庶女亦安: 130-1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庶女亦安》 130-140(第4/18页)

自家也笑起来。不过一会儿,又叹气道,“是我不中用,拖累安姐儿了……”吴姨娘这是想起了亦安的身子,不由伤神道。

    翠柏唬了一跳,姨娘的身子最忌多思,尤其是涉及到王妃娘娘。翠柏连忙劝道,“姨娘可不能这样想,娘娘是天生的富贵命,便是有什么,也是逢凶化吉、遇难成祥……”这样,翠柏好说歹说,才把吴姨娘安抚好,重新现了笑颜。

    而另一边,亦安接了旨意,便留在明德堂。

    直到白阁老和儿孙下衙后,才回碧云馆去。

    在内阁缓了半日神,白阁老才恢复过来。宋次辅和陈阁老十分知机,没有去打扰。

    陈阁老自从那一回对白阁老说,“我与令郎是亲家,那自然也是阁老的晚辈。”之后,便再没得过白阁老一回好脸色。户部例行核账之后,陈阁老又办了好几件差事,白阁老的面色这才和缓回来。陈阁老自此再也不敢拿这个开玩笑,又怕亲家做不成,还倒得罪了首辅。

    白阁老倒没有退亲的意思,实在是以亦谨的条件,陈阁老的儿子,抛却主观因素去看,确实是个不错的人选。而且两家已经放出风声要结亲,这时候白家若是反悔,亦谨本就是三房女儿,之后更难说亲。可不是谁都像陈夫人那样,是个“慧眼识珠”的。

    若真如此,不仅是与陈家决裂,也是把亦谨往绝路上逼。倒不是说悔婚有什么,而是流言蜚语一起,吃亏的总是姑娘家。况且陈阁老又没说什么过分的话,白阁老这样反应激烈,倒显得他有什么见不得人的地方了。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阁老也不例外。

    回到家里,看到一家子都在等着。白阁老沉默半晌,才道,“都散了吧。”为着这个兴师动众,日子还过不过了。

    作为当事人,亦安第一个退下。祖父既然这样说,那便是有计较了。

    陆氏临走前,似乎是有话想对顾老夫人说。老夫人看了儿媳一眼,便知她心意,言道。

    “全家各处挂起红绸来,另外上下赏一年的份例银子,再往栖流所舍半年的粮米,就这样吧。”当初尚仁中榜眼,也不过是这个待遇了。

    陆氏应声退下,又看了一眼丈夫,两人回到景然堂,自然是有话要说的。

    彭氏看了一眼白成理,见丈夫面无异色,这才放下心来。看来公公和夫君在朝上并没有被人为难,这样便好。

    殊不知,这比让御史当面啐一口还要难受。

    一家人散去各自不提。

    亦安回到碧云馆,绿澜带着院子里的丫鬟们齐齐向亦安贺喜。

    “恭贺王妃娘娘,给娘娘贺喜。”绿澜带着院子里的丫鬟们纷纷向亦安磕头。

    亦安作为白家众人里情绪最稳定的那个,还轻笑道,“可见是惦记我的钱袋子了。也罢,都赏一年的例钱,且都乐呵乐呵。”亦安估计祖母和母亲那边也差不多是这个数儿,她自然不好越过了去。

    绿澜等人自是喜不自胜,除过碧云馆,难道家里老太太和太太们竟有不赏的道理?西院三太太不说,东院大太太必是要给姑娘作脸的。娘娘在册封前就得太太看重,自不必提眼下了。

    除却绿澜等人,就连已经出门子的绿漪等人也没落下。凡是亦安院子里出去的,都有一年的赏钱拿。

    绿漪家里,绿漪老子娘望着红布上面整整齐齐十二个小银锭并一支小花钗,不由心痛道,“瞧瞧瞧瞧,你就是出来了,娘娘也没忘了你。当初何苦来哉,便是跟着娘娘过去,岂不比现在更体面?”除过赏钱不说,光是这只烧玻璃百合花簪,便不下三十两银子了。若是现在还留在娘娘身边,肯定受赏比现在还多。

