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成小丫鬟后靠美食发家》 110-120(第13/15页)
些了,快尝尝这猪血索饼到底啥味,待会儿凉了。”林森催促道。
说罢,他率先提起筷子,迫不及待地夹起一筷子猪血索饼,等不及吹凉,就心急火燎地往嘴里送。
下一息,奇妙的异香瞬间充盈口腔。这猪血索饼入口并无他们预想的腥膻味,只带着淡淡的荤香与麦香,每一根都均匀裹着油和酱汁,软滑爽口,出乎意料的鲜美。
林森咽下一口以后,忍不住赞了一声:“爽快!”
再来他开始品尝上面的炒猪杂,粉肠头脆嫩,猪肝鲜甜,连猪腰也一点腥膻味都没,反倒是越嚼越香。
林芝还往里放了些五花肉片,肥肉里的油脂已完全煸炒到猪杂中,吃起来瘦肉边缘微焦,同时肥而不腻。
每每咀嚼一回,无论是五花肉还是猪杂内都有细微的肉汁溢出,激得几人根本停不下来,片刻功夫一碗猪杂拌饼便见了底。
三人很快吃得肚子溜圆,心满意足地打了饱嗝。就是沈砚有个疑问:“这个索饼,也不脆啊?”
……
过上三日,随着林芝遣人去丘府通报,丘官人也赶到林芝记来。他坐在外面大厅里,没在意旁人投来的好奇视线,只伸长脖子遥望着灶房的方向,盼着林厨能端出那碗自己念了几十年的索饼来。
不多时,一股陌生又熟悉的香味涌出铺子。紧接着林芝撩起帘子从灶房里走了出来,将手里那碗索饼送到丘官人面前。
各色卤制猪杂码在红色的索饼之上,汤汁澄澈,散发着淡淡的香味。
丘官人没作声,夹了一筷子索饼,定定看了好半响才往嘴里送。
入口微烫,用力咬下去索饼是弹牙的脆!
丘官人虎躯一震,骤然色变,他怔怔地咀嚼着,用猪血制作而成的索饼带着独特的荤香,像是一柄小钩子,又像是悬着的鱼钩深入脑海,捕捉到那三十余年前的记忆。
那是寒风凛冽的冬日,女人牵着他的手艰难走在路上。他冻得瑟瑟发抖,饿得饥肠辘辘,每每问起,女人总说快到家了。
可那回家的路,好似走也走不完,等到最后他昏昏沉沉时忽觉得身体一轻,被拥入同样冰冷的怀抱。
过了好久,他才渐渐升起暖意。等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陌生人家中的炕上,屋里弥漫着香甜的气息。
很快,面前的老人注意到他苏醒,又端来热乎乎的汤饼……那是一碗让人吃了就想哭的汤饼。
正想着,泪珠从他的眼眶中落下,直让沈砚和林森夫妇瞪大了眼。
很快,周遭好奇围观的食客也注意到这一幕,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嘶……”
“丘官人这是……哭了?”
“难不成林厨做出来了?”
丘官人对周遭的声音置若罔闻,一筷子一筷子吃着猪杂汤饼,吃完了索饼和浇头,又将汤也喝得一滴不剩。
第120章
丘官人将空碗放回桌上,又将筷子也整齐放在筷架上,安安静静坐着原地,没说话,也没抬头,完全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周遭人瞧着丘官人的反应,细碎的议论声渐渐变响,更有食客忍不住站起来往这边凑,意图看看丘官人的反应。
宋娇娘注意到这点,赶忙领着伙计上前劝说,请诸人都出了门,又把门暂时合上。
半响丘官人才缓过劲,颤着手从怀里拿出帕子,擦了擦泛红的眼眶,抹去那隐隐落下的一滴泪。
林芝见状,方才走上前去,温声道:“丘官人,这可是您当年尝过的味道?”
丘官人摇摇头:“不是。”
正当林芝大吃一惊时,他哈哈一笑,方才解释道:“确实是此物,只是乡野粗食并不及林厨做的味道美味,还带着点腥膻味。”
丘官人说到这里,又是鼻头一酸。他不愿再回想往事,只好奇询问道:“林厨师如何想到,用猪肉制作索饼的?”
林芝笑着解释:“那日在府上听您说索饼口感发脆,又是红色,我便想到因冬日乡野之地难已囤积食物,备年货时除去腌菜酱肉外,留下的猪血亦不能浪费,故而很多地方都有将猪血与面粉、米粉乃至猪肉等物混合,或是做成血糕,或是做成猪肉丸子,亦或是做成这猪血索饼方便后续保存的习俗。”
顿了顿,林芝又道:“再者您说当年家境不丰,市井脚店肯定要省成本,用猪血做成的索饼味道特别,同时经过处理的索饼能放置三四个月,亦是降低成本的好法子,故而我想来当年那铺子老板,或许也是这般考虑的。”
当然林芝没说的猜测是,或许丘官人美化了自己的说法与这道猪杂汤饼的来历。
毕竟如同猪血索饼这类属于口味偏重的食材,更多的是出自民居,开店售卖者反而并不多。
每个人都有自己想要藏匿的秘密,因此林芝没将怀疑说出口。
丘官人的情绪早已平复,听到这里克制又矜持地鼓掌:“不愧是林厨!”
他从随身的钱袋里取出厚厚一摞交子,尽数推到林芝面前:“林厨,非常感谢您的帮助,这是我的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林芝只看了一眼,便发现这钱已远远超出悬赏的银钱。
她有些吃惊:“丘官人,这——”是不是多了?
只是话刚说出口,林芝便猛地止住话头,忽然想到一点:这位丘官人乃是现任的光禄寺少卿,按照本朝的规定,他在此位上少则待上一年,多则会待上三年,若是自己成为副行首,往后两者的来往将会增加不少。
丘官人与其说是感谢自己,不如说是——交好自己?
不过三息时间,林芝便笑着收下了银钱:“让丘官人破费了,若是往后您还有什么吃食上的问题想要了解,或者寻我帮忙的,请不要客气。”
丘官人深深看了一眼林芝,笑着应下了。
等丘官人登上马车离开,新进来的顾客难掩兴奋地凑上前八卦,打听打听丘官人的事儿。
等得知林芝真做出丘官人寻觅十余年的吃食后,惊呼声此起彼伏。
很快,这事也传到魏厨那边,而他面前也摆着一碗几乎一模一样的猪杂汤饼。
事实上时下的挂面,南方的碱水
面,很多都会用到先蒸后晒的手法。
在林芝在丘府说用猪血和面与先蒸后晒以后,魏厨回到铺里也试着制作了。
没想到的是,这种方法不仅能让索饼保持鲜艳的色泽,而且口感也比一般的碱水面更筋道,煮熟并放入口中的瞬间,竟真有丘官人所描述的那种‘脆’劲。
魏厨慢慢吃完这碗汤饼,这种猪血索饼味浓而不腥,醇香而不膻,色红而不辣,油厚而不腻,味道比他预想的还要好。
可偏偏在此之前,他从未曾听人提起过这物,想来此物乃是外乡的特产吃食。
魏厨僵坐在原地,半响吐出一口气来,心头闪过一丝不甘。
坐在旁边缝活计的年长妇人听到声音,她放下手里的活计,担忧地望向他:“朗哥儿,好好的怎突然叹起气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