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80-90(第12/16页)

铺子经营,院里还得留两三个打杂的,帮着打扫、看管食材,爹娘也能松口气,做点自己想做的事,一家人能彻底从琐事里脱身。

    心里拿定主意,林芝等帮工把手里的活勉强干完,便直接让他明日不用来了。

    紧接着,林芝又转头对赵妈妈说,“赵妈妈,这几日辛苦你了,工钱我给你结了,你大年初八再来上工便是,趁这几日好好歇着。”

    赵妈妈先前见林芝对着帮工黑脸,还以为自己也犯了错,心里直打鼓。

    这会儿听见是让自己提前歇年假,还能拿全工钱,她顿时长舒一口气,脸上笑开了花。

    林芝记的活计是多,可主家待人宽厚,从不苛待下人。不仅平日还能拿上不少卖剩的菜归家,而且每月工钱加赏钱,拿到手足有五六贯,比在别的铺子当帮工多了近一半。

    也正因如此,赵妈妈在家里腰杆都直了,跟儿子儿媳说话时,嗓门都比以前大了不少。

    她捧着林芝递来的锦袋,高高兴兴出了门。走到半路,赵妈妈忍不住打开锦袋想数数钱,可一看里面的东西,顿时倒吸一口凉气:里面竟是一张五贯的交子!

    赵妈妈又惊又喜,赶忙改道去了钱庄,把交子换成五张一贯的银票。

    她小心翼翼地将三贯银票塞进棉袄内衬里,一贯塞进锦袋,剩下一贯攥在手里,拐去市井买了些糖果、腊肉,还扯了两匹布料,才提着大包小包往家走。

    赵妈妈回到家里,自是引来不少激动的欢呼声。就连儿子儿媳也瞧着眼热,赶忙问道:“娘,您在林芝记做工这么好,他们家还招人不?让俊姐儿也跟着您去呗?”

    赵妈妈直摇头,只说没听主家提起过,背地里暗暗思忖:俊姐儿平日里在家连碗都懒得洗,去了林芝记还不是添乱?要是惹得主家恼火,连自己的差事都得丢。

    这边赵妈妈刚到家,林芝也把想再招人的事跟林森和宋娇娘说了。

    夫妇俩早就觉得人手不够,当即点头同意,还特意跟街坊大娘们打了招呼,说要找几个有灶房经验的帮工。

    话放出去的当天下午,便有周遭的牙人闻风登门,进门就拍着胸脯说:“林娘子放心,我手里有四个会做灶房活的,个个手艺精湛,您知道聚友楼吗?他们在里面做过活,连

    掌柜的都夸好!”

    林芝听着他把帮工夸得天花乱坠,险些以为自己要找的不是帮工,而是大厨。

    等牙人终于停下吹嘘,林芝直接问起工钱,听完报价后,她毫不犹豫地摇了摇头:“这价格远超出我们的预算,实在没法要。”

    “唉?林娘子,价格咱们还能商量啊!”牙人闻言,顿时急了。

    他虽然说得夸张了点,但手上那几个还真都是聚友楼出来的,要不是汤厨闹出人命官司,聚友楼清算一番将其的人手抛卖,也不会流入市场内。

    林芝却已没了耐心,只说要再考虑,把人送了出去。

    没成想这牙人不死心,竟是等到晚上林森、宋娇娘在家时又跑了来,话里话外都在说:“林娘子年纪轻,怕是不懂行,这有经验的帮工,哪能少了这个价?”