    说着,绿漪她娘拾起那支小花钗啧啧称奇。在烛火的映照下,那百合花可谓绚烂多彩。绿漪几个不满十岁的妹妹瞧见,纷纷露出稀罕的神情来。绿漪她娘把小花钗塞进女儿手里,不由道,“瞧这回错过多少富贵去……”

    绿漪本来性子和顺,平素也不与人大声说话,可眼下手里却紧紧攥着那支小花钗直掉眼泪,“娘娘身边又岂能是我们做主?便是我腆着脸留下,难道还能不出门子不成?只一辈子留在娘娘身边,这好处你们也别想一直得着。便是姑娘肯,太太也不许,我也不肯!”

    说着,绿漪发了狠,把手里的烧玻璃花簪径直丢了出去。

    绿漪她娘大惊失色,赶忙飞扑了出去,好悬没让这支花钗摔在地上。娘娘御赐之物,要是摔坏了,那就是冒犯王妃娘娘。

    小心地把花钗放在桌上,这一回绿漪她娘可不敢再放到女儿手里。“我的祖宗,不过说上一两句,怎么就动起气来。”绿漪她爹也跟着劝,面上不敢露出什么神色来。

    要知道王妃娘娘时常让院里丫鬟过来探望,压根儿没有忘记绿漪的模样。便是赏赐下来的这些物件儿,都是要给绿漪带出门去的。要是谁敢昧下,只怕娘娘第一个饶不过去。

    再者娘娘身边的绿澜又一向和女儿交好,万一看出点儿什么来,再到娘娘面前说嘴,那她一辈子的体面,可不全折了。

    因此绿漪她娘老子很捧着绿漪,便是这样,脸上也全是笑模样。

    可有谁知道绿漪的委屈,她已经给每个弟妹拿出五十两银子来,可爹娘还不足性。便是对表哥,也不如以往那样了。要知道前几年还一口一个好女婿,这会子,全都变了!

    绿漪越想越是伤心,忍不住捂着脸哭起来。

    绿漪爹娘一脸手足无措,让两个小女儿进去相劝。

    这也只是白府众多插曲中的其中一段。

    曹婆子也是,逢人就说娘娘爱吃她做的甜点心。传得最后陆氏都有耳闻,把她叫去问话,这是后话不提。

    六月十三,尚仁长子,也就是亦安侄子怀瑾生辰,亦安亲带了礼物去见嫂子张氏。

    “咱们瑾哥儿该开蒙了。”白家男孩儿都是四五岁时开蒙,怀瑾这个年纪,也确实可以开蒙了。

    小小的人儿对着亦安拱手,“姑姑好!”怀瑾面相足足像了尚仁七成,又带了三分张氏的秀气,是个人见人爱的俊娃娃。

    “咱们瑾哥儿可真乖,瞧姑姑给咱们瑾哥儿带什么礼物来了?”怀瑾生辰,陆氏的意思是孩子年岁还小,自家乐一乐,摆桌席也就罢了,不必张扬。尚仁和张氏也是这个意思,所以就在家里办个小宴,自家私下里乐一乐也就完了。

    谁想这一日,不仅亦真、亦宁这些嫁出去的姑娘送了礼来,就连临清公主、广顺伯世子夫人、城阳伯夫人、陈夫人、姚淑人、沈宜人、魏宜人这些都有心意送来。就连有些八竿子打不着的官员、勋戚,也都有礼物奉上。

    若说前面这些是姻亲还好,后面这些人,绝大多数可是实打实冲着亦安来的。

    陆氏权且收下,过后再作计较。

    到六月二十六,为亦安纳徴发册的日子还没到,令国公府那边先传来亦宁的好消息。

    亦宁已经怀有身孕两个多月,如今方才诊出来。

    陆氏自然大喜过望,血脉传承,自然是喜事。

    亦安也为三姐感到欢喜,特意置办了礼物,随着陆氏的心意一道送去令国公府。

    令国公夫人对儿媳有孕自是喜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