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40-2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40-270(第14/37页)



    他既肯降尊纡贵,进了这顺义侯府,便已是有了打算,无论这顺义侯行事有多么粗鲁不堪,他哪怕看在顺义侯夫人织补之功的份上,也必要给他一两分颜面。再料不到这顺义侯竟然是有些真材实料的,善于烹饪也便罢了,但那与民同乐的道理说得条理清晰,着实出乎他意料之外。

    忠顺王世子一愣,笑道:“圣人曾云,治大国如烹小鲜。小王昔年听闻此言时,亦曾懵懵懂懂,百思不得其解。如今既然顺义侯是厨道高手,更加好了。日后还请多到小王家中小坐,切磋印证学问。常言道,读万卷书,走万里路。想来顺义侯于这历练上头,自有一番心得,倒要多请教请教方好。”

    东安郡王父子听了这话,心中惊讶羡慕自不必说。他们早知道忠顺王世子实是太上皇老圣人、当今圣上面前头一号得意之人,最被推崇看重的,只可惜忠顺王爷从不喜同外人结交,他们家竭尽全力,不惜认下穆平讨好太上皇老圣人,这才成功求娶宁玉郡主,堪堪同忠顺王一家搭上。这顺义侯又何德何能,单凭这一道菜便得了忠顺王世子看重?

    贾赦等人更是觉得脸上火辣辣的难受。贾赦身为一等将军,当朝一品,但忠顺王世子待他固然恭敬,却也轻视,他心知肚明,心里头早就窝着一团火了。如今忠顺王世子竟然对一个只会烧菜做饭的厨子这般推崇亲近,岂不是当面教他们难堪?

    贾政、贾珍等人也觉得匪夷所思。只是贾政到底是在官场上摸爬滚打过的,这养气功夫委实了得,起初虽有几分诧异不忿,转念一想,却又高兴起来。他如意算盘打得甚是精明:“贾母见识高明,早已命贾宝玉林黛玉收晴雯当义女,嫁给这位顺义侯为妻。如今眼见忠顺王世子不知道中了甚么蛊着了甚么道,竟被顺义侯这一道平平无奇的菜和大而空泛的说辞说服,言语里甚是看重他,果然顺义侯有些好处,难道贾家竟能连汤汤水水都分不到吗?”

    贾政想到这里,忙在旁附和道:“世子爷人中龙凤,顺义侯亦见识不俗。这正是我朝洪福呢。”

    东安郡王父子此时也想明白了过来,他们从前视为棋子的顺义侯不知道如何竟走了大运,被忠顺王世子看重,眼看着变废为宝了,他们想来自然面上也有光彩,忙转惊为喜道:“政老所见不差。正是如此。此前城中风言风语,多有说顺义侯出身乡野,以出身论英雄的。惟世子爷慧眼识珠,单这份能耐,便是我辈皆不及的。”

    这些男人们在前头应酬忠顺王世子,晴雯和贾家众诰命在后厅眼巴巴等着,生怕穆平未曾经过这等大事,一时疏忽,闯出甚么大祸来。她们将进献世子爷的茶水、饭食皆索了一份,放在案前翻来覆去评头论足。

    贾母道:“宝玉素来嘴刁。这枫露茶既是他心爱之物,用来招待贵客,却也挑不出毛病来。只是这什锦攒花盒子,实在寒酸了些。因朝廷不许筵席,各家遇到这些红白喜事的场合,都是使了类似的法子,便是家里没有得用的厨子,去那顶尖的酒楼中,也自有稳妥的食盒搭配了果子点心酒水等物,预备着显贵之家使用。何必他堂堂顺义侯自己下厨这般寒酸?”

    邢夫人也埋怨晴雯道:“顺义侯出身乡野,这高门大户的规矩,他自是欠缺的。你既然嫁了过来,少不得多费心提点着。你好歹也是咱们家出来的,又是宝玉身边得用的,何况又有鸳鸯这个妥当人帮着,没有吃过猪肉,难道还没见过猪走路吗?你也便罢了,如何鸳鸯竟也不知分寸起来?”