    林森夫妇原本还一脸懵呢,听到这里顿时炸了,自家女儿做事周全,里轮得到外人说三道四?夫妇两人操起扫把就把他往门外赶,指着鼻子让他立刻滚蛋。

    后面来的两三位牙人则有眼色得多,只是要么价格高到离谱,要么带来的帮工连切菜配菜都不会,实在入不了林芝的眼。

    直到预热的活动的最后一日,林芝一家方才通过牙行,敲定了合适的人选。

    因着临近元旦,故而林芝签下契书以后,跟先前对赵妈妈说的一样,让他们大年初八再来铺里报道。

    等送走牙人,林森从柜里取出饮食行送来的信笺,一家三口围坐在桌前,仔细读了两遍,确定正式比赛定在正月初八,而赛题要到初五才公布。

    “既然日子已经定了,咱们也该把预热活动时碰到的对手捋一捋。”宋娇娘首先开口说道,“要说与咱们家生意不分伯仲的,便是那家做鱼丸汤的。”

    林芝点点头,想起那家鱼丸汤铺的动静:“他们头一日用粗瓷碗,见富家子弟都绕着走,第二日立马换成了银碗。”

    顿了顿,林芝又补充道:“只是那银碗只给穿锦缎的食客用,寻常百姓去了,还是用粗瓷碗。”

    这种双标的做法,很快便引发普通百姓的不满,而富户官人那边也没讨得好。总归鱼丸汤铺的生意不算差,口碑却是一落千丈。

    林芝先前特意去买过一碗,鱼丸色泽洁白,咬开软嫩弹牙,鲜嫩可口。

    只可惜汤头过于普通简单,仅仅是用昆布虾皮熬煮的清汤,鲜虽鲜了,却配不上鱼丸的优秀。

    “我觉得也有可能店家没在预热时费心思琢磨汤头。”

    “街头那家藏肉饼也不错。”林森则提到另一家铺子,这家铺子做的吃食名叫藏肉饼,从外观口味其实类似肉夹馍或者手抓饼。

    不过藏肉饼的饼皮上洒满胡麻,面皮的口感和香味相当出色,而里面的肉馅则不是切成丝,而是整块的。

    一口下去,面皮香脆,肉块丰腴肥美,满嘴都是油香、肉香、麦香和胡麻香。

    “还有一家糯米烧麦。”宋娇娘很快又念起一家来,“咸香的糯米夹杂着猪肉渣,冬笋与香菇……那味道也是好的不得了!”

    “那家的胡麻南瓜饼也不错,外面香脆,内里软软糯糯,香甜得紧。”

    “芝姐儿,你呢?”

    “嗯……其实我倒是挺在意预热活动最角落的那个摊子。”

    宋娇娘回想了下:“啊……就是头一天险些棚子被风吹走的那家?我看他们家好像没多少人光顾啊?”

    “因为价格高。”林芝竖起三根手指,“最便宜的要三十文。”

    宋娇娘瞪大了眼:“唉?”

    自家的炸鸡柳乃是八文一袋、鱼丸汤乃是六文三颗、炙雀儿八文一只、糯米烧麦三文一颗……那家藏肉饼十五文一个已算得上市场上价格较高的。

    说起价格,林森也记得这家店来。毕竟三十文的价格足够在街市上尝到三四种小吃了,故而这家摊子的生意从始至终都算不上高,还有食客抱怨真真是杀猪。

    “我过去看过,记得……”林森沉吟片刻,缓缓道:“这家卖的东西就是……很大的一个肉球?”

    “大肉球?”宋娇娘疑道。

    “嗯,就是老大一个肉球,放在铁板上煎烤得六面熟透。”林森仔细说明着,“等烤完以后会切成对半,往里浇上酱汁,再送到食客手边。”

    林森原本还想尝一尝,可惜现做现卖,当时他正忙着回铺子帮忙,后面也就把这事儿给忘了。

    等后面想起要尝一尝竞争对手的菜品时,他们便尝了周遭几家生意兴隆的,并没有尝过这家店。

    “芝姐儿尝过了?”

    “那当然。”林芝把所有竞争对手做的吃食都尝过了:“外面是猪肉馅,看似普通平常,其实内里用了干贝、腊肠、酱肉、咸鸭蛋、青豆、胡萝卜和香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