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骨之宠: 附骨之宠 第99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附骨之宠》 附骨之宠 第99节(第2/3页)

  苏妫低头看怀里的银子,也不知道是不是胎里带了寒毒,银子打小身子就不好,经常生病,药几乎没离过口。苏妫心疼的不得了,她有时候会恨纪无情,当年怎么就给她身上留下寒毒,祸害了女儿;可有时候又唏嘘不已,比起恨他,她更想他,一直想了他等了他三年。

    “寒儿,你去帐子外面帮姨娘守着好不好,姨娘要给妹妹喂奶了。”

    千寒的个头又蹿高了不少,黑黑瘦瘦,沉默寡言,个性执拗坚毅,可却很听苏妫的话,他一声不吭地站在帐子外,乍一眼瞧去,与姜铄想问题时的样子倒有点像。

    苏妫不由得叹了口气,只愿一辈子都不要告诉千寒,他的生父究竟是谁。上一辈的恩怨,不是小一辈该承受的。

    “妞妞,吃奶奶啦。”苏妫解开衣襟,给银子喂奶。女儿身子实在太弱,便没有给她断奶,一直吃到现在。“妞妞,你知不知道,你的眉眼和你爹爹很像。”

    银子呛奶了,咳了几声,她听不懂娘亲的话,只是知道娘亲的怀里是最安全、最温暖的。

    “妞妞,如果没有你和哥哥姐姐,娘肯定会去找你爹爹的。”苏妫将银子睫毛上粘的一根绒发捻去,她亲了亲女儿白嫩的小脸,出神道:“你说娘还要等多久,你爹爹才会来?我怕再过几年,我就忘了他的样子了。”

    “七娘。”男人沉厚的声音忽然响起。

    苏妫心里一喜,难道想着想着,他真的来了?

    可当她抬头去瞧时,却发现走来的并非纪无情,而是姜之齐。

    姜之齐笑着走过来,他蹲到苏妫腿边,静静地看着心爱的女人给孩子哺乳,柔声道:“刚来的路上碰见语儿了,她说咱闺女又发热了?”

    “恩。”苏妫将乳。头从睡着的银子口中拉出,熟稔地将孩子塞到姜之齐怀里,自己则把衣裳慢慢整理好。说来也怪,姜之齐很是喜爱银子,真真将她当成了自己的亲闺女般疼,不仅晚上搂着睡,就连白天去军营也抱着,人都笑说银子的腿就长在三爷的胳膊上了。“你怎么回帐里了,我看今年来了许多达官贵人,你不去应酬一下?”

    “不去。”姜之齐宠溺地看着熟睡的银子,笑道:“跟他们胡诌,还不如跟闺女玩骑大马呢,再说父皇肯定不乐意看到我和那些人走的太近,他会猜忌的。”

    三年过去了,他们之间的仇恨仿佛也消了许多,最起码不像以前见面就掐了。也是,就算他们再不和,可当着孩子,装一装总是要的。

    “以后别再当马让女儿骑了,你这样宠她,她永远是小孩子。”

    姜之齐忽然扭头往外边去看,他看见千寒仍在帐子前站的笔直,这才嬉皮笑脸地凑近苏妫,低声无赖道:“那我让你骑,好不好?”

    苏妫见不得这男人调戏自己,俏脸登时拉下,手扬起冷笑道:“可是皮又痒了?”

    “别打。”姜之齐脖子往后缩了下,讪讪道:“真不该叫你学武,你去年当着上百号将士的面揍了我一顿,我到现在头都抬不起呢。”

    “不想挨揍就老实些。”苏妫用手指戳了下姜之齐的头,瞧见男人畏畏缩缩的样子,她噗嗤一笑,去年她去军营里接银子,姜之齐手脚不老实,忽然扑上来就想要她。她当时就恼了,操起长剑从主帅营房一直追打到外面,将姜之齐撂翻在地,可劲儿地踹,最后还是刘能等人过来拉,她才罢手。

    “我还不老实么,三年了连口肉都没吃到。”姜之齐怏怏地低声嘟囔着,他忽然想起什么似得,收起玩世不恭,正色道:“常俊来了,在樽山等着给咱俩宣旨呢。”

    哼,每年都来宣一次旨,还新鲜?

