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城池[基建]: 海上城池[基建] 第85节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海上城池[基建]》 海上城池[基建] 第85节(第2/3页)

    俞沦几人回来后,由张毅带队代替他们继续北上,目标是与华国交好的北国,天灾前北国也有近二十座核电站,不过年前看见北国殴打j国军舰,可想而知北上应该会遇见该国幸存者,张毅队伍里还特地带了一位会北国语言的军人,要不要外交就看情况行事。

    闻溪手里又多了近两万的资源卡,而永乐坊对面的四合院住宅坊已经修建好了四座,第五座正在修建中,一万五千人从筒子楼转移到四合院住宅房里,对于住有20多万人的九栋筒子楼,这一万五千人离开只能算稍作缓解住房压力。

    领地面积超过7平方公里,沿着最长的街道逛一圈领地,需要大约45分钟左右,领地七十六棵大树分布在各处,这里空气有氧的感觉十分明显。

    新拿到手的资源卡继续兑换成木材资源用于建造中,而这段时间,领地居民赚贡献值的竞争十分激烈,因为人多任务少,除了领地招聘上岗属于铁饭碗,回收和建造任务越来越难做了。

    回收任务难做很正常,周围已经被搜刮差不多,就连海底都被军人搜刮了一边,不然怎么说军人们效率快呢,干一天活能抵普通人三天,是真正的回收得干干净净,导致领地居民现在做回收任务十分难。

    每天起得早早地去抢着做建设任务,毕竟材料也有限,二十万人里至少一半人要做建造任务,经常半天时间就把一天的材料用完了,因此领地有劳动力过剩的情况。

    劳动力过剩的好处是,所有人都拼了命地工作,想尽办法挣贡献值,没什么人偷懒,甚至有脑子灵光的已经在转行学做技术工,想拿上领地发的铁饭碗。

    不过坏处也显而易见,很多人压力变大,尤其是需要养家糊口的这帮人,每天挣的成就点只能勉强维持收支平衡,根本攒不够成就点搬进四合院。

    于是不可避免的,最近村民满意度投票下降了一点点。

    第98章

    解决劳动力过剩的问题,最好的办法是领地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毕竟岗位的工资是系统发,闻溪只要保证足够的物资供应就能维持领地良好的运营。

    为此,四个新住宅坊里面都建有学校,在学校里孩子可以上学,成人进去学技术——简单易上手的生活类特长,复杂些的有化工、制药、机械制造类,只要系统认证,就可以上岗。

    当然也不能一窝蜂地全过来学习,那建造就没人做了,每个学校都是有招生要求的,比如学化工至少得是理科专业,有基础打底,不能什么都不懂,那去学校得教到什么时候,至于厨师类生活职业,有招生人数限制,面试后录取。

    第一批预计增加五千个工作岗位,这已经是学校能承受的极限,也是领地能增加的岗位极限,毕竟录取的前提是有配套设施,没有设施就算有系统认证也发布不了招聘任务,不接招聘任务就是白打工,系统不给发工资。

    领地的药厂已经建好,厂长是甘菖蒲,当然他待在医院里很忙,还要带学生根本没多少时间管理药厂,因此副厂长是他的学生,有一定的制药知识,目前药厂只研发针对新病毒的三种中成药,生产线上大半是中医助手,一般工人不能胜任这份工作,因为药厂的设备并不完善,需要人工时刻盯着,而打包工作交给普通人。

    除增加工作岗位之外,如今一群军人在外面努力做任务,也帮上不小的忙,原先出发往西北方向去的军人们,应该是遇见不少的山脉,跟领地借了上千件潜水服后,这两天收集进度条涨得飞快,已经能维持领地基本做建造所需。

    在高市四万人迁移的第七天,闻溪已经将高市九万人全部录入,家园村民人数突破33万,她将扫描功能花了一百万成就点升级,从500范围,家园防护罩终于又能覆盖住整个领地了,并且绰绰有余,将家园防护罩撑到最大,万米海面一片风平浪静,乘船出去倒安全许多,只是极限大小的家园防护罩容易破,因此闻溪将防护罩调整到直径1500,这样就很牢固了。

    升级扫描功能后,她的账户里还有上百万成就点,看起来好像富裕了,然而三十多万村民的通讯功能还没开通,如果要开通又是三千多万成就点。

    相比领地建设,给村民开通通讯是一点都不着急,有成就点不如买材料包,努力提升建造等级,增加防御罩属性值,还能升级家园。

    她也要多攒成就点,以防下一次迎来大批幸存者或者重大天灾。

    之前种的寄生风铃已经收获了,它的形态和白甘雏菊大不相同,生长的第二天,纤细的枝干上莫名出现寄生藤,等到第五天时,寄生藤已经将主体缠绕得死死地,只露出头顶一点枝丫,能入药的便是这寄生藤,竟然有强筋健骨的功效。

    寄生风铃尤其适合老人服用,甘医生试过之后,觉得可以直接泡茶喝,不过不能喝多,否则补太过。

    这段时间,领地有一些老人去世,这也是没办法很正常的事,老人只有靠年轻人挣贡献值获得身体强化剂,生死关头有孝心的子女就是借贡献值也要买来保命,可有些老人就没这么好运了,本就是孤身一人,身体到了极限就走了。

    死去老人的尸体都被收起来,直到足够触发清理尸体任务再分解,也算是为领地做的最后一份贡献。

    这段时间,很多住在敬老院、筒子楼里的老人心有戚戚,眼看生活要好起来了,谁都想多活几年看看领地的发展,可身体明显不行,上下楼梯都觉得十分困难,就怕何时摔一跤起不来了。

    人老后,最明显拖后腿的就是身子骨。

    骨骼强健,就是老了看着也精神,天灾前专家倡导人过三十要补钙,骨质疏松可是老人健康的一大杀手,摔一跤把盆骨、下肢摔出好歹,救都不好救,可见养好骨头的重要性。

    寄生风铃主养骨,甘医生喝了之后,经过对比试验,他的精力明显增强,往常看半个小时病人要坐下休息几分钟,现在是坚持四十多分钟没问题,而这也只是坚持喝了三天一个疗程的结果,不过这个药也有副作用,那就是骨头会痒,干坐着是坐不住的,消除副作用的方法是多走动。

    总之,这个药是一群老年人的福音,能有效减缓领地的死亡率。

    经过闻溪和甘老商议,计划等寄生风铃的存货多后,会送到药厂做成茶饮包,放在贡献值商店出售,这样哪怕不在领地需要的人也可以喝,毕竟它也不止对老人有用,骨头弱、疼痛的人都可以喝。

    刚从药厂出来的闻溪和宋叔说着第一批制成的清毒颗粒定价问题,这个药肯定要最大程度低廉,保证所有人买得起,但又不能存在浪费情况,因此定价0.5贡献值一盒,前期只在医院出售,等量多上架贡献值商店,到时候会采取限购政策。

    正在两人说话时,忽然宋鹏涛护腕响起家园报警器的提示,他点开一看,顿时血压升高。

    闻溪也从系统里看到警报器传送过来的实时画面,那混乱的画面,起初把她吓一跳,后来她就淡定了,这不是开启防护罩了吗?没事。

    两人迅速赶到事发地,也就是长安街码头。

    正午太阳有点毒,温度是一天比一天高,对岸不远的建筑工地上还有人忙个不停,顶着太阳也要干活。

    大树底下,一大群人围成一堆,绝大多数在看热闹,只有最中间传来争吵声。

    “你有事就说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