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70-80(第8/16页)
君如出一辙的脸上摆出这样的神情,梁氏就已经败下阵来,连忙去哄:“怎么会呢,你可是娘的心肝,好好好,你若不喜欢,那就依你。”
就在这时候,有丫鬟前来带她们去见崔老夫人。
赵明珠原本就是装的,见有人来了,一秒就收了表情,换上一张笑脸,起身跟着丫鬟走了,到显得她身后的梁氏像赶鸭子上架一般。
一进门赵明珠就做足了姿态,漂漂亮亮的行了一礼。
“给老太太请安了。”
看着眼前请安的少女有些陌生,崔老夫人迷茫了一瞬,以为自己老眼昏花了,于是转头看向梁氏,问道:“这谁啊?笙丫头呢?”
在一些宴会上顾老太君偶尔也会带着赵明笙出席,那孩子崔老夫人是见过的,论样貌那也是顶好的,配他们家岑儿也算是郎才女貌。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丫头又是谁?
赵明珠维持着屈膝的动作整个人僵在那里。
赵明笙!又是赵明笙!
赵明珠气到几乎站不稳,整个身形都晃了晃,差点没站稳。还是梁氏及时扶了她一把,赵明珠这才没在当众出丑。
这些日子,崔老夫人一心系挂在崔岑身上,自然就不知道京中发生的这些事。一旁的张妈妈连忙上前,附在崔老夫人耳边轻声说了些什么。
听完张妈妈的讲述崔老夫人有些尴尬的清咳一声,她也不知道这其中居然会如此坎坷,这也是个可怜的孩子。
“快起来吧。”
崔老夫人一边唤她起身,一边不动声色地打量着眼前的少女。
细细看了两眼,她心下就有了计较。
论相貌,这丫头长得确实不如笙丫头好看,虽然规矩到是学的挺好,不见乡下的粗鄙之态,但听说是在乡下长大的,一想到这里,崔老夫人的心里就有些堵。
堵归堵,要因为这个事拒了这门亲事,那就是违背了老侯爷在世时的意愿,他们定国侯岂会做那等背信弃义之徒。
想到这里崔老夫人的脸上笑容不减,命人将上好的糕点和茶水都端上,一脸慈爱地着说出了自己心中的疑问。
“不知你们今日上门是为了何事?”
崔老夫人起了头,梁氏这才鼓起勇气将早就打好的腹稿吐露出来。
“其实是为了两个孩子的婚事”可这刚起了个头,她又退缩了回去。
梁氏有些犹豫,此番来退亲,原本瞒着家中婆母,回去之后婆母知晓此事定会有所责罚。二则,这一路走来,崔家的富贵她也都看在眼里,再侯爷和夫人都已离世,就只有崔岑这么一个嫡子,这崔家未来还不都是他的?
嫁进来就没有公婆要伺候,唯有一个祖母,她看着崔老太太为人又是一个和善的,在她看来这崔家已经是顶好的亲事了,奈何自家闺女怎么就不愿意呢?
崔老夫人一听她是为了亲事而来,虽然觉得有些早,倒也是在情理之中,她家闺女过年两也到了该议亲的年纪,现在早一点定下来也好。
这种事哪有让女方先提的道理,于是崔老夫人顺着她的话接着往下道:“虽说两个孩子已经有过定亲的文书,但那到底是娃娃亲,是该正正规规的再办一次。你们放心,等过几天我就亲自替我家岑儿上你家提亲。”
“这怎好劳动崔老夫人您。”一听说崔家老夫人会亲自再上门提一回亲,梁氏有些受宠若惊。“我们今日,其实,其实是来”
梁氏吞吞吐吐的话语听得赵明珠干着急,她忍不住轻咳一声。
崔岑的尸首这会儿指不定在哪个山沟沟里发烂发臭呢,这崔老夫人居然还想瞒着她们。
亲自上门提亲说的好听,给谁提亲,难不成让她上门做寡妇?
想到这里,赵明珠有些不屑的撇了撇嘴。
收到女儿传来催促的信号,梁氏知晓此刻早已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她索性一咬牙,硬着头皮说了出来。
“当年贵府的老侯爷与我公公的一句戏言,便给两个孩童订下了娃娃亲,如今两个孩子都大了,才发觉有些不妥”
梁氏讪笑着说完,眼看着崔老夫人面色越发难看,连忙又捡了些好听的说。
“崔二郎品貌双全,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儿郎,配我家这不成器的可惜了,还望崔老夫人能就此揭过,你我两家孩子也好各自婚配。”
就此揭过?
崔老夫人眼前一黑,一口气差点没提上来。
说的好听,这不就是退亲来了吗!
她也是当过娘的人,怎么会不明白其中的小心思。
低娶妇,高嫁女。
若是梁氏真的认为自家孙子像她所说的那般好,她怎么舍得把这样一个好女婿往外推?!
自家孩子是个什么德行崔老夫人心里也清楚,就是因为清楚所以才更加明白,梁氏这明摆着是看不上自家子孙,这才想着要解除婚约!
她知道这么做不对,但是为了女儿的幸福,她也不得不豁出去了,这定国侯虽好,可谁让女儿不喜欢呢?
“好,我答应了。”
就在场面一度十分混乱之时,屋外忽然响起清朗的少年声,像一股清冽的风,冲散了屋内闷讷的气氛。
话音刚落一道肆意风发的身影大步迈入屋中。
看到这个绝不可能出现在这里的人,赵明珠惊恐的瞪大了双眼。
第76章
平远侯府中今日来了一位贵客。
顾老太君正在园中修花枝,枝叶需要修剪才能开出美丽的花朵,剪去多余的枝叶,留下含苞待放的花枝。
正剪着,忽听下人通传,珩王殿下登门了。
众人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珩王为何会在此时突然登门,顾老太君却似是有所感应,放下手中的银剪便在身旁大丫鬟的搀扶下往前厅走去。
顾老太君年纪渐大腿脚有些不太方便,这次却走的偏急,往常一刻钟的路程硬生生被她压缩了近一半。
到了前厅,望见那道独独的身影,顾老太君莫名有些失望。
看见门口出现的身影,宴琢连忙起身行了一礼,然后拿出了一个平平无奇的木匣子。
“珩王太客气了,来就来了还带这些礼物做什么。”顾老太君客套了两句便打算让人把东西拿去库房。
宴琢拦下了正准备拿去库房存放的丫鬟,扭头向顾老太君询问:
“您不打算看看里面的东西吗?”
顾老太君失笑:“我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有什么好东西没见过。你这是给我准备了什么新奇的玩意?”
“并非是我准备的,而是赵家的那位小娘子,赵明笙,她特意托我给您带回来的。”
从青康镇离开那日,因为时间匆忙,赵明笙来不及准备其他的东西,只将随身带的这些给了宴琢,让他带给平远侯府的顾老太君。
宴琢回京的第一件事是进宫面圣,出来后的第二件事便是直奔平远侯府。
他左手托举着木匣子,右手轻扣匣子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