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我是学生,皇位给我》 65-70(第2/15页)
官员努力,同时庶民们还需要一个完整且快速的监察机构,一个能够连通上下的信息流通途径,这样一来,才算是具备了推广基础。
可能还得提高国民的识字率,扫除文盲,让他们能够看清楚朝廷的政策,不至于被县令和富绅们恐吓蒙骗。
也得让百姓们能够勉强饿不死,尽量避免他们拿到牛羊后,直接宰了吃肉的事情发生。
最好是找到产奶量高的牛羊品种,那些牛羊品种都不在本地,估计要去胡族所在之地,又或者是遥远西方的一些地方寻找更好的品种。
这些事情都不是身为公主的李暮歌能够做到的。
李暮歌从春天就开始想着奶茶的事情,奶粉更是早早就储备好了,但到现在,颜士玉才知道她有这么一个打算,可见李暮歌心里对这件事一点儿底都没有,压根没想过现在推广开来。
要不是今天颜士玉问起,李暮歌压根不会主动提奶粉的事情。
颜士玉见李暮歌将奶粉的话题略过,便识趣地不再提这件事。
而是说起了李暮歌关心地另一件事——东安县令的事情。
“朝廷派过去的监察御史已经到东安了,有大公主帮忙,证据查得很快,想必过两日就会带罪官苏铭回朝,东宫这几天没什么动静,很是反常,殿下,东宫是不是打算等苏铭回朝后再杀人灭口?”
苏铭不是什么重要人物,为防止他狗急跳墙,污蔑太子及其下属,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畏罪自杀”。
这样一来,一切都尘埃落定了。
颜士玉一直关注着东安的消息,苏铭是个关键人物,颜士玉希望苏铭能尽快死在路上,而不是回到长宁后再死。
只要苏铭在路上死了,他无论如何也攀扯不出颜家,这事儿和颜家就没有任何关系。
如果苏铭最后是在长宁死得,尤其是他可能会在大理寺里死,那在他进入大理寺之后,谁也不知道他会供出谁来。
东宫会选择在苏铭入大理寺后动手杀人灭口,是因为提前杀人很容易被大公主嫁祸栽赃,大理寺是温川的地盘,勉勉强强算是大公主的地方,苏铭死在大理寺的话,从表面上看,就跟东宫没什么干系了。
李暮歌不知道东宫会选择在什么时候出手,她抬眸淡淡看了颜士玉一眼,道:“东宫不知会不会杀人灭口,我看你倒是很想现在动手,以除后患。”
颜士玉表情一僵,被活阎王看出来了。
“还请殿下恕罪,是臣太沉不住气了。”颜士玉果断低头认错,她那点儿小心思确实不可能躲过殿下的法眼。
若是能除去恶人,又能护住族中老小,在颜士玉看来是最好不过,至于那些与恶人狼狈为奸的族人,她可以私底下处理。
一旦将事情放在台面上,最后的处理结果,真不一定能有私下处理公平。
“颜家早就已经卷入此局,你想要让所有人安然无恙,是绝不可能的事情,别白费力气了,就看此局,东宫和大公主府,究竟谁会赢到最后。”
李暮歌的意思很明确了,她要坐山观虎斗,颜士玉绝对不能代替她下场。
颜士玉想到什么都不跟她说的姐姐,再看一眼眼前神情冷漠的公主,闭了闭眼,逼自己将最后一丝心软斩断。
“是,臣谨遵殿下之命。”
苏铭回朝的时候,特意挑了个万里无云的好天气。
在他被抓捕后的这几天里,京城传出无数有关于他的故事,每一个故事里,他都是那个最大的恶人。
他无恶不作,贪婪成性,手底下有无数无辜之人的性命,在传闻之中,他是为东宫敛财的黑手,是祸害一方的奸佞,苏铭的名气从未像如今这样大过,只不过全都是坏名声。
身形削瘦,蓬头垢面的男子坐在囚车之中,被官差押送入城,临街两边站着许多百姓,骂声不断。
甚至还有百姓往他身上砸土块,石子,要不是衙役及时呵止,怕是苏铭不用“畏罪自杀”了,直接被百姓们给砸死在当场了。
“真是好大的阵仗啊,比前些年异族的统领入长宁城受降时,动静还要大。”
覃韵诗从窗户向下看,街道上已经没了囚车的身影,围观的百姓也逐渐散去,却还能听见百姓们的讨论声,声声都是不满与愤恨,好似恨不得将苏铭扒皮抽筋,才能解心头之恨。
覃韵诗不知为何,突然有些冷,她缩了缩脖子,从窗边离开,到了屋中。
屋内,她的郎君崔珏崔子铭正在品茗,茶汤在炉中煮沸,香气四溢。
崔珏嗯了一声,给覃韵诗倒了杯茶,推到她手边,轻声道:“娘子饮茶。”
覃韵诗坐下后,勉强压下浮躁的情绪,喝了两杯茶,这下彻底平静下来了。
“东安过来的县令,不知道颜家在其中有没有插过手,如今颜士珍在大公主身边,颜士玉在十四公主身边,颜家两头下注,不知意欲何为,郎君倒是坐得住,崔明璋被裹入大公主与太子的争斗中,差点儿死在大理寺,也不见崔家心急。”
情绪平静了,不代表事情就全过去了,覃韵诗话里话外能听出她对崔家的不满。
崔家一直没有表明立场,实在是让人无法放心。
“明璋如今调去了吏部为侍郎,因祸得福,更上一层楼,崔家得了好处,为何要心急呢?娘子,覃家做事急躁,当今陛下最不喜爱出风头的世家,小心为上。”
崔珏大概是得了他祖父的真传,特别沉得住气,就算被覃韵诗当面质问,依旧说话不快不慢。
“杨家如今元气大伤,正是新世家上位的好时机,若不是后宫之中接连出了差错,导致十公主与十一皇子先后离世,覃家怎会如此被动,处处被颜家和杨家压了一头。”
覃韵诗想到,若不是宫里出了事,她也不会嫁到崔家,看见崔珏那张风雅俊秀的脸,心里就更烦了。
她不爱美色,更爱权柄,之前一直没有成亲,是想学颜士珍留在家中,只是覃家人多口杂,并非每个人都支持她。
原本淑妃娘娘支持她,她等十公主年纪大些,就可以到十公主身前帮忙,没想到两位皇嗣一前一后纷纷身亡,她之前的安排被迫全数废了。
不得已之下,她才选了崔家嫁过去,想着掌控了崔家之后,凭着覃崔两家,投奔任何一个皇嗣,都能迅速成为那位皇嗣身边最倚重的人。
谁知才短短半年,夺嫡局势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些有苗头参与夺嫡的皇嗣,一个个跟被诅咒了似得,死了一大片。
最后剩下的,要不就是病秧子,如四公主,要不就是不顶事,母家不显的人,如九皇子、十三公主等。
大公主身边有颜士珍,太子身边有杨凌两家,都不能成为覃家扶持的对象。
剩下的人选,竟只有德妃的十二皇子,以及最近异军突起的十四公主了。
德妃从前并未培养过十二皇子,比起八皇子,十二皇子实在是太过稚嫩,真要是下场夺嫡,恐怕不消片刻就能被人吃得骨头渣子都不剩。
送入宫的覃嫔一直怀不上,除了十四公主,覃家已经别无选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