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都有金手指: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人人都有金手指》 50-60(第4/18页)

及意外养了一个小女孩的事情,就都算不上问题了。

    关驰:

    “不是法制咖就好。”

    “现在中学生的阅读范围简直愁人。”

    “相比之下,小学生只是闹腾,还没那么多迂回隐秘的小心思。”

    “偏偏严烟坚称她放书吧里的书都经得起查、没有少儿不宜。”

    刚刚那位熟客是个高中生。

    齐觞:

    “想教育得当面。”

    “当事人都走了你才说。”

    关驰:

    “大过年的,又非亲非故,哪好开口教育。”

    “不过我倒是想说你几句啊。”

    “齐俐今天来书吧后只去看书区待了不到五分钟。”

    “就在这五分钟内,齐俐看清了刚刚那个女生看的书的书名,还确定了那书是属于哪个书架。”

    “甚至好像还知道这书的主要内容。”

    “你这个当爸的对这些就没什么想法吗?”

    于荼插嘴:

    “那书放在书吧里快三个月了。”

    齐俐:

    “烟姐姐说那是今年的小众经典漫画。”

    关驰瞪着齐觞,再次强调:

    “你女儿才七岁。”

    “才小学二年级。”

    齐觞:

    “不是,你知道现在幼儿园小朋友都开始谈恋爱了吗?”

    关驰:

    “……”

    齐觞:

    “当然我女儿没有。”

    “男朋友在她眼中肯定不如一块高热量蛋糕有吸引力。”

    关驰看向于荼,指望这个当妈的人能说两句正经的。

    但基于多年来的同事了解,他不抱希望。

    于荼低头,在店长专用电脑上把自己去年的年终总结复制了一份,开始修修改改糊弄今年的,准备待会儿就提交。

    瞟到她电脑屏幕的关驰深觉伤眼。

    但和之前的每一年一样,关驰依然忍住没说“你干脆别写了”。

    关驰坚持,有些流程哪怕糊弄,也绝不能省略。

    这是原则问题。

    齐觞:

    “有些事情,实际要不要做需要谨慎考虑,但作为知识早早掌握总不是坏事。”

    “或者说,正因为不能乱做,才更需要早早了解、以进行正确判断。”

    “不然你觉得小孩子几岁才应该知道恋爱是什么?”

    没孩子、没结婚的关驰:

    “……青春期?”

    齐觞:

    “你认真的?”

    第53章

    ☆、双向奔赴

    齐觞:

    “青春期代表着激素分泌旺盛、情绪起伏剧烈,这个时候才去学习相关知识?”

    “你真的不觉得太晚了吗?”

    关驰有点被说服了,改口:

    “那就提前一两年?”

    齐觞:

    “那你知道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日常饮食营养充足,可能再加上一些不健康饮食中的激素,新一代的孩子比我们小时候发育更快、普遍更早进入青春期吗?”

    关驰:

    “……”

    齐觞乘胜追击:

    “你知道进入时间普遍已经早到多少岁了吗?”

    关驰投降:

    “好吧,我承认我没养过孩子, 你在养你说了算。”

    一转头, 关驰发现自己的书吧APP上新收到了一份文件。

    来自于荼的。

    年终总结。

    关驰:……虽然确实你我都知道这玩意你在糊弄,但当着我的面,你能不能稍微……哪怕你把文档保持打开、伪装还在修改状态多一小时呢?

    于荼还询问:

    “管理员先生啊, 明年这个日总结、周总结、月总结、季度总结以及年总结, 我们还继续吗?”

    齐觞插嘴:

    “我们公司都没这么频繁的总结要求。”

    “除了不定期的项目总结外,我一年只写一次年终总结。”

    关驰拿这对夫妻真的是毫无办法。

    一来,齐觞肯定不归关驰管。

    二来, 在偏爱书吧,关驰这个总管理员与于荼这个店长的上下级关系很模糊。

    理论上关驰统筹书吧全局, 于荼只是个气氛摆件,所以于荼需要定期向关驰报告书吧内的情况。

    但实际工作中,如果于荼提出了明确要求, 只要严烟没反对,关驰便都需要配合执行。

    这个执行优先级还排在关驰定下的书吧发展计划之前。

    如果于荼的要求与关驰的发展计划冲突, 基本只能是关驰改计划。

    好在于荼混日子的态度明显,极少提要求。

    偶尔提一两个,也是有商有量, 不会故意给关驰计划书添乱。

    整体来说, 关驰和于荼是在同一项工作中对不同的老板负责,算需要相互合作、相互体谅的平级。

    不过,虽然面对于荼时关驰态度上没法强硬,但他认为该坚持的事情还是必须坚持的:

    “即使多数时间日总结这些确实像是个可有可无的流程,你基本半分钟之内就应付完了。”

    “但,哪怕是应付,你在提交前多少也会在脑中过一遍书吧内的当日、当年情况,然后把相对不那么平常的细节发给我。”

    “积少成多,这对我的统筹规划依然是有影响的。”

    “站在下班时间看当天,与站在月末看当月、年底看全年,角度不一样,能注意到的事情也可能不一样。”

    “所以都不能省略。”

    每年例行一问的于荼表示:

    “好吧。”

    关驰:

    “我倒是有点惊讶,你们从来不提让我自己天天来书吧打卡、自己观察书吧细节这类事情。”

    于荼:

    “我很怀疑,即使你亲自来了,依然会要求我继续总结。”

    “到时候你给出的理由可能是,不同人的视角不一样,多一份他人视角的报告有助于你思考更全面。”

    关驰:

    “你的判断很正确。”

    “说明如果你有心学,你能成为一个正常意义上的优秀员工。”

    于荼:

    “不用了,谢谢,我对当前的生活很满意,并不追求优秀。”

    “其实不劝你驻守在书吧的主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