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120-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假千金她回家种田了》 120-130(第14/17页)

。”

    见他如此态度,赵父便也不再坚持,转而问道:“王爷怎么来了?可是那无念的毒性又发作了?”

    无念?

    赵明笙还在纳闷这是什么的时候,就见晏琢像是被这两个字定在了原地,连眼神都有些发愣。

    “怎么了?”赵明笙问。

    晏琢回过神来,有些僵硬地摇了摇头。

    “我就说,这离三年还有一年半的时间,解药应该不会失效才对。”赵父长吁一口气,刚好搬累了,便与他一同坐下喝杯茶。

    一旁的赵明笙忍不住道:“什么毒性解药的,你中毒了?”

    “已经无碍了。”晏琢握着杯子的手微微攥紧,面上却依旧云淡风轻,看不出任何端倪。

    “真的?”赵明笙狐疑的看着他。

    “嗯。”晏琢轻轻应了一声。

    赵父以为珩王并不愿意让太多人知道他身中奇毒之事,于是帮着附和道:“你这丫头,打听这么多做什么,珩王都说了无碍。”

    赵父不开口还好,一开口,赵明笙就知道这件事必有蹊跷。

    赵明笙看看晏琢,再看看赵父,看得赵父头顶都冒汗了,她才松口:“好吧,珩王今日本是来寻我的,我们约好要去看药田,家中也收拾的差不多了,那我就带他药田去了。”

    赵父松了口气,连忙冲两人摆了摆手,“去吧去吧,早去早回,中午珩王殿下若是有空不妨就在寒舍用饭。”

    晏琢点头答应下来。

    出了院门,两人并排走在乡间的小路上,赵明笙总觉得两人之间的气氛有些沉闷,她悄悄瞅了一眼出了赵家就不再说话的晏琢,故作不经意的问道,“你刚刚想说什么?”

    晏琢脚步微顿,看向她:“什么?”

    少女连忙低头看着地上的小石子,小声嚅嗫道:“就是你拉住我手腕的时候,是想和我说什么?”

    刚才的气氛下赵明笙的心脏都不自觉的跳快了几分,晏琢还没开口她都已经无端猜测了好几种答案。

    晏琢罕见地沉默了一瞬,然后道:“忘了”

    忘了?

    赵明笙呼吸一滞,一口气憋得难受。

    刚才,她明明感觉晏琢是有话要对自己说的,怎么就忘了呢?难道是自己会错意了

    想到这里,赵明笙顿时涨红了脸。

    “哦,天色也不早了,我们得走快一点了。”说完赵明笙就红着脸,一副很着急的样子率先向前走去。

    晏琢抬头,少女的身影就在他的前方,衣袂随着她的步伐在秋日的和风里荡漾出好看的弧度。

    他们之间仅仅一步之遥,晏琢只要步子迈的大一些,只要迈出那一步,他就能赶上去将她揽入怀中,把那些还未来得及说的话都一一说与她听

    可是晏琢没有。

    他始终落后一步,沉默地走在少女的身后。

    秋日的阳光自上而下的倾泻,落后一步的晏琢低着头,盯着手腕上显示的那道红线,眼神有些晦暗不明。

    那是身中无念才有的印记,那个渐渐被他遗忘的事,又再一次突然出现在他的生活中,提醒着他不该存有那些妄想。

    “呵,你有什么资格呢”

    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自嘲。

    第129章

    两人到的时候,正巧碰上刚给药田除完草的王婶。看的出来,赵明笙不在的这段时间里王嫂将药田打理的很好,一眼望去药田里整整齐齐,所有植株的长势都很旺盛。

    赵明笙笑着同王婶打了招呼,并将全家要搬去京城的事告诉她。

    王婶自然也很替他们高兴,又有些失落。赵家走了,这片药田估计也就不会再需要她了,这也意味着自己今后就没有这份银子来补贴家用了,她望着眼前的药田,有些失神。

    赵明笙知道她的窘迫,不仅仅是她,青山村的大部分农户家里都穷,这里地势崎岖,平原农田地少,很多人家幸苦一年到头也收获不了多少庄稼,穷一点的人家也就勉强果腹。

    但这里民风淳朴,当初赵家在这里落户,也受到了不少乡里乡亲的帮助。赵明笙想着走之前总得做点什么,帮一把给这些乡里乡亲。

    “王婶打理了这么久的药田,也知道这些药材能卖不少钱吧?”她道。

    王婶憨厚一笑:“俺也不知道具体能卖多少钱,只知道这些药材精贵着嘞。”

    不远处的金银花开得正好,嫩黄色的花瓣像把小伞,在花萼得衬托下四散开来,这是今年最后一季花开。赵明笙走下田埂,随手折下一节金银花的枝叶,在手中把玩,淳淳善诱道:“那你想不想把自家庄稼地也改种成药材?”

    王婶愣住了,她还从来没想过要把庄稼地改种其他,毕竟祖祖辈辈都是靠种粮食过活,虽然每年的收成也就勉强果腹,但是他们从来没想过要改种其他的东西。

    “这能行吗?”王婶有些不确定。

    种了一年药材,赵明笙心里已经大概清楚青山村这边适合种植什么药材,她计划是选择一些比较好种植的药材,像金银花之类的,对土壤和气候的要求并不高,一年还可以收获两季。

    “青山村的地相比较种植庄稼,其实更适合种植药材。王婶若是信我,就按照我说的做。”

    这件事的成功与否,赵明笙没有十成的把握也有八成。

    王婶思考了片刻,咬咬牙:“成,我听你的!但是其他人可能不会轻易放弃庄稼地。”

    赵明笙微微一笑,这个她也考虑过,等村里的人尝到甜头了,自然也就有人愿意种植了。

    原本是计划好中午在赵家用饭,孟氏亲自下厨。可惜计划赶不上变化,中途景流来了一趟,说是京中出了事,圣上急召他回京。

    晏琢略带歉意的目光望过来,赵明笙立马摆摆手表示没关系,“正事要紧,下次等搬完家了再请你去尝尝我娘的手艺。”

    晏琢深深看了她一眼,“好。”

    听说晏琢有事已经回京了,赵父颇有些遗憾。赵清越去县里的学堂与夫子和同窗告别,中午也不回家吃饭。孟母做的一大桌子好菜都便宜了赵明笙,吃的她肚子撑的圆溜溜。

    用了饭,赵明笙躺回床上又休息了一会儿,待日头不那么晒了,她爬起来,叫上王婶一起去了药田。赵家搬去京城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了,她得趁这段时间尽快帮王婶把地里的事规划好。

    “等地里最后一批果蔬成熟后,婶子就照我说的做就行了。”

    王婶家地里还有一些没成熟的果蔬,如果这个时候就砍掉也怪可惜的。赵明笙大致帮她规划好了这片田地等翻完地该种什么、怎么种。

    王婶很是感激,对赵明笙连连点头道:“听丫头你这么一说,婶子我心里就亮堂多了。”

    解决了王婶的问题,赵明笙也算是放下了一桩心事。

    接下来就是搬家的大事。

    老宅这边有晏琢派人帮忙,真的替赵明笙省了不少心,拉运货物的马车他们都安排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