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只想要GDP: 第62章 第 62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朕只想要GDP》 第62章 第 62 章(第2/3页)


    其余人:“……”

    非静止画面。

    元娘有些懵了:“这是出什么事了吗?”

    费氏这才声音飘忽的叫了声:“元娘啊。”

    元娘:“嗯?”

    费氏:“你是咋认识皇帝老爷的呢?”

    元娘先是一怔,继而会意过来:“嗐,你们知道了呀。”

    她洗了把手,坐到饭桌前,摸起筷子拿在手里,看这紧盯着自己的一圈儿人,徐徐道:“进城卖豆腐脑的时候认识的……”

    那是去年的事情了。

    丽娘病了,只有她一个人出摊儿,又想着多赚点钱,就在扁担里多加了些负重。

    可是她太高估自己了,辛辛苦苦挑着担走到城门口,脚下却不知踩到了什么东西,身体随之失去了重心——

    那时候元娘就知道不好,不成想就在这时候,有人骑马从她身边经过,不轻不重的搡了一下,终于叫半空中的那只鞋子落到了实处。

    她摔在了地上。

    两筐豆腐脑摔得稀碎,流了一地。

    城门口来来往往的人那么多,她即便早早被生活磨砺的厚了脸皮,这时候也觉得难堪,又心疼那两筐豆腐脑,早知如此,何必挑这么多呢!

    累死累活一场,最后全成了空。

    元娘坐起身来。

    脚好像扭了,有一点疼,但应该不要紧。

    她又把扁担跟筐子扶正。

    面前忽然落下了一片阴翳,一个浓眉大眼的青年半蹲下身,侧着脸看她,有些奇怪似的问她:“你怎么没哭啊?”

    是刚才骑马从她身边掠过的那个青年。

    他有一匹马,身上的衣裳也不像是平头百姓能穿的。

    简而言之——是元娘惹不起的人。

    她叹口气,说:“哭又没有用。”

    这句话不知道是戳到了对方哪个点,他忽然间笑了起来,笑完又去找守城门的差役要了打扫的工具,跟她一起把周遭地方收拾干净了。

    然后又跟她说:“对不起啊,撞到你了。作为赔礼,我请你吃柿子吧?”

    元娘没想到能得到一句道歉的。

    尤其她自己其实也知道,自己本来就要倒了,跟对方那不轻不重的一搡没太大关系。

    她脸色和缓下来,目光在青年身上一扫,又去瞟他拴在城门边的那匹马:“柿子在哪儿?”

    青年说:“我正要去摘,你去不去?园子里有很多,反正你是卖不成……哎,你挑的是什么东西啊?”

    元娘告诉他:“是很好吃的豆腐脑,只有我们家才会做。”

    青年接着说:“既然你卖不成豆腐脑了,不如就去摘两筐柿子卖吧?你的脚没事儿吧?”

    他长得其实并不十分英俊,但是足够端正,眼睛明亮,注视着人的时候,分外真挚坦诚。

    元娘不由得避开了他的视线:“没什么事。摘柿子的地方离这儿远吗?”

    青年叫她上了马,自己挑着担,牵着缰绳:“不远,出城几里路就到了。”

    元娘跟着他出了城,到某座园子里,摘了满满两筐柿子,又叫他帮着去了柳市,将那两筐柿子卖了个干净。

    赚的钱比卖豆腐脑还要多不少。

    夕阳西下,到了该分别的时候。

    元娘打开钱匣子:“卖柿子的钱分你一半。”

    青年摇了摇头:“说了是赔罪,我怎么能要?”

    元娘坚决要给,而他坚决不要。

    僵持半天之后,他坐在马背上,用指节挠了挠头,问:“你们家豆腐脑贵不贵啊?以后我能去白吃吗?”

    元娘抿着嘴轻轻笑了一下,夕阳的余晖映照在她脸上。

    她轻轻点了点头:“嗯。”

    ……

    姜丽娘听堂姐说完了她与皇帝老爷的相识过往,感觉像是看了部乡村纯情电影——豆腐脑之恋。

    等到睡觉的时候,又悄悄问元娘:“姐姐,你怕不怕?要嫁到宫里去……”

    若是易地而处,换她要嫁进第一家族去做第一夫人,别说是这么个古代社会,即便是现代,她也很方啊!

    元娘反倒十分坦然:“有什么好怕的呢?不嫁去宫里,也要嫁去村里,既然这样,既是嫁给知根知底的人,又能得一场富贵,难道不是好事吗?

    姜丽娘这才格外的体察出堂姐的难得之处。

    她小声问:“不会担心适应不了吗?生活习性也好,宫里的规章制度也好……”

    元娘语气当中反倒带着几分高兴:“所以人人读书好啊——你难道忘了圣人是怎么说的?‘事父母尽孝,事君尽忠,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这样的人即便没有学习,我也说他是学习过了’,圣人尚且这样讲,别人又能说什么怪话?”

    黑暗之中,她握住妹妹的手,低声道:“丽娘,我是真的……真的中意他,在乎他,因为我知道他待我的心,同我待他一样。”

    “我与他要好之后,他从来不说要接济姜家,他做了皇帝之后,也没有急着将我与他之间的事情广而告之,而是请老师将我们收为弟子,教授我们学识,比起皇后的宝座,他的心意才是最珍贵的。”

    “他不觉得我只是一个出身微贱的农家女,把我当妻子看待,那我也不会仅仅将他视为皇帝,而是把他当成要与我共度一生、风雨同舟的丈夫……”

    姜丽娘向来自诩聪明,觉得姜家小辈三人里边数她机灵,而堂姐虽然也聪明,但是她的聪明里却掺杂了几分近乎于忠厚的朴实,中和了那份聪明。

    然而今时今日回头再看,她与堂姐之间的区别,恰恰就处在聪明与智慧之间。

    ……

    等到了朱元璋约定拜访的日子,姜宁父子俩早早跟少府告了假,有石筠的面子在,他又素来勤勉,上官便也就痛快的批了。

    而元娘则提前一天交待了店里的伙计,自己同叔母费氏一道在家操持宴席。

    姜丽娘则往石家去跑了一趟,请石筠夫妇前来作陪。

    何夫人还特意问了一句:“要不要带些仆从膳食过去?太过匆忙,只怕筹备不及。”

    姜丽娘道:“姐姐说,人家又不是不知道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家,非要打肿脸充胖子,反倒显得不伦不类,尽心置办,也便是了。”

    何夫人听得微怔,继而颔首,深以为然:“元娘豁达。”

    石筠夫妻俩到了姜家,姜满囤这辈子都没跟学富五车的大儒坐的这么近过,结结巴巴的说了几句话,便挺不住了,叫了姜宁过来作陪,自己扎进厨房里去做饭了。

    乡下人家,也没有那些君子远庖厨的规矩,妻子不得闲的时候,家里边的饭就得他做。

    费氏早早去集市上买了鲜鱼鲜肉,元娘去打了酒。

    做鱼的时候倒了一勺进去,那香味瞬间被激发出来,不用客人品尝,费氏就美得直咂嘴:“皇帝老爷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