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宋二姑娘择婿记》 宋二姑娘择婿记 第31节(第2/3页)
们,就用争先恐后的花样向他证明了五世同堂是一件多容易就能破坏的事情,他呆滞了目光望着地上几句尸体道:“我有罪,我认罪!”
玉逸到了小楼上沐洗过了换上套宝蓝色的袍子,见孙原在旁候着,问道:“东西可准备好了不曾?”
孙原躬身道:“都备好了。”
后面两个小太监台了一条长案进来,玉逸尘见笸中泡的晶亮的糯米,先就赞道:“很好!”
孙原嘿嘿笑着,看玉逸尘双指拈了片棕叶过来拿手旋了,往内填着白米,低声问道:“咱们这里除了红枣,小的还准备了豆沙,咸肉,蛋黄莲蓉等物,公公可要拿些过来?”
玉逸尘摇头:“粽子,自然是唯有红枣的最好吃。”
他包得四个出来绑定排排放着,净过手瞧了一番,心中暗忖道:小掌柜大约能吃两个,我有一个就仅够了,多备着一个也好。
“孙原!”玉逸尘仍盯着那粽子:“叫梅训进来。”
梅训进得楼来,见了这粽子也有些吓道,躬手问道:“公公何事?”
玉逸尘着孙原取了督察院的紫鱼符并大内的鱼符一并扔给他道:“传我的令,明早五更起封运河,来往船只无论公私急慢皆不许通行。”
封运河是天大的事情,况且又是端午前后,各地方州府往朝中的贡品,并各地的商贩都要在这一日运送货物进京。
梅训自然不敢违抗,低声问道:“要封多久?”
玉逸尘仍盯着那粽子微笑,许久才道:“到时候再说。”
五月初三这日,该是要去玉府读书的日子。贞书自早起便心神不宁,取只食盒装了些粽子并百头草备着,不一会儿却又全取出来仍旧摆好在盘子里。她上楼才换了樱色牡丹莲花半臂,配一条浅葱绿薄纱裙,尤自觉得有些单调,复寻出条芽色披帛搭在肩上,这才下了楼,给宋岸嵘那里编了些托辞,思忖半晌,仍是将那粽子头草皆码入食盒,提了出门。
眼看节下,如今东市正是繁华热闹之时。贞书一手提裙一手拎食盒,才出了东市,远远便见玉逸尘的马车停着。她今日穿这裙子迈不得步,遂也是缓缓行到跟前,便见玉逸尘掀了帘子伸出只手来。
她扶着这冰凉的手入了马车,将食盒摆在边上,马车已走了起来。
因玉逸尘不问,贞书也不言,只待车停掀了帘子,贞书才见这里竟不是玉府,而是京外运河。玉逸尘先下了车,才托贞书的手要她下车。贞书疑惑问道:“为何不是公公府上?”
玉逸尘道:“读书也不尽要在府中。”
贞书随他下了车,见运河畔官道上无一人往来,运河上亦无一只船在行走,心中觉得有些奇怪。她们两回到京,经过这运河畔时,船只往来纤夫如梭,岸边亦是叫卖赶集的好地方。遂问道:“为何今日如此冷清?”
玉逸尘微微一笑道:“怕是人都归家过端午了吧?”
☆、第54章止息
贞书半信半疑,四顾远处皆无人影,唯河中驶来一只游船泊在码头边上。玉逸尘先她几步跳到船上,才招呼她上船来。贞书撩着裙子,便露出上回他送的那双绣鞋来,也几步跳上甲板。船沿运河而行,并不快行。
自此往上两里多水路上,密密麻麻的船只挤在岸口,一个满脸浓须的船夫挤到前边,问那持械戒严的官兵道:“官家,今日我这船里皆是半夜捕来的白条,再不入京,只怕不过半个时辰就要死的。您可知前面出了什么事情?”
