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80-90(第1/16页)

    第81章

    赵明笙看着眼前萎靡不正的小苗,陷入了苦恼。

    那天送走黄富仁一家后,赵明笙立马就开始试着在田垄外种植新一批的药材,这次她没有用灵泉。

    虽然没有用灵泉,但是她照顾起来却更加的上心,松土、施肥、浇水、一样都没落下。

    但令赵明笙没想到的是,不出三天,这些新栽的小苗都开始有了蔫枯的迹象,枝叶从翠绿向着枯黄发展。

    这和她之前预想可的不一样!

    赵明笙莫名有些着急,因为和黄富仁的约定眼看就只剩下十二天了,她真的很希望这桩生意能成。

    与这些小苗的萎靡形成鲜明对比的便是他们那天发现的那株大蓟,这么多天过去了,那株大蓟非但没有枯萎,长势还越来越好,被掐断的地方已经重新抽出了枝条,翠绿的叶子每一片都舒展开,散发着大蓟独有的气味。

    同样是没有浇过灵泉的植株,长势差别怎么就这么大呢?

    赵明笙盯了这株大蓟许久,也没有发现它到底是有什么与众不同。

    忽然,她看见不远处,田垄的另一边,也散落着星星点点的绿色,走近一看竟也是一株株的药材,不过都是小苗,看来也是田垄里的药材种子被风吹到了这里,或是被其他的小动物带到了这里

    想到这里赵明笙的脑海里有灵光一闪而过。

    她新种植的这些药材全都是从山上现挖回来的,而这些自己长成的药材植株却繁殖于药田里的那些药材。那是不是直接从药田里取枝条再进行二次的繁殖会比较容易成功呢?

    赵明笙这样想着也这样试了。

    经过三天的努力之后,看着欣欣向荣的小苗们,赵明笙稚嫩的脸庞上终于露出了一抹笑意。

    果然,她的想法是对的。药田中的药材经过灵泉的侵染,其内部已经发生的一些改变,当扦插的枝叶到了陌生的环境下,植株体内积存的灵泉就开始发挥作用了。

    想要解决产量的问题,最重要的种植问题已经解决了,接下来就是种植规模的问题了。

    根据黄富仁的推测,第一年所需的量,以赵家目前的产量来说只能够提供一半,所以规模至少需要扩充到两至三倍才能够市场所需的量。

    如果能够打开市场未来能需要的会更多,等到那个时候赵明笙也许可以说服全村的人一起来种植药材,但是当下她得先解决这一小部分。

    青山村周围好一些的田地都已经分到各家各户的头上了,所以想要好一些田地,只能去与别家商量。

    赵明笙找上了邹大娘。

    她家也有一块和赵家一般大小的田地,她家里的男人和儿子都在镇子上做活,原本邹大娘还在地里种点菜什么的,自从做起了腐乳的生意,田里的事情她就忙不过来了,最后索性就不种了,所以她家田地现状和赵家之前的情况差不多也是半荒废的状态。

    去的时候邹大娘正在磨豆子,豆子的香气浸散在空气中,乳白色的豆汁顺着磨盘一点一点的流下来。

    她一听说赵明笙想要租用他们家的田地,二话不说立马答应了下来。

    赵明笙没想到事情会如此顺利,她甜甜笑道:“谢谢大娘!”

    “尽管拿去用吧,反正地闲着也是闲着。”邹大娘停下手中的活计,抬手擦了擦头上的汗珠笑着说:“你帮了大娘这么大一个忙,大娘还没谢谢你呢!”

    她现在光靠着卖腐乳,一个月净赚二两银子,冬天生意可能会差一些,但一年下来估计也有二十两银子,这放在以前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目。

    “不不不,大娘我不白用你的地,这地算我租的,每亩每年给您二钱银子,我准备租五年,银两会一次性付清。”

    一亩二钱银子?邹大娘惊的瞪圆了双眼。

    正常来说,五两银子就可以买下一亩私田,不过青山村每家每户分配的田地不算私有,所以也不能买卖。就算是租田地,这一亩二钱银子,她家一共有一百亩的地,那一年就是二十两,五年就是一百两银子?

    一年能收入二十两银子邹大娘都要笑开花了,这突然多了一百两银子她可该怎么花啊?

    “一百两?”邹大娘嗓子干燥的有点哑。

    赵明笙拿起一旁的水壶,倒了一盏白凉开递给她。

    “对,您要是同意,晚上我们立个字据,就能把银子给您。”

    邹大娘端着白凉盏愣住了,她公婆去世时为了医治欠下了一大笔银子,到现在还没还完,自己做腐乳虽然挣了一些银钱,照这个速度还下去,等全部还清也要等到三四年后了。

    她这个老婆子等的起,可她大儿子等不起,今年都二十五了还没娶到媳妇,家里背着一大笔债,有哪家的闺女肯嫁过来?

    青山村民风淳朴,但背后左右两句的人还是有的,这么大的汉子还娶不上媳妇,免不了背后要受人指点两句。

    邹大娘沉默了许久,最后还是点了头:“行,等我家男人回来了,我和他们说一声。”

    有了这笔钱,她们家不光能把债还清,还能给儿子娶一门好亲事。

    “好!”赵明笙笑着应道,她知道这事多半是成了。

    “只是这么多地你一个人忙的过来吗?”邹大娘问道。“还是种药材吗?”

    赵家田里种的药材这件事在青山村也不算是什么秘密了,邹大娘也不了解这些,但是她知道药材多了就能救更多的人,是一件大好事!

    “对,还是种药材,地多了光靠我一个人自然是忙不过来,我也有打算再请一些帮工,邹大娘有空也可以帮我留意一下。”

    见邹大娘应下了,赵明笙就放心地告辞了。

    等到下午的时候,王大婶突然登门了。

    她性格本来就直爽,也不兜弯子,一来就开口道:“听说你想招人给你种田,你看我行吗?”

    王大婶干活利落,从不拖泥带水,她来帮忙种植药材,赵明笙当然放心,只是

    “那婶子家里那块田呢?不种了?”

    王大婶的眉间一耷拉,闷声说了一通,赵明笙这才了解到,前段时间有人拿着上好的木头找上了王大婶的丈夫,让他帮着打造一个家具,没想到这块木料不经用,还没怎么打磨呢就裂了。按理来说不是她丈夫的错,那家人却不依不饶非说是他故意弄坏了木料。

    王大婶的丈夫敌不过,最后不仅赔上一大笔的银子,将这些年的积蓄都赔了七七八八,在镇子上木匠生意的名声也臭了,现在没人敢找他打家具,他只能回来种田。

    王家的田地也不大,一人打理就够了,王大婶就闲了下来,但是家里情况又大不如前,她想着自己是不是能找个别的活计,听说赵家又租了邹家的田地想找人帮忙种,她就来了。

    听完王大婶家的遭遇,赵明笙有些唏嘘,又觉得其中有些事情有些古怪,但是没有证据她也就没再多说什么,只拉着王大婶道:

    “当然行!咱们青山村哪个不晓得婶子干活利落,有你在我当然放心!”王大婶之前也经常送些瓜果蔬菜到赵家,这些情赵明笙也记得,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