溯洄: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溯洄》 40-50(第13/20页)



    不过不是基于环塔的压力,而应该是阎潇做通了他的思想工作。

    时亭州站直,敬个军礼,答一声“是!”

    答完之后,两个人一时都无话,就在走廊暗淡的光线里面面相觑着。

    “后面的路就看你自己走了,”时亭云眼帘半垂,语气是一种含混的温柔,“我不会再拦你,但是也没有能力再护着你。无论是走得好,还是走得不好,还是其它的什么,后果都要由你自己去承担。”

    “嗯。”时亭州看着时亭云,心情是一种微涩的复杂,既有歉疚,又有畅然。

    是他自己非要把时亭云推开的。这也算是……在时亭云眼中,自己终于长大了吧?

    “谢谢哥。”时亭州轻轻道了一声。

    时亭云摆摆手,没再多说些什么,转身沿着走廊离开了。

    他的背影在长长的廊道上渐远,不知为何,看上去竟显得落寞-

    时亭州的作战计划并不过分复杂,只是在原有的战术上,又增加了新的一个环节:雪松枝粉末的使用。

    时亭州猜测,雪松枝当中可能包含有某种特别的物质成分,能够与纳喀索斯的流质液体相互作用,使其消减。

    虽然在前两次的接触中,纳喀索斯碰到了雪松枝便退却了,但是时亭州却敏锐地捕捉到,雪松能够与流质相互作用这一点。

    不然纳喀索斯不会这么着急退却。而且人类与纳喀索斯已经交战了七年之久,帝国战士的伤亡时常发生,但是纳喀索斯的数目却几乎没有什么消减。(这是根据冰棱镜阵列出现的频率与规模来推断的)

    虽然现在时亭州提出的还只是一个猜测而已,但如果这个猜测被验证正确了,那么就意味着人类找到了一种消减纳喀索斯的方法,这场旷日持久的雪原战役,也就将要画上句号了。

    这次行动并不需要太多的人员,时亭州申请了原D11小组作为行动人员。他和这些人相处了很长一段时日,彼此之间充分默契,行动起来也事半功倍。

    除了试验的行动人员之外,时亭云还安排了一支额外的保障队伍。

    两队人马在两天后的清晨整装待发。

    顾风祁也在这次的行动队里。他的伤还没好透,本来是没道理要一起去的,但是出发之前,他与时亭州发生了一场如下的对话:

    “我跟你一起去吧,刚好D13是保障队伍。”

    “嗯?不行啊。你伤还没好。”

    “基本上好了。不信你看。”顾风祁站起来,活动一下,做了一个战术动作给时亭州看。

    时亭州皱眉,“时亭云同意让你归队了吗?”

    “同意了啊。”顾风祁点头,在心里面笑。你哥又不会像盯你一样盯着我。

    时亭州冥思苦想,努力想要举出一个顾风祁不应该一起去的理由。

    “这次行动很危险么?”顾风祁没给他太多思考的机会,先发制人,“你之前不是明明跟我说过,你的战术和想法已经很成熟了,这次只是去检验一下而已?”

    啊,自己之前的确是说过,这次任务烈度很低,很安全之类的鬼话。

    后路被人堵死。时亭州只好表情复杂地点了点头,“那你就很D13一起行动吧。但是我不想再看到你受伤了。”

    “好。”顾风祁眼睛微眯,笑得很得意-

    旧历261年12月31日,位于雪原防线L-13驻点的一支小队,远赴荒野,开启了一场对整场雪原战役具有颠覆性意义的试验。

    【作者有话要说】

    嗯,“雪原”这一卷马上要进入尾声了-

    第48章 雪盲

    旧历261年, 12月31日。时亭州,一个低阶军官的名字,从此刻开始便将被永久性地记录在帝国的战争史当中。

    那天是一个艳阳天, 实验地点选在一处雪松林近旁。

    阳光洒落满地,被白晃晃的雪再反射向蓝天,整个世界都是一片耀目的眩白。

    空气中的水分静谧地凝结, 全副武装的试验人员手中握着枪, 在时亭州的指挥下以战斗队形缓慢向林地边的一处小型纳喀索斯阵列围拢。

    四下寂静, 只有极轻极轻的响动:冰棱镜缓慢生长, 作战靴踩在积雪上,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雪松默然无声,轻轻漾起松涛。

    D11全体队员到达指定射击点位。

    D13全体队员到达掩护射击点位。

    第一版刚刚研发并投入生产的“雪松弹”装备就位。

    时亭州摘下他的滤光眼镜(时亭州始终不习惯戴滤光眼镜, 戴上后他会觉得自己的视野受到限制), 举起右手。

    这是一个“全体准备”的手势。

    D11射击点位上的全体成员做好射击准备。

    时亭州挥下右手,在酷寒凝滞的空气中划下一道纹路,一丝颤动。

    第一枚重型坚甲弹发射。

    纳喀索斯阵列受到冲击,开始疯狂生长。

    第一轮射击结束。

    纳喀索斯阵列完全形成。

    第二轮射击结束。

    流质纳喀索斯渗出冰棱镜镜面, 向D11狙击位的队员们快速蔓延。

    第三轮射击开始。时亭州握紧了手里的“雪松弹”发射器,他感到在零下三十多度的酷寒中, 自己手心已经缓缓渗出了汗水。

    流质化纳喀索斯距离D11队员们的射击点位越来越近。

    第三轮射击结束。

    D13掩护射击点位全体队员准备。

    第四轮射击开始。

    流质化纳喀索斯即将突破安全距离。

    第四轮射击结束。

    时亭州握住通讯器, 下令, “全体D11队员, 更换枪支, ‘雪松弹’发射准备!”

    已经训练过很多次“雪松弹”射击的D11队员们迅速依令行动。

    一枚枚圆形的, 鸡蛋大小的“雪松弹”被装填进发射器。

    D11队员举起发射器, 瞄准自己的射击区域, 开枪。

    一颗颗“雪松弹”被打出, 在凝静的空气中划出一道道弧线。

    雪松弹顺着发射的力道,在半空中飞翔了片刻,然后在距离雪面纳喀索斯还有半米远的位置炸开。

    雪松弹里面装着事先经过加工处理的雪松粉。

    雪松弹炸开,雪松粉以炸点为圆心四散铺展开去,纷纷扬落在雪面上的流质化纳喀索斯之中。

    灰白色的粉末触及流质化纳喀索斯,然后整个类水银高密度液体覆盖的平面便开始沸腾。

    寒燥的空气中飘起阵阵烟灰,这是已经消解的纳喀索斯被挫骨扬灰的证据。

    D11的队员肩上扛着发射器,丝毫也不敢放松。

    站在外围负责掩护的D13手里握着枪,却都看呆了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