    樽山

    如果不是每年要来接一次旨,苏妫才不想踏入这院子。

    院子里空荡荡的,却十分的干净整洁。小花园子里栽了几株金菊,厨房的烟囱里正缓缓往出冒烟,好像是蒸馒头了,香甜的味道充斥了整个院子。

    上房门口站了几个人,为首的正是常俊公公。回塔县到了秋天就开始冷了,公公又上了年纪,已然戴上了暖帽,他外面穿着墨绿云纹绣的披风,脚上蹬着金线溜边的皮靴,瞧见苏妫和姜之齐并排走来,忙笑着迎了上去:“三爷、苏姑娘这一年过的可好?”

    “我们都好,公公您也康健。”苏妫与常俊并无仇恨,况且公公在大明宫时就十分照顾她,每年来回塔县宣旨,总会给她带来许多长安时兴的玩意儿。

    “年纪大了,不成了。”

    常俊打量了番苏妫,他眼里尽是惊讶赞叹,红衣夺目、肌肤赛雪,这女子比起当年少了些矫揉造作,如今更多了些野性与柔媚,怨不得宫里那位对她牵肠挂肚了好几年,真是个天生的尤物。“姑娘今年,有二十五了吧。”

    “是二十四。”姜之齐忙上前,他低头看了眼身边娇小玲珑的女人,眼里尽是柔情,笑道:“二十五的生辰还没过呢。”

    “哦。”常公公点点头,笑道:“可姑娘看起来还跟十七八岁那会儿没两样。”

    是啊,年纪变大,气质跟着会变,整个人的感觉也会变,可是这张脸仿佛永远变不了,就停留在二九年华。真不知道这是诅咒,还是上天的恩赐。

    只见常公公忽然叹了口气,手指勾起窗台下一株垂头丧气的金菊,有意无意地觑向苏妫,幽幽道:“这么好的花,开在这种地方真是白可惜了,还得有个好主人精心养护才是。”

    一听这话,姜之齐心里就不开心了。怎么,已经吃了我家的肉,现在还要连锅端回长安?只要是个男人,听了这种话都会生气。可姜之齐不敢,即使他心里对皇帝有再大的怨气,只得咽进肚子里。

    “公公,有些花只适合自由自在地开在乡间,若强行将其移去繁华之地,想必会过早枯萎。”这话,其实就是对苏妫说的。每年宣旨的时候,姜之齐的心总会悬着,他怕她会答应回长安,离他而去。

    “哦,这样啊。”常公公垂眸抿唇笑了笑:“接旨吧。”

    待苏、姜二人跪下后,常公公首先看着姜之齐,笑道:“今年还是口谕,三爷,皇上听闻您在回塔县做的事后,很是满意,说您屡次援兵给利昭与苏人玉,部署击退归坞蛮人,护了一方百姓平安,很好,赐剑一把。”若说从前常公公是怕毒蛇三爷,那么现在他是敬,毕竟皇上的儿子里,只有这位不安分的三爷是个了不得的人物。

    “谢父皇。”姜之齐早看见小太监捧着的剑了,正是父皇当年征战沙场所用的那把,父皇居然会如此高看我。姜之齐激动之下,正准备叩拜行礼,却被常公公给喊住。

    “三爷先别急着谢恩。”常公公叫跟前的小太监上前扶住姜之齐,笑道:“皇上还有另一道密旨。”只见常公公从袖中掏出个明黄色的折子,叫小太监递给姜之齐,这中年太监正色道:“这折子收好了,将来或许有大用处呢。”

    姜之齐打开折子一看,登时愣住了,他收好后连连叩拜:“儿臣谢父皇隆恩。”

    “苏姑娘,现在是给你的口谕了。”常公公走到苏妫跟前,弯腰低声道:“姑娘,今年的品服是贵妃的,您?”

    苏妫白了眼小太监捧着的木盒,冷笑不已,前几年是齐妃,今年变贵妃了?姜铄,你未免太小看我了。我宁愿在这里累死累活地当农妇,也不想回去做你的禁脔贵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