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7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之晴雯重生记》 270-300(第25/37页)

惑起来,心想莫不是这皇商里头的利润极大,这算不算假公济私?”

    穆平安慰她道:“古人说在其位谋其政。如今我等不过是闲散人,莫要替他们操心了。我只管向石瑛提一声,其余之事,由着他们自个儿张罗。”

    晴雯想了想,又嘱咐道:“袭人倒还罢了。薛大姑娘从前对你有恩,她家里出了事,咱们断然不能袖手旁观的。你也向那石大人提上一提。”

    穆平忙应了。

    又过了几日,四处已是贴出圣旨来,忠顺王爷立为储君,入住大明宫,又有太子太傅、太子少傅等人从旁辅佐,忠顺王世子晋封清平亲王,正式开府,虽是从前忠顺王府重新修葺的,但其意义不可同日而语。又赐了一正一侧两名妃子,皆是靖国公的孙女,一嫡一庶。虽外头人不知道二妃名讳,晴雯却知道那必然是芳怡、明怡二人无疑了。

    借了这喜事,朝廷大赦天下,加考恩科自不必说。

    又过了三两日,穆平和晴雯得到消息,说贾家的案子已是判下来了,果如先前徐文轩所预测的那般,贾珍贾赦两房流放极北苦寒之地,贾政一房流放岭南,稍有出入者,不过是王夫人未在狱中拷打至死,将同贾政一起流放罢了。

    李纨因节妇之名,再加上忠顺王爷意欲讨好天下读书人的缘故,刻意加以照拂,故而李纨和贾兰皆可幸免于难。至于贾母和贾宝玉,倒是因先前在老太妃娘娘面前求到的那旨意得了庇护,逃过了一劫,贾宝玉的功名还在,更能参加这年秋天的恩科,却是意外之喜了。

    晴雯得了消息,便和穆平一起去贾府接贾母及李纨等人出来,欲要先请他们在家中住着,谁知道贾母早有安排,在外头买了一座三进三出的宅院,虽然略小些,但和贾宝玉林黛玉三人住着,已是足够了。

    那李纨却被李家接了回去,说京中自有房舍与他们居住。晴雯素知李纨在贾家时候,得的月例银子和年节封赏都是上上等的,料得她手头少说也有数千两银子,想来必不至于苦了他们,故而也不加阻止,由着他们了。

    贾母拉着晴雯的手,再三感叹说:“你这孩子是个有心的。我心里有数,若非你和你夫君在外头四处奔走,还不定如何呢。”

    晴雯道:“老太太快别这么说,贾家自是我出身之地,若我忘本的话,那成甚么了?只恨我等人微言轻,只能眼睁睁看几位老人家受流放之苦。”

    贾母叹道:“那些都是他们的命数!偏偏犯下那些事,授人以柄,其实怪不得人!如此已是朝廷从轻发落了!”

    晴雯想起这些日子亲眼目睹、亲耳听闻的那些事,只好默然不语。她转身搀扶贾母和林黛玉等人上车,又道:“既是老太太执意不肯往家里住,只有再过些日子,等老太太那边安顿下了,我再过去请安了。”

    正说着话时,突然那边喧嚣声响,却是贾赦的几个姬妾不甘被发卖,在那里大喊大叫,道:“贾府的男人们没有一个顶用的!既买了我等过来,为何眼睁睁看着我等受苦受罪!算甚么男人!”

    晴雯看见贾宝玉抬头往那边看,忙和穆平一起劝他道:“这都是各人的缘法。父亲大人只管用心温书,好生备考,他日中了举人天下闻名之时,再来搭救她们不迟。”

    催着贾宝玉上了车子,目送他们远去了。转头看时,见先前那两个姬妾已是被人推推搡搡,拿铁链子捉走了。邢夫人一手牵着巧姐的手,一手牵着贾琮,流泪道:“好端端的如何到了这般地步。若是再早几日判,不定便赶上大赦天下,那北边岂不是不用去了?”

