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30-4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嫁给病弱将军后(双重生)》 30-40(第4/15页)

  杨文秀心里略微沉了沉,他静静地在心里感叹着事情不妙,也不知道皇上是存着什么心,只能走一步看一步了。

    “怎么的,不想离开京城?”皇帝问道。

    “奴婢能为陛下效犬马之劳,是奴婢的荣幸,只是奴婢素不知兵,该如何做事,一概不通,恐怕还不如好好劝劝宁南侯来的方便。”杨文秀说。

    皇帝笑了一声,他将手中的朱笔戳了戳一份折子,“杨文秀,你我认识也十几年了,你的能力朕是记在心里的,也知道你非池中之物,朕一直以来也是很欣赏你的,只是若是想要提拔你,总得有些由头,也省的外面说闲话不是?”

    杨文秀知道当今圣上其他的能力也许并非什么人中龙凤,但是操纵摆弄身边的本事,每每流露出来都让他不由得毛骨悚然。

    他知道自己多少事了。

    还是说他在等自己。

    等自己表态,等自己暴露出来,等自己明确自己想要的东西,然后被他当作棋子摆在棋盘上。

    杨文秀感觉浑身发冷,好似分开八瓣顶阳骨,浇下一瓢冰冷水一般,他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然而面上看起来依旧不动,毕恭毕敬地深深地弯着腰,摆出了一副恭顺而温顺的样子。

    “朕本来也想调位将军来的,毕竟非要说的话,总是有人可以用的。”皇帝慢慢地说,“但是想起武成侯现在的身子,若是没有个细心懂事的人维护着,只怕传出去了影响军心。”

    “陛下如此周全,武成侯定然感念在心。”杨文秀说,“只是武成侯新婚燕尔,就要去西北赴任,未免有些强人所难了。”

    “朕的女儿不是那种不识大体的女人。”皇帝冷淡地说,将手中的笔重重的搁下了,“更何况君父有急,国家有难,就算是和亲抑或是赴死她也该主动请命才是。”

    “既然陛下都这么说,奴婢也只得从命就是了。”杨文秀答道,“只待陛下下旨了。”

    皇上这番话说的冠冕堂皇,但是却冰冷无比,杨文秀知道从前的和亲大多也是从宗室中挑一位贵女,有几个父亲真的愿意让自己的亲生女儿吃这个苦的。

    但是他不怀疑皇帝对青一公主完全做得出来。

    他不止不喜欢这位公主,简直是恨她。

    皇帝并非不疼惜子女的人,他对宝华公主和守一公主可以说宠爱备至,宝华公主年幼时发了烧,他连夜从南巡的路上赶回来,生怕她出什么事自己不在身边,而守一公主喜欢的字帖,他每次出去巡游,遇到古碑名帖都会命人拓下来,带回来给守一公主临摹。

    对除却废后所出的这些皇子的赏赐也颇为丰厚,他更是亲自教习,时常抽查功课,教习骑射,凡事带在身边。

    即使对废后所出的皇子,皇帝也不过是例行公事,少有往来,赏银财物倒也从来不会短缺。

    所以他对这位公主的确不正常。

    其中必然有隐情,而且是个很大的秘密。

    杨文秀好奇其中的隐秘,但是他也知道如果被皇帝知道了这份好奇,他就会人头落地。

    但是这不意味着他不会查。

    他不止要查,还要查清楚,这样他手里才不会错过这张可能存在的王牌。

    他未来会爬得很高的,他想,然后他该做什么呢?

    “若是你有朝一日坐上了贵妃,皇贵妃,你要做什么?”他想起了自己的问题,范才人显然对这个问题吃了一惊,少女眨了眨眼睛,思索了一会。

    “报复欺负过我的人,然后报答帮助过我的人。”她认真地说。

    “然后呢?”杨文秀问,他看着女子容华无双的侧颜,“如果你恨的人都死了,恩人都报答了,之后呢?”

    “就安静本分的活着。”范才人答道。

    “那有了新入宫的女子呢?”杨文秀说,他很好奇这个问题,细长白皙的手指玩着手腕上笼着的菩提子,“你要如何对她们呢?”

    “若是不来害我,我就不害他们,若是来害我,我定然不会留情。”范才人说。

    “这样就行了。”杨文秀笑了笑,他也不知道自己对这个答案是否满意,他知道他也没有资格去品评别人是不是对的。

    “从此之后,你就叫言思,愿言思子,中心养养。”他轻声说,“陛下能文善武,不喜欢卖弄的女子,也不喜欢愚笨的女子。”

    “最好多读些书。”他慢慢地说,“你年纪正轻,凡事不可操之过久,如今让天子看到了你的外貌和一颗诚心。”

    “然而维系住天子,还得有意思。”他说,“如何有意思,咱家就难教你了,而且咱家不知道什么时候就有了新差事,到时候不能时时见到才人了。”

    “师父领进门,修行看个人。”范才人轻声应道,“能得到师父提点,已经是我的荣幸了。”

    “那就先祝贺师父步步高升,一世荣华了。”她温婉地说,杨文秀在心里微微出了口气,若他不是已经不再是男人了,这样的美人如此温柔和顺地莺言软语,他自认都难以招架。

    看来自己真的得了个好苗子啊。

    “那你我就各凭本事,各赴前程了。”他淡淡地说,“可别坏了为师的招牌,拖了为师的后腿。”

    “也祝才人富贵如山,子孙满堂。”

    第33章 水仙欲上鲤鱼去 他报的从来不过是国恩……

    “朝会上真是有很多人都不认识了啊。”杜毓文笑了笑, 朝会上生面孔多得很,他听到有人交头接耳, 向老官员询问自己的名字,“有些人觉得应该已经致仕回家了,但是没想到还在。”

    “有些人却被调走了,有人高升了,还有不少新人。”他说着,“不过大概两年的功夫没见,居然变化就这么大了。”

    还真是到乡翻似烂柯人啊。

    简东山因为上次的功劳,入了阁,如今内阁中共有四个人,和杜毓文的记忆比起来, 退休了两个人, 但是算上简东山也补了两个进去, 所以还是四个人。

    首辅依旧是何瑛华, 兼任着吏部尚书,他是皇上用了十年的老人了, 从下面一步步地被提拔上来,自打老阁佬许庆春告老还乡后, 就被提拔做了首辅,如今应该也有三四年了, 更何况皇上还把工部给了他的同期死党, 来巩固他的羽翼, 如果没什么意外的话,估计他致仕还乡之前,都会是本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大权在握的首辅了。

    而如今内阁的四个人,分别是吏部尚书, 户部尚书,太子太傅和礼部尚书,这么看简东山将来的路也不是一马平川。

    他明显不打算给何瑛华当党人,此人才华过人但是也绝对的野心勃勃。

    否则他也不会试着拉拢自己了,杜毓文想,拉拢自己怎么说都是一步险棋,而心甘情愿走这步险棋的,大概正在期待着一次富贵险中求。

    若论起才华,杜毓文对简东山心悦诚服,从前不知深浅,这次天狩也能看出几分,而且上一世貌似自己死前,也听闻他入了阁,只是不知道他的命数如何,到底能不能担得住滔天的富贵。

    如今杜毓文回来上朝了,朝会上有几个人看他的目光??x?里他能读出些隐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