官兵挥了挥手中兵器不耐烦道:“是大内封的运河,咱们怎么知道,快莫要再废话,滚回去。”
那船家忍了怒气压低了声音哀求道:“官家,后日就是端午,小民一点指望,全在这船鱼上,还请官家行个方便,替我们打问一声则个!”
那官兵横了长矛道:“滚!快滚回去。”
他提矛指了前在不远处一条横着的船头上几个啼哭的妇女道:“那是吃了熊心豹子胆要冲关的,已经叫抓到应天府去了,你也想吃官饭?”
船家摘了头上帽子抚了把乱糟糟的头发,长叹一声复往后面去了。
四野寂寂,远山近草,皆是一片无声柔色。贞书自怀中掏出书来,就听玉逸尘道:“今日这样的好天气,我不想听一个和尚在风雪寒天中的疾走。可还有别的可读?”
贞书摇头:“小女最近都只读这一本书。”
玉逸尘起身,自船舱中捧出一把琴来架在甲板上放好,慢慢调着弦声问道:“小掌柜可想听琴?”
贞书摇头:“小女粗鄙,听不懂雅音。”
玉逸尘伸手按了琴音,轻唤了一声,孙原便自舱中端出一只短脚小几来搁在他俩中间,几上有茶,有温过的黄酒。玉逸尘自斟了杯酒,又替贞书斟了杯茶递在她手里,才道:“那咱们就静观这风景,可好?”
贞书捧了茶杯,拨顺了叫风抚乱的发丝,见两旁绿意缓缓而过,天地间的寂寞冷清,和着玉逸尘脸上的清寂越发寥落。她自幼惯于天地间的寂寞,在京中这大半年里,每日为生计所迫操心劳力,竟没有一刻如此时一般放松过,遂半眯上眼睛,拿半点游丝的意识感受运河中无声而缓慢的浊水东流。
不知过了多久,贞书猛然惊醒,擦了擦嘴角拉成长丝的口水,侧眸瞧玉逸尘,便见他端着一只酒杯,正含着笑意望着她。他递过一方白帕,她沾净唇角,复又还给他。玉逸尘问道:“小掌柜总爱坐着睡觉?”
贞书摇头:“并不是,只是这几日包粽子做草头太辛苦了些。”
玉逸尘笑意更深:“总有借口。”
贞书横了眉道:“你又未作过这些,怎知不辛苦?”
他唇角扬的更高,叫风拂起的发丝远远拂在脑后。许是喝了些温黄酒的缘故,他颊上浮着些淡淡的红意,衬着那高耸的眉角便有些娇媚之气。只是这样的意气风发的神色中,他眉间仍是一股挥不去的簇意。
他望着远方,忽而又开口问道:“所以那食盒里是你要送给我的粽子?”
贞书嘟嘴望着远方,怏声道:“皇宫里的粽子怕要比我做的更好吃。”
玉逸尘道:“并不。我最爱吃的是我娘做的白粽,顶尖上一颗红枣,香甜粘糯,只是总烫的叫人等不及。”
而且,只有端午节才能吃得到,他总共,也只吃得几回。
贞书见天色已午,怏声道:“可惜没有带来,不然至少可以顶得午饭。”
她话音才落,孙原便端了一只拖盘出来,盘中两只绿釉刻花碗,一碗里盛着两只白白糯糯胖乎乎的粽子,粽尖上点着一只红枣,碧碗衬着莹玉般的白粽,上面红枣浓艳分外好看。
玉逸尘拾了象牙长楮道:“我昨夜兴起,忆着我娘的作法自己包了一些,无论好吃与否,皆是我的心意。”
贞书端起来咬了一口,果真温香甜糯,十分可口。只是她不信他会三更半夜做这东西,摇头暗诽着全吃完了。
玉逸尘不过略动几口,见她吃完了,将自己碗里一只拨了过来道:“我已够了,这只你吃。”
贞书也不客气,挟过来几口吞下肚问道:“莫非这就是午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