    晴雯这些日子已知忠顺王一脉之阴毒,暗道:“许是人家早已算好,就是不想教贾家赶上大赦,才拖到大赦之后宣布的呢。”只是这番话,却也不好明说,只得向邢夫人安慰再三道:“大太太的侄女邢岫烟,已是说定了亲事,便如先前所言,许给了薛家薛蝌,约定再过些日子便过门。薛家固然落魄些,但银子却是有的。到时候太太的弟弟亦终身有人赡养。不必担心。”

    第291章 代嫁

    邢夫人亦含泪谢过, 道:“难为你如今已飞黄腾达,还不忘提携我们。我先前便看你不错,如今果然如此。我平生最放心不下的, 无非这个幼弟, 如今既是他有了着落, 便是到北边却也安心了。”

    又向晴雯笑了一笑, 凄然道:“成日里算计来算计去,生怕受了欺负少分了家产,谁知道到头来, 竟然甚么也不剩下了。先前还埋怨老太太过于心狠, 如今来看,她老人家竟是个最明理的, 好歹保全了宝玉这根独苗苗。我气只气那二房实在手伸得太长, 自以为是公侯之家的小姐,贵妃娘娘的亲生母亲,便无法无天起来, 竟然胆敢窝藏朝廷钦犯, 哈哈!哈哈!”

    晴雯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只见二房的李纨和贾兰已是被李家人接走了,王夫人因窝藏朝廷钦犯的缘故受了刑,直接从大牢那边走, 只有赵姨娘和探春贾环在那里垂头丧气的样子。

    猛然间赵姨娘抬头看见晴雯, 突然尖叫起来:“老太太好狠的心, 抬举这个丫鬟, 刻意保全了宝玉, 难道环儿竟不是她亲孙儿不成?”

    晴雯素知赵姨娘有些颠三倒四扯不清楚的,也不过去, 只在那里默默看着,却见赵姨娘骂声越发大了。贾环到底面皮薄些,见许多看热闹的人皆往他这边瞧,面上便有几分挂不住,拉扯赵姨娘的袖子道:“莫要在这里说话。被人瞧见太过丢人了。”

    赵姨娘尖声说道:“这有什么好丢人了?真正丢人的还在后头呢。你本不是正室生的孩子,你娘只是个上不得台面的妾,便纵是流放,却也没份,眼看着要和你姐姐一起入教坊司呢。到时候你又有甚么脸面?”

    贾环压低声音道:“四姐姐和巧姐她们皆是如此,也是无可奈何之事。娘亲何必这会子嚷了出来教旁人看笑话?”

    赵姨娘大声道:“贾府里的男人们全是孬种,才教我们女人受这等罪!”

    探春平日里是极要脸面极其要强的一个人,眼下许多人在这里瞧热闹,怎能忍受?突然间大声叫道:“罢了,你们莫要再说了。纵然贾府的男人们不行,我等女子还在呢,却也不能教人平白欺辱了去!”

    向旁边拉扯押送她的那名兵士道:“劳烦官爷请顺义侯夫人过来,我有话要说。”

    那兵士被她气势所慑,竟然不敢不敢听从,果然依言请了晴雯过来,那探春便拉晴雯到一旁,压低声音问她道:“前些日子听说南安郡王在南边打了败仗,朝廷降罪,教粤海将军邬大人议和,是也不是?”

    晴雯听她突然问及此事,想起她曾与邬家谈婚论嫁,心中捉摸不透她的意思,只得点头道:“正是如此。南安郡王府的适龄女子俱已出嫁,南安太妃急切间寻人代嫁不得,朝廷越发震怒。只因南边皆为蛮荒之地,毒虫丛生,又有毒瘴,竟是无甚么人愿意去的。莫说代嫁之名门淑女,便是那随侍的陪嫁,却也不好找呢。”

    探春叹道:“若是先前不曾抄家的时候,我还好主动请缨过去代嫁一番,只怕贾家也可算得将功赎罪,如今到了这时候,却是再也不能了。只盼着侯夫人替我设法代为美言几句,说我等姐妹甘心往那南蛮荒芜之地随侍陪嫁,不知道是否可免了教坊司之祸。”

    晴雯闻言大感诧异,抬头又看了探春几眼,不意探春竟然有这般勇气,见探春脸上满是坚毅之色,忙应允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