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清反骨仔[红楼]》 160-170(第12/22页)
所以并不想再节外生枝。
如今他是皇阿玛唯一成年的皇子。除了他,最年长的就是皇后所出的弘旦。
而弘旦今年也才九岁。
有些事情还是保持现状比较好。
抬脚走到乌林珠一侧的美人靠处坐了下来,后背靠着廊柱,视线里侧是坐在绣花架前的乌林珠,视线外侧是满是荷叶荷花的沁芳湖。
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不光如此,还特别的凉爽。
乌林珠抬头看了一眼将扇子都合起来的弘昀一眼,随即便继续绣荷瓣。
一边做活,一边时不时的与弘昀闲话两句,看起来到也闲适。
等弘昀要离开的时候,乌林珠又将人拦住。然后起身,缓缓走到弘昀跟前,轻声在他耳边说了一句话,之后看也不看他,便带着人去了嘉荫堂。
弘昀又原地不动的站了一刻钟,最后才摇头失笑的离开了。
回到马车上,弘昀还在想乌林珠对他说的那句话。
‘你考虑一下,要不要跟我在一起。尽快给我答复,别耽误我寻找美少年。’
没错,乌林珠决定不跟弘昀磨时间了。
这世上漂亮的美少年多的是,也不是非弘昀不可。与其将大把时间浪费在这块难啃的石头上,还不如及时止损呢。
弘昀没想到乌林珠这么直接,但不得不说的是乌林珠当真‘威胁’到他了。
回了玉清观,弘昀辗转难眠,不光半夜练了一套养身拳,还抄了一本经书。等天光大亮的时候,又跟着道观里的师兄弟们练了一回剑法,做了早课……
一天一夜没睡,仍旧精神得不要不要的。
等到傍晚时分,弘昀终于有了困意,晚饭都没用,便一夜睡到翌日清晨。
清晨醒来后,简单的吃了些东西,便伏案写礼单和道教的婚书……
写罢已经是辰时末了,之后弘昀又重头到尾检查了一遍,之后便去了大殿寻他师傅无为老道。
一要先将这些东西当面交给乌林珠阅看,二要请无为道人做证婚人。
无为老道精着呢,早几年就看出四爷的心思了,这会儿一见弘昀说这事,便一脸笑的满口应了下来。
等乌林珠拿到礼单的时候,她多少有种弘昀没搞明白状态的即视感。
就两个人在一起,用得着弄得那么复杂吗?
就你搬到我家来,平日里你修你的道去,我作我的妖去,然后咱们再玩玩妖精打架啥的。
弄得这么一本正经,有种说不出来的别扭。
这还罢了,等到乌林珠看到弘昀亲自书写的那份道家婚书时,本能的抗拒和惊恐。
就感觉真要是在这份婚书上签了名字,肯定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
要不…这事回头再议?
可惜这件事情的后续发展,竟让乌林珠有些应接不暇,仿佛有什么力量一直在暗中推动她与弘昀的道家婚礼。
但她本人却又因为弘昀的美男计,时常会各种恍惚。
像个因美色误国的昏君一般,明明发现了什么不对劲的地方,却仍旧选择了无视。
好吧,虽然来了满是鬼神的地方,但乌林珠仍旧不认为契约这种东西真有约束力。
在现代结婚离婚那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在古代虽然和离什么的,可能对名声有些影响,但若铁了心的想要和离,也不是离不成。
总之就是乌林珠思来想去,都不觉得那么一份道家婚书能对她有什么影响,甚至是约束到她。
毕竟渣这种心性,真不是一道婚书就能改变的。
~
时间一晃就到了九月,就在乌林珠和弘昀的婚事在无人知道的情况下,有条不紊的悄悄进行时,凤姐儿的生辰也近在眼前。
这日在荣庆堂,凤姐儿将贾母捧得心花怒放,浑身舒畅,于是贾母就决定给凤姐儿过个生辰。
凤姐儿推迟不过,便由着贾母做主。
贾母也是个能耐的,竟然让三太太这个长辈为凤奶儿这个夫家侄媳妇操持这场生辰宴。不但如此,她还话里话外的说迎春姐妹都是有钱人,她出二十两银子,也让迎春几个姑娘们也一人出一笔份子钱。
乌林珠听说了这事,头一个想到的就是别人出银子,贾琏出了半下.身,而鲍二家的则出了条命。
←_←
第167章 第 167 章 第一百六十七章 ……
第一百六十七章
这厢贾母自己出了二十两银子后, 就看向坐在下首的迎春和惜春。惜春看都没看贾母,手里转着乌林珠给她的万花筒。而迎春则是笑着接道:“我们不敢跟老太太比,也出一个月的月钱。”
贾母一个月的月钱正好是二十两, 而迎春几个姑娘们的月钱则是二两。此时迎春用了个‘也’字,也有点睛之妙。
说完这句话,迎春又笑着看向凤姐儿,“我不比旁人, 再添几色针线。”
迎春是大房的姑娘,也是凤姐儿嫡亲的小姑子。所以她早早就将大房的凤姐儿, 巧姐儿和贾琏, 邢夫人以及贾赦贾琮几人的生辰喜好记在了心里。
七月里, 用自己的月钱给巧姐儿打了一对带小铃铛的银镯子,并两样针线。
然后转天就用新得的料子给凤姐儿做了几色针线, 今儿做两针,明儿绣一会儿的,前两天才将给凤姐儿的针线活做出来。
原本是准备今儿用过晚饭便亲自送到凤姐儿那里的, 既然老太太这会儿说起来了, 她便也没像往年那般只带着丫头婆子不惊扰任何人的送过去。
迎春自来被富养,被乌林珠和王夫人捧着长大。从小就不缺银钱, 但架不住贾家人多,喜好不同,又到处都是碎嘴子的下人,所以迎春送人生辰礼什么的,从来都是送自己的针线活。
不光凤姐儿年年都会收到迎春做的针线活, 邢王等人也会收到,不过贾母那里却是从来都没收到过。
主要是贾母从不穿外面人做的衣裳,也不会用旁人做的针线。所以做为不得贾母喜爱的孙女, 迎春也懒得费那个事,通常都是只送贾母手抄佛经做寿礼。
迎春虽不及探春喜好书法,也不像旁的姐妹于诗书上用功,但她仍旧会每日练半个时辰的字。得乌林珠随手提点后,迎春都是用佛经等书籍练字。
既练了字,还能一并将给贾母的寿礼练出来,何乐不为呢。
对了,前些日子乌林珠突然开始绣花做荷包,甚至是心血来潮的叫了针线好的下人教她裁剪。迎春和惜春见她感兴趣,便也都陪着她折腾了一回。
如今不光迎春手里有积压的针线活,就连惜春这对针线活不上心的小丫头也能拿出几色针线出来应景。
不过相较于迎春会将自己做的针线活当成寿礼送人,乌林珠这个奇葩则是让人弄了大大小小的玻璃罩子,然后将绣花套上罩子,一股脑的摆在了多宝阁里。
每天出来进去,抬头低眉间都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