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40-45(第4/18页)
主,抓住大公主对付太子的时机,浑水摸鱼,在混乱之中拿到更多好处。
一转眼,三日过去,皇帝领着一堆人回来了,冷清了几天的长宁城又热闹起来。
皇帝回来,说明李暮歌该上朝了。
在李暮歌上朝前,皇帝特意将她喊到紫薇宫,好好叮嘱了她一番,让她在朝堂上要多看多听多学,若是有什么不懂得,私底下可以问太子和大公主,不明白的事情不要随便插嘴,影响到其他大臣。
李暮歌一开始还有点儿感动,想着这渣爹还知道给孩子传授一点儿职场经验呢!
听到后来明白了,全是套话,真正的经验没多少,皇帝就是走个过场。
毕竟他孩子要上朝了,他一句话不说,显得皇家太冷情。
年纪大了就是喜欢表面团圆,李暮歌从紫微宫出来的时候,听套话听得人都麻了。
渣爹绝对爱看春节大家一起包饺子的节目。
第42章
从紫微宫回来, 李暮歌还不忘跟楼心澄聊一聊。
之前良嫔暴露了她的精神问题后,李暮歌就让楼心澄常来梧桐殿,为良嫔施针了。
并且叮嘱楼心澄, 良嫔的身体状况, 最好不要让外人知晓。
楼心澄理解李暮歌的担忧,像是这种毛病,最好不要让太多人知道, 甚至她在行医的记录里都留了心眼,没有直接说良嫔的病症, 只说她心有郁气,难以疏通,需每日行针, 且忌大喜大悲。
让良嫔大多时间在梧桐殿里呆着,不要出去,就算要出去也尽量避开人, 省得别人口无遮拦, 谈起让她伤心的事。
话是这么说,本质其实是为了让良嫔和其他人隔开, 千万别在外面犯了病,被别人看出问题来。
一个疯了的妃子,下场只有一个, 那就是打入冷宫。
就像皇宫不会容下病了的宫人继续伺候, 皇宫也容不下一个疯疯癫癫的妃嫔,继续伺候皇上。
楼心澄告诉李暮歌,良嫔的情况并没有转好。
别看良嫔现在看上去跟个没事人一样,实际上良嫔的身体情况和精神情况都只是表面繁荣,内里溃败得不成样子了。
这种恶化是在六公主下葬之后发生的。
“楼小太医, 你可曾钻研过巫蛊之术?”李暮歌听楼心澄总是将六公主的死亡时间和良嫔的身体状况一起说,她就想起了一件事。
现代小说里,好像经常会提到一种蛊术,名为母子蛊。
楼心澄听到“巫蛊”二字后,身子颤了颤,像是怕极了。
她同李暮歌说道:“此乃禁忌,整个皇宫无人敢谈,更无人敢学,卑职知晓殿下是心忧良嫔娘娘同六公主一般,被小人所害,但像是这种事情,还是莫要多加猜测。”
提都不要提!
李暮歌明白了,楼心澄没有反驳,就是说良嫔现在的情况,确实有可能是被巫蛊之术影响了。
但楼心澄不太了解巫蛊之术,并且宫里最忌讳巫蛊,因此她不敢妄言,也劝李暮歌别多想。
李暮歌心道等之后再细细查一查好了,随后又跟楼心澄说了两句,便放楼心澄离开。
自己则回屋睡觉,明天一大早起来,还有一场硬仗要打。
李暮歌本来担心,明天要上朝,今天晚上自己会因为受到刺激所以睡不着,没想到她闭上眼睛就睡着了,睁开眼时,已经到了上朝的时辰。
不光是秒睡,还一点儿梦都没做,她睡了来到这个世界后最安稳的一觉。
“殿下,时辰到了,该起了。”
白芍隔着床幔与李暮歌说道,李暮歌应了一声,从床上起来,踩上鞋,李暮歌一眼看见了挂在床前的赤红色襕袍,还有旁边放着的象笏,摆放在一旁的金鱼符更是通体金黄,熠熠生辉。
换上官袍,拿起象笏,再腰佩金鱼符,一身齐全,她该上朝了。
李暮歌不是第一次去紫薇殿,但还是第一次在这个时辰去紫薇殿,早朝本质上其实是一种早会,所以开始时间是在所有部门正式上班之前。
等上了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哪儿能还被关在紫薇宫中上早朝啊。
不过一般发生大事的话,早朝延后时间到中午,也是寻常。
李暮歌脑子里想着乱七八糟的事情,用来分心,她不想躲避周遭其他官员的注视,又不太敢跟他们对视,紧张又兴奋。
“长安殿下。”
身后有人喊她,李暮歌驻足回望,看见了熟悉的人。
“小舅父。”
李暮歌面上带了几分笑意,能看见熟悉的人,实在是太好了。
宁泽世上前拍了拍李暮歌的肩膀,他还是第一次看见李暮歌穿得这么正式,有些陌生又让人心里发酸。
他们错过了这个孩子成长的岁月,本以为她才十六岁,还能多陪陪她,看着她成长起来,没想到她已经长大成人,做事有模有样了。
“在这里,莫要喊舅父。”
“嗯,宁博士。”
在宫里确实得注意称谓,李暮歌发现已经有几个言官在路过的时候,看了她和宁泽世好几眼了。
“边走边说,上朝有什么地方不太明白,尽管问臣。”
宁泽世怕耽误上朝时间,边说边走,李暮歌随着他走,寻了几个不太懂的事情问宁泽世。
比如她一会儿说话的时候,要不要出列,出列时要如何自称,别人若反驳她提议的政策,她又该如何反驳,才不算失礼。
宁泽世同李暮歌详细解说,李暮歌总结了一下,核心就四个字——随性而为。
大庄还没有达到高度集权的后期,此刻的大庄,方方面面都比较开放,除了身份制度很严苛外,别的都还好。
尤其站在朝堂上的大臣们,大家都属于官宦阶级,相对平等,哪怕官位有高低,也没到要诚惶诚恐的地步,所以真要是吵起来,尽管开口说就行,不用顾及太多。
想到之前颜士玉说,大臣在朝堂上吵起来,甚至打起来了,皇帝连劝架都劝不开的事,李暮歌对大庄朝堂氛围有了新的认知。
官员一一入内,到了大殿之中,宁泽世便不再开口,他站在自己位置上后,更是捧着象笏一言不发起来。
而李暮歌,则被大公主招呼着,站在了前头。
大公主站在太子身后,太子冲李暮歌笑了笑,什么话都没有说,看不出态度是好是坏。
“你就站在此处便好,若是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可以随时问皇姐。”
大公主说了跟宁泽世同样的话,这份关心是真的,李暮歌感激地冲她笑了笑,说了自己路上遇见了宁博士。
“是宁祭酒的儿子,你的舅父是吧?宁家看来对你也不错,以后可以多走动走动。”
大公主想着六公主已经没了,宁家肯定要新立个墙头,除了十四以外,宁家也没别的选择。
李暮歌没多说,谁知道宁家以后会怎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