜地往里走。

    徐英正在她屋里收拾东西,见阿离来了:“你来得正好,我等会要去铺子,你跟我一起去,给我帮帮忙。”

    阿离帮她合上一只箱子:“好啊,只是我没做过,怕帮了你的倒忙。”

    “你别动,我来,”徐英轻松将箱子搬到衣柜顶上,拍了拍手上的灰尘,“谁也不是天生就会的,学不就行了。”

    阿离答应下来:“行!”

    两人驾着牛车出发,徐婆婆问她们中午什么时候回来,她好煮饭,徐英摆摆手:“祖母您别忙了,一会儿我领妹子去街上饭馆吃。”

    阿离看向她:“姐你也太破费了,其实随便吃点什么就行。”

    “瞧你这臊眉耷眼的样子,”徐英专心驾车,长发用一根木簪随便盘在脑后,“肯定是遇上什么事了,说吧。”

    阿离不好意思地揪着手:“姐,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做生意要学的第一步,不是盘个门脸,也不是找到成本最低、质量最好的货源,而是学会识人辨人。”徐英道。

    “开门做生意,来者都是客,但这客各有不同,你得先看出这是什么样的人,才能让他心甘情愿买你家的货。”

    她撇了阿离一眼:“你这样的小丫头片子,我一看就知道你在想什么。”

    阿离讪讪点头:“姐,你看得真准,我就是近来有些心烦,你说我若是有一日离开这里了,我能做什么维持生计?”

    徐英扯住缰绳:“你要走?”

    阿离连连摇头:“假如,我是说假如有一天。”

    自从徐英告诉她,陆家那两块地肥力不足,要慢慢施肥恢复,她就死了那条靠耕种快速来钱的心。

    这些时日,无所事事的她在街上各处铺子打零工,赚些铜板,聊胜于无,可这些零工也做不长,既没学到什么可以吃一辈子的手艺,来钱也不快。

    徐英敲了敲她的脑门:“哪有你想得那么好的事,这世上没有什么东西是可以一劳永逸的。”

    阿离捂着头,小声嘟囔:“我也知道这个道理,只是我眼前本就没有几条可走的路,若是行差踏错一步,就怕再也翻不了身了。”

    徐英停下来:“年纪轻轻的怎么就想着这个了?当时我那短命的未婚夫死了,也没想过从此再也翻不了身了,就不活了?”

    “可是……”阿离还想再说,被徐英打断:“行了,我看你就是太闲了,才想东想西,之后你每日都去我铺子里做事,我按铺里伙计的待遇给你结工钱。”

    “不过提前说好,姐这里的活可不好干,每日卯时开工,戌时收工,你可要有心理准备。”

    正说着,徐英家的铺子到了,她跳下车:“你今日就在这待半日试试,可别中途给我打退堂鼓。”

    阿离答应下来,徐英来到车后,扯开上面的布,露出满车货物:“过来搭把手。”

    阿离赶忙跟过去,二话不说地干起来。

    徐英家的铺子是卖鱼的,上溪郡的鲥鱼以其肉质鲜美,而天下闻名,徐英在几年前认识了一个专捕鲥鱼的渔夫。

    这名渔夫在旺季每日可捕二百斤,可这二百斤鱼却怎么也卖不出去,原因在于上溪郡几乎家家都有一张渔网,被天下人奉为上品的鲥鱼,在这里不过桌上一道再寻常不过的菜。

    可若将这些鱼卖给行商转卖,因这些行商东奔西走,船上货物琳琅满目,要运送保鲜期极短的鲥鱼,就会大大减少其一次出航的收益,那收鱼的价格定然会被压得极低。

    了解到这些后,徐英的心思活泛起来,她卖掉所有嫁妆,盘下来一艘运鱼船,只运送自上溪郡出航的鱼类,这样不仅保鲜设施完备,价格也比一般货船低廉许多。

    又与多地坐商谈好,将捕捞来的鲥鱼卖给他们售卖,却不经他们的货船运输,如此就可省下大笔运输费用。

    循环往复,徐英的铺子,更准确地说是商行,慢慢有了规模,近日她又打算将那些坐商不肯收的,品质不大好的鲥鱼,做成鱼肥或是其他什么东西,也是一条赚钱的路子。

    恰好阿离年前给徐英看了她自己堆的肥,今日徐英才会想到叫她来帮忙。

    阿离一边干活,一边听徐英和她介绍,心里已经佩服得五体投地。

    也果然如徐英所说,忙起来了,就没空想东想西了。

    到了中午,阿离已经累得腰都直不起来,徐英却还精神百倍:“走,请你下馆子。”

    这家馆子就在街不远处,不仅上菜快,且色香味俱全,阿离埋头苦吃,一连吃了两碗饭才停下。

    她捧着圆滚滚的肚子,喟叹:“吃不下了。”

    徐英一手夹着她的小酒壶,一边慢慢饮着:“妹子,你该不会是因着情情爱爱,才这般苦恼的吧?”

    阿离呛得咳嗽起来:“怎、怎么突然这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