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80-90(第16/16页)
义之人。
“我先在这里替兖州的百姓谢过你们了。”宴琢后退一步,深深的向他们行了一礼。
“不过你们放心,我不会让你们白白损失的。我是珩王,以后你们在京城遇到了什么事儿,可以来找我。”
黄富仁过于震惊张大的嘴里可以塞得下一个鹅蛋。
他面前这位,竟然就是那位令人闻风丧胆的战神殿下,真人倒是和传闻中的有些不一样。
“我们暂时人手不够,你们暂时就和我们部队一起,等到了兖州我再派一队人马护送你们回去。”
黄富仁对于宴琢的安排没有什么异议,点头应下。他们之前饿的都要啃树皮了,现在能给他们口饭吃就已经很不错了!
————————
青山村内。
处理完杏安堂的事,太阳已经快落山了。
赵明笙索性就在镇子上买了几个新鲜出炉的炊饼,带回去当晚饭。
乘着牛车,路过学堂的时候,赵明笙喊来了秦夫子,一同回赵家吃晚饭。
秦严本来打算自己在家就着热水泡炊饼,但耐不住赵明笙的热情相邀,加上中午的那顿饭吃的他着实身心舒坦,现在回想起来还忍不住咂舌,他平生还是第1次如此重口腹之欲。
他便答应了下来。
没想到到了赵家一看。
原来也是吃炊饼啊,这炊饼有什么好吃的,他家里也有啊,他现在再回去还来得及吗?
但是来都来了,秦严也不好拒绝人家小姑娘,便坐了下来。
除了炊饼以外,赵明笙熬了一锅汤。
将香菇,豆腐,木耳,胡萝卜切成丝,水开后将这些食材下锅,在将勾了芡的鸡蛋打入锅中,等水再次开锅后,放入一小勺的胡椒,一锅热腾腾的胡辣汤就做好了。
刚出炉热热的炊饼,上面洒满了白芝麻,喷香喷香。将炊饼撕开加上腐乳和酱菜,那真是一绝,赵明笙都能吃上一大个。
秦严从前过得清贫,腐乳和酱菜这些玩意儿他也没少吃,可他竟然不知道,腐乳和酱菜,竟也能做得如此好吃,咸鲜香味儿俱全,酱菜不仅保留了蔬菜的鲜味儿,还保留了蔬菜爽脆的口感。
一口酱菜,一口炊饼,这就是幸福的味道吧。
还有胡辣汤,秦严并非是重口之人,甚至不太喜欢吃辣,但是这碗汤却喝得他浑身舒畅,胡椒的味道虽然有一点点辛辣,却不呛鼻。一口下肚,只感觉喉间微微滚烫。
一碗胡辣汤下肚,夏日的闷热和燥热全在这碗汤里被抒发了出来,畅畅快快的出了一身汗。
吃一口烧饼,再就上一口胡辣汤,那才是美味。
秦严一连干了两块炊饼,外加一大碗的胡辣汤,这才停下。
他能收回之前的话吗?
这又是什么人间美味啊!
等到大家都吃完了晚饭,赵清越这才从学堂归来。
这几天夫子布置的课业着实有些复杂,就连他应对起来也要花费些时间,有时候晚了就宿在学堂了。
赵家人也习惯了,今天便没有准备他的晚饭。
赵明笙没想到赵清越会在这个时候回来,连忙迎了上去,“哥哥幸苦了,想吃点什么我现在去给你做?”
赵清越看着妹妹亮亮的眸子温润一笑,拍拍她的发顶,“我已经吃过了,不用准备了。”
他今天回来是为了取一些东西。
赵清越视线移至旁边,这才发现家里多了一位客人,微微一愣。
赵明笙连忙在一旁解释:“这位是青山村新来的夫子。”
赵清越看着眼前年过半百依旧精神抖擞的老人,眼中的震惊不减。因为眼前的这位老人,面容爽朗,眸中藏智,从浑身的气度来说,说他可堪高阁也不为过。
他很难相信这样一位智者,竟会选择来青山村担任夫子。
注意到眼前这位少年目光的同时,秦严也在打量着他。
从之前与赵父的交谈中,他便得知,赵家有个儿子,如今在镇子上念书,听说年纪轻轻便得了解元。
秦严也是寒门出生,正因为他出身寒门,才明白寒门子弟要想上学出人头地有多困难。更别提是这样没有夫子愿意来的小山村。
能在如此恶劣的条件下考取解元,秦严不由得高看他一眼,嘴上也不由得夸赞出来。
没想到眼前的少年并没有因为他的夸奖而骄傲,反而十分谦虚道:
“我是幸运的,父亲识字,母亲断句,从小有人给我启蒙。长大后家中也有闲钱能供我上学,我这才能每日在学堂中温书。”
“但是青山村里大多数的孩子,父母皆是没有文化的,更没有办法帮助他们启蒙,更没有钱让他们去上学。他们未来的一辈子可能也就像他们的父母那样,庸庸碌碌,忙忙碌碌,靠着种田过完这一生,如果没有什么变化,他们后代的后代,也将如此度过一生”
说到这里,他的语气略微停顿:
“但是,如果有了夫子,有人能教他们识字断句,那对于他们未来的人生一切都将不一样。”
赵清越目光真诚的看向秦夫子,深深行了一礼,对于秦夫子的到来十分的感激。
秦严没想到自己会受如此大礼,微微震惊之余,还是受下了这一礼。
“你放心,我会好好教导这些孩子的。”
这番交谈后,他越发的觉得此子不凡,为人者,学问是一方面,品行又是另一方面,能考取解元,他的学问毋庸置疑,能高谈阔论讲出这番话,他的人品也值得赞许。甚至很多的见解都超过了他的年龄,但是也有很多地方,又像是一块没有被开发的璞玉,只要耐心的琢磨打磨,总有一天能焕发出他的光彩。
是个不可多得的好苗子!
秦严暗暗对他上了心。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