    晴雯听邢夫人言语里的意思,竟恨不得将所有罪过皆归于鸳鸯一人,便知前番因鸳鸯拒婚,邢夫人实是恼透了,忙护着鸳鸯道:“说来说去,都是我一时疏忽,看侯爷念头甚是坚决,也未及多想,就由着他去了……”

    王夫人高声打断晴雯的话道:“常言道,妻贤夫祸少。你若是拿捏不定,便该早早回来问,问老太太也好,问我也罢,难道我等竟会连这些小事都不告诉,眼睁睁看你平白丢了这个大人?”

    晴雯听了这话,却不好言语,只得低下头去。就连鸳鸯和蕙香等人,都觉得脸上挂不住,在心里冥思苦想,想着须寻个甚么法子,驳了王夫人的话,不教她这般气焰嚣张才好。

    正在这时,先前遣到前头打探消息的芳官已是回来了。她满面喜色,刚探出一个头来,早被王夫人看见,喝骂道:“哪里来的野丫头,竟一点规矩也不懂!”

    芳官却是个倔脾气,心中知道自己已是侯府的人,王夫人纵再怎么凶狠,也处置不得,心中并不惊慌,非但不谢罪,却大大方方走进来,笑着道:“二太太有所不知。奴婢在前头打听得消息,知道老太太、太太和我们家夫人都在着急等着,这才匆匆回来报喜呢。”

    第252章 大势

    晴雯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这些日子她同穆平朝夕相处, 早将穆平的底细摸得透透的了。

    穆平固然是忠厚老实的好人,但当今之世,越是那忠厚老实的, 于这显贵之中的交际斡旋越是不中用, 人家不过逢场作戏说几句好听的话, 他这边便信以为真, 恨不得肝脑涂地,竭力报答了。故而这等人于那经济仕途上头,显得颇为蠢笨, 格格不入, 并非他天性不够活络,实则未能如那些浸淫官场的老手那般有指鹿为马、信口雌黄的本事, 不会见人说人话, 见鬼说鬼话罢了。

    这样的人,又能如何在京城权贵场中如鱼得水、八面玲珑呢?非但穆平吃力,便是晴雯这样千伶百俐的, 也甚是不适应同贵妇们应酬宴会, 所幸老太妃娘娘仙逝,有爵之家不好过于张扬,才不至于太过疲惫。

    因了这个原因,晴雯自家人知自家事, 并未指望乔迁宴中穆平能伺候得这群见惯了富贵的王公贵族们满意, 只求无功无过, 勉强过得去罢了。待到听说忠顺王世子莅临, 因早听说这位爷种种异于常人之处, 更是不敢再抱甚么指望。

    “这是……这是从何说起?”晴雯惊疑不定问道。她素知芳官秉性,最是胆大包天不过, 若是芳官见自己遭王夫人斥责,故意编出这等谎话来撑场面,那就糟糕了。

    贾母、王夫人等人听了,更觉诧异。她们皆是见多识广的诰命夫人,晴雯都能看明白的事,她们又有甚么看不明白的?在这些京城诰命的眼光中,穆平早从许多光环加持的义忠亲王遗孤变成了靠着旧情得太上皇怜悯、事事应对失当、太上皇早晚厌倦了他的便宜侯爷。

    王夫人之所以敢在顺义侯府中对着女主人大声斥责,一来她名义上是晴雯的祖母,朝廷以孝治国,长辈发话,晚辈只有恭顺听从的份儿,二来也是她看准了穆平不能有所作为的缘故。京城里那些尚袭着侯爵之位的穷官多了去了,一个个都靠皇庄那点微薄的岁租和春祭银子过活,一着不慎,便有抄家灭族之祸,王夫人又何曾真正看得起过他们?

    王夫人听了芳官这话,也有几分疑心是底下人故意维护晴雯,编出来的谎话,忙发话道:“报喜?喜从何来?”

    芳官等的便是王夫人这句话。她虽人少,却最是志气大的,当下清了清嗓子,大声道:“禀夫人和各位老太太、太太,奴婢得了夫人的令,悄悄在二门处打听消息。方才听侯爷身边的贴身小厮小全儿满面喜色走过来了。小全儿催着奴婢进里头跟夫人道喜,说再不曾料到竟有这般好事,那些老爷们一个个装模作样、屏神静气的,却是咱们家侯爷猜中了世子爷的心思,不过三言两语,便教世子爷大为折服。还有那两道菜,世子爷也是赞不绝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