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房车美食日记》 7、晨觅(第1/2页)
卖咖啡的女孩叫鱼采薇。
这名字太特别了,陶屿微微睁大了眼睛:
“是真名吗?”
鱼采薇被她的表情逗得大笑起来。
这个姓氏少见。
鱼采薇悠悠然坐在她的咖啡车边,一直到中午,总共只做了五杯咖啡,其中还有她自己喝的。
“这样能维持生活吗?”
采薇摇摇头,叹了口气:“马马虎虎吧,全凭人多的时候。”
陶屿陪着她叹了口气:“我出来有段时间了,还一直没找到合适的工作呢。”
“慢慢来嘛,总会有合适的。”
“是啊。”
陶屿与鱼采薇告别,回到车里,准备离开了,今天的任务是找到一份快速能上手的工作。
江上波光粼粼,陶屿在车上最后看了一眼江边的女孩。
采薇采薇,涉江而过,真是合适极了。
车缓缓驶出公园,太阳已在天中,温度上来了些,陶屿一面仔细观察着路边的建筑,一面留意着停车的地方。
小吃街是个好地方,陶屿择定了一处,停车下马。
眼前第一家是一个饭店,陶屿虽然对后厨机关有兴趣,对端茶递水还有些犯怵,犹豫了半晌,没进去。
第二家是奶茶店,陶屿见到门口有店招,还特意注明“接受大学生兼职”,心里一动,记下了。
第三家是棋牌室,老板是个年轻人,正如痴如醉地在柜台后面打游戏,陶屿张望了一阵,发现生意不太好,弃之。
……
把整条街的店面都看了一遍,陶屿在心里暗暗盘算着。
说起来,现在陶屿生活的一大支出就是吃饭,如果这份工作能管饭,每个月能拿到四千块左右,一半付贷款,一半补贴油费车损,大概也能过得去。
而她还有接单的钱,只需要攒两三个月左右,也能有一笔积蓄,到时候在停车场包月,她就可以安心找一份专业对口的工作了。
更重要的是,这几个月里,生活充实一点,她才有余力理清自己对未来的思绪。
把这条街走完,陶屿也没有看到特别合适的,有点累也有点烦躁,她拉开拉链,抱着胳膊往另一条街转悠,没想到转角第一家的店招就吸引了她的目光。
是一家装潢很美的私房甜品店。
小时候陶屿的梦想就是在充满烤面包甜蜜气息的面包房里工作,今时虽然知道必不可能像自己想象的那么美好,还是推门进去了。
“老板,这里招人吗?”
原木与纯白的空间里,操作间里的人缓缓走出来:
“没有的哦。”
是位气质很优雅的女士,脸上看不出年纪,举止得体。
“店里面包都是新烤的,你可以看看有没有需要。”
陶屿环顾了一下四周,确实,透明展柜里都是金灿灿的面包,方面包上是奶酪红肠,间杂着小粒的黑橄榄;可颂里夹着芝士片与整根香肠;贝果是切开的,里面夹着厚厚的芋泥;佛卡夏宛如一幅油浸小番茄与迷迭香画就的油画……
“呃,好的,我看看。”
陶屿假装挪动了几步,打算转半圈就离开。
这家店的售价与它精美的装潢很匹配,物美,价昂。
但她还是看进去了。
一个充满食物的空间很容易让人有幸福感,何况还是这样美的食物。
柜台后面的女士大约也发现了陶屿并不打算买,便撑着手靠在柜台上:
“你在找工作吗?”
“对。”
“短工?”
“嗯……”
“那这一片恐怕不好找哦。”她浅浅笑了一下:“你还不如去麦当劳试试呢。”
“也是。”陶屿偏头一笑,店不大,她已经转完了。
“像那种时段兼职,都是日结的,即时到账,可能更方便一点。”
陶屿点着头。
这老板看人倒是挺准的,看出了陶屿的窘境,给她提了一点建议。
“谢谢老板,那我先走了。”
“好。”
走到门口,正待推门,身后响起了老板的声音:“如果确实有为难的事,可以再来找我。”
陶屿惊讶地回头,应了一声:“好。”
短暂的停顿过后,她问道:“您贵姓?可以留个联系方式吗?”
“可以。”
扫码之后,陶屿把手机给她,看着她键入一个“姜”字。
“姜女士,谢谢您。”
陶屿带着笑离开了这家店。
真好啊。她想,看来我梦想的生活已经有很多人在替我过了。
精致面包暂时还不在陶屿的食谱内,下一步她得先找个便宜量大的地方填饱肚子。
这条街往下走,人渐渐少了,陶屿选了一家人稍微多的店,走了进去。
这就是w城的好处了,随便进一家店,就算不是很惊艳,但也很少会难吃。
“12自选哈,米饭随便吃。”
这会人多,老板娘忙得没功夫为进店的客人腾地方:“自己找地方坐哈!”
“好。”陶屿走到餐台前,后面舀菜的人用长柄勺飞快地盛着菜。
“我要这个、这个……还有……”
“12只有两个。”
“哦。”
端着满满一盘菜坐下来,现在吃饭的人还没密集起来,赶紧吃完赶紧走。
选的两个菜都是家常,干炸小鱼与青椒丝一起炒了,有微微的辣味;另一个是梅菜扣肉,肥白的肉片覆在酱色的梅菜上,一片晶亮的五花肉裹着梅菜,足可以过两大口米饭。
陶屿大快朵颐。
虽则蛮好吃,但吃到下面,米饭上也浸着油汤,多少有些腻味,目光随意地望向别桌,有的食客也点的解馋的菜,而有些桌子上则摆着很清爽的一海碗汤。
碧绿的小白菜与大豆腐羹汤,想想就觉得好喝,只用拿葱花姜米呛香,出锅再放一滴香油……
等陶屿的目光落到菜单上的“青菜豆腐汤——15”时,她立刻打消了点汤的念头。
分明是极简的食材,饭店却卖得不便宜。陶屿心说,这东西我回去自己也能做,15能做三天的汤。
想到这里,她不禁懊恼起来,连续两天都在外面吃饭,虽然胃口变好了,钱包却更扁了。
一面叹气一面站起来,胖乎乎的老板娘已经忙过一阵了,此刻正占着桌子咕咚咕咚喝茶,看见陶屿起来,笑容可掬地指向柜台前的二维码:
“扫这!”
“不,我给现金。”
这是陶屿刚想出来的法子,把手头的现金先用着,每花出去一笔都有实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