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40-45(第9/18页)
君学过些字,读书读得不多,最多是能写写画画。
记账的活计,因此落在了他头上。
大概是因为之前没有系统学过,所以李暮歌教他什么,他就用什么,非常听话,什么都不多问。
李暮歌根本看不懂这个世界的账本,或者说,是看这个世界的账本看得头疼,全是繁体字,李暮歌算账还得在纸上再列一遍。
于是不管是农庄还是文绮楼,李暮歌都要求账房内部使用阿拉伯数字来记录账本,只有在最后定下账本数目之时,还有涉及到对外支出的巨款需要留根的时候,才能使用文字。
老村长学数字学得很快,改得也快,不像是文绮楼那边,到现在习惯还没改过来。
不过这些账房也知道数字比写字要好用,在十分努力的适应。
李暮歌大概翻了翻,庄子最近没什么支出,收入也没有,账面一片平静。
“数字学得不错,写得都很好,村长你再多练练,以后记账的时候,要同时记录支出和收入,哪怕是0,也得记上。”
老村长听了李暮歌的吩咐,连连应是。
李暮歌让常盈栀过来,她教常盈栀新的记账方法,让常盈栀之后教给文绮楼的账房。
这个年代账本的问题除了数字外,还有记账方式。
以前酒楼账本只记录支出或收入,属于单式记账法,这种记账方法好处是节省人力,节省记录成本,较为简单。
但坏处非常明显,很容易被人动手脚,哪怕改进账本本身,用列表格的清晰形式将账本记录下来,动手脚也不过是一提笔的事情。
单式记账必须改为复式记账法,酒楼可用借贷记账法,这种方法会令账房工作量增加,没有电脑等工具的古代,只能以量取胜,多请点儿账房。
常盈栀听得认真学得还快,李暮歌让她再复述一遍,她已经能够复述的非常好了。
甚至还改动了一下李暮歌教学的话,让方法更浅显易懂,更为好学。
李暮歌不禁感叹,“你天生就该进国子监,等过几日,我同舅父他们说说,让你进去。”
常盈栀喜不自禁,笑着应答,“多谢殿下抬举,殿下放心,文绮楼的事情,属下会好好安排,不会因为在国子监有了活计,便疏忽殿下的事。”
李暮歌听了她的话,同样笑了:“最近士玉应当没有惹你吧?怎么又给她下套了。”
那个有了活计就不好好做事的人,说得可不就是颜士玉。
“士玉在户部,户部与你不同,那地方不是埋头苦干就能出成绩的地方,她想要实绩,想要继续往上爬,必须跟其他人互通往来,人一天时间有限,分在往来应酬上的时间多了后,其他事自然要靠靠边。”
李暮歌不希望两员大将的矛盾扩大化,于是尽量劝一劝。
常盈栀没说什么,只点点头表示她清楚颜士玉的不易,同时更明白李暮歌的为难。
“殿下放心,属下与颜六娘子没有深仇大恨,颜六娘子为人赤诚,属下有时候喜欢逗一逗她。”
不趁着乳虎尚未长成逗一逗,等以后可就没机会了。
常盈栀承认自己多少有一点儿不当人,她其实可喜欢逗小孩了。
李暮歌也不知道常盈栀是哪儿来的恶趣味,她叮嘱常盈栀,做事该有些分寸后,就没再说什么。
李暮歌接下来又去田里转了一圈,发现自己划定好的试验田里,庄稼长势都不错,然后看见一些佃户也喜欢没事儿去试验田看看,心道稳了。
等明年她推广试验出的种地方法时,这些佃户肯定不会有特别大的抵触心理。
下地转一圈,跟之前吩咐的几个佃户聊了聊,有个佃户跟李暮歌反映了一件事。
李暮歌要求配得肥,最近常常会变少。
肥料自己肯定不会凭空消失,去哪儿了也很正常。
有佃户发现用了肥的庄稼长得好,因此想偷点儿肥自己用。
李暮歌早就想到会出现这种事,但她没想到会这么早出现。
她吩咐村长,夜间派几个青壮巡逻,若是逮到谁偷肥,就直接赶出庄子。
老村长和周遭听见她吩咐的佃户,脸都白了,想求情却不敢开口。
李暮歌冷漠地无视了这些人的不忍,偷肥其实只是一件小事,肥料能值几个钱?而且偷肥的佃户,还是用在她的地里,她没有被占多少便宜。
从法理上讲,确实不值得李暮歌大动干戈,甚至将人赶出庄子去,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件事的性质可一点儿都不简单。
“你们要记住,这个庄子有主,这里的土地、房屋,甚至每一寸泥土都有主,不能随便伸手,偷肥料是小事,可他敢违背主人的命令,盗取主人的财物,这就是天大的事情,被抓住,就得赶走。”
李暮歌让常盈栀后续派几个人过来,辅助村长巡逻,逮贼人。
李暮歌相信,晚上绝对不会有偷肥料的贼人了。
庄子上没什么好看的了,正好李暮歌也有些累了,她上车时,跟常盈栀说:“你累吗?”
常盈栀摇摇头,“回殿下,属下还好。”
“本殿下很累,下地走一走都累,那些天天在地里干活儿的佃户,不知道要受多大的苦,你觉得,我今日是不是过于严苛了?”
常盈栀揣度着李暮歌的心思,缓缓道:“殿下这样做,自然有这样做的道理。”
“呵!你果真觉得我过于严苛。”
常盈栀摇摇头,说道:“殿下想要杀鸡儆猴,以防之后还有人手脚不净,且有殿下重罚在前,那些佃户不敢再犯,其实根本没人受伤,殿下还是仁慈的。”
李暮歌靠着软塌,微微闭上眼睛,她的本意,根本不是杀鸡儆猴。
千百年来,农民都是这世上最苦的一群人,这天底下谁都可以吃不上饭,却绝不应该是农民吃不上。
谁要是打翻农民的饭碗,那就是王朝倾覆的结局。
可是农民可怜,可怜人里也有坏人。
李暮歌是听隔壁农学院的朋友说得,曾经有一位学姐,她的毕业论文种在地里好好的,她还花了不少钱,让当地村民不要碰,平常绕着走。
结果不知道怎么回事,一天夜里,她的试验田被破坏了。
遇到这种事,学姐只能认栽,找不到破坏地的人,也没法赔偿她的损失。
学姐只能另选别处,重新种地,这次她学精了,直接告诉当地人,她给自己的田上了巨额保险,如果田里的庄稼遭到破坏,破坏者将会面临天价赔偿金,一亩要赔两万。
说两百万,有人会嗤之以鼻,说二十万,有人会心怀侥幸,说两万,一个过去手贱的都没有了。
赔偿金当然是假的,只是吓唬人的话而已,可真的吓唬住了,此后学姐的试验田再也没有出过意外。
李暮歌绝对不会让自己的试验田遭遇这种事情,她种地不是为了毕业论文,不是为了给老百姓菜篮子做优化,她是为了政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