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夜浓: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春夜浓》 90-100(第4/15页)

亲是喝了我开的药才亡故的。你这只能证明,你买了一份药,煮了,留下一堆药渣,余下的,什么也证明不了。”

    那人顿时恼羞成怒,似乎被谢韵说中了心事,立即想要反咬一口:“你这是要赖账了?这味天山草,可是你的药堂独有?难道你要抵赖吗?”

    谢韵上前查看,那药渣当中确有一味天山草,可见这药即便不是全部从她这里抓的,但这天山草,的确只有她的药堂中有。这是每季天山草生长时,谢润亲自带人前往雪山之巅采集而来,因天寒地冻,地势险峻,鲜有人能采到。谢润自幼习武,雪山也是上得的。

    “这天山草是我店中独有不假。但你身为人子,母亲若是因喝了我的药而有不测,为何事发之时不说,现在才跑来喊冤?在你母亲有任何异常之时,你便该立刻前去寻医,即便你不信我,白下如此多医师,你自可去寻旁人,解了你母亲的燃眉之急。可是你却没有,究竟是谁居心不良尚未可知。”谢韵怀疑此人是想借机来讹诈一些钱财。

    若是他当真有委屈,有难处,他即便来朝谢韵开口要钱,或许她还会因他贫苦给些钱急用。可若是用这种为人所不齿的法子,她反而不会给钱。

    “你若是心有冤屈,自可去报官,县尉大人明察秋毫,想必定然会给此事一个交代。”谢韵补充道。

    她偶尔行事确有些冷血无情,可她毕竟历经生死背弃,又抛头露面在外谋生多年,行事自然是要多些杀伐果断与冷漠无情。否则如何活下去?

    她若是事事盲目待人好才是愚不可及。

    谢韵的话音刚落,弟弟谢润便带着县尉赶来:“不必去请了,我已将此事悉数告知了县尉大人,他已经来了!”

    他不过是外出一趟,随车队出去采药、购置药材,谁知刚回来便有人来传话说云济堂出事了。

    来闹事的人和谢韵一同被县尉带去了衙门,此事需得慢慢调查。

    县尉这次倒是对谢韵出了奇地客气:“云老板,闹事之人我会带去衙门看管,只是还需要劳烦你一同前往,录个口供。做完口供之后便可归家。”

    谢韵浅笑欠身:“辛苦县尉了。有劳县尉调查清楚事情原委,还我与云济堂一个清白。”

    “这是自然。”-

    两日后,此事的结果便有了眉目,原是那闹事之人嗜赌成性,连年累月输光了家财,就连仅剩的几亩薄田也变卖干净,母亲因为多年劳累染上了肺痨之症,已病入膏肓,到了无可救药的田地。

    可他身为人子,却毫无半点孝心,竟然为了钱随口编了个小病症,便去云济堂抓药,待母亲去世后便来诬陷谢韵。

    只是他究竟是受何人指使,如今却尚未可知。那人是在赌场中遇到的,以为是放印子钱的。但是不曾想到,只是让他寻机污蔑谢韵,败坏云济堂的名声便可换来钱。

    如此他自然是乐意至极,在此之前他连谢韵是何面目都不曾见过,只听说是云济堂老板。只要痛不在己身,便不痛不痒,但凡有利于我,犹豫再三,最终还是会去做,世间之事,莫不如此,人心而已。

    只是让谢韵不曾想到的是,短短数日内,城中竟然出现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济堂闹事,开始大骂云济堂的药方不管用。其实如此大范围的异象,倒不像是针对云济堂而来。

    因为其他药堂也出现了同样的现象,似乎是一种趋势,像是病来如山倒。顷刻间,整座白下城都沦陷了。

    近日看诊的人也越来越多,但是起初他们的症状与普通风寒并无二致,只是在度过了前几日,风寒眼见要好之时,却突然起高热,之后便是全身灼烧起燎泡,灼烧溃烂,速度之快,几乎无药可医。

    谢韵不曾见过这样的症状,因为这症状是连环发作。

    寻常治疗风寒高热与身体溃烂的药见效甚微,即便有效也是治标不治本,人的身体起初只是皮肤溃烂,可是紧接着便是体内脏器也受损,迅速衰竭,开始咳血不止。

    最为可怕的是,这种病症的传染速度极快,但凡是病人所用过的物件,再有人接触便会迅速被传染上,而且肌肤溃烂处流的脓水沾染在受有外伤处也会传染上。

    满城的医师都束手无策,就连谢韵也毫无头绪。

    这日,谢韵联络城中全部医师齐聚云济堂,共商对策。究竟该如何应对眼下的时疫。

    大家都被这突如其来的病症缠得焦头烂额,许多不知名的小医者已经因为医术不精,又不想被这极易感染的病症殃及,早早地便逃难去了。

    不仅仅是医师,城中许多百姓见状,也开始有人收拾细软钱财逃难去了。如今仍旧留在白下城中的都是些世世代代绵延于此的百姓。

    如今能应邀而来的不过寥寥几人罢了。

    “老夫行医多年,从未见过这样的病症,实在是诡异至极。”其中一位鬓发花白的老者率先开口。

    “这不是简单的时疫,这是瘟疫啊!一旦染上,数日之内脏器便会衰竭。别说如今无药可医,即便是研制出药来,也为时晚矣。更何况这药要何日才能研制出来……唉……老夫也不知自己能不能撑到那一日。”

    云济堂内一片哀叹连连。

    在病发之初,谢韵便察觉到了不对,孩童的抵抗能力弱一些。所以她早早地托晏回南留下来的死士带着晏朗离开了白下,北上返京。到了京城,至少还有人能照顾晏朗,留在白下实在危险。

    而济善堂的孩子,若是已经染上了病的孩童已经尽数被带来云济堂治疗,没有染上的,也被谢韵安排人送出城去。

    其实这几日,谢韵看了无数病人,为此她已经连日不曾睡个整觉,每日只睡一两个时辰便起来看诊,连日研究病症,让她熬红了眼睛,幸得多年行医,平日注意身体疗养,她的身体还算康健,能撑得比常人久些。

    而多日反复研究病症,她竟觉得这病症十分熟悉,虽不曾在医书中学到过,却觉得似乎曾经在哪见过。

    于是她这几日反复回忆自己医治过的病例,反复翻看自己的看诊手札,里面记载了所有她曾遇到过的不寻常的病况,并配上相应的诊治方法与药方。

    但是翻看了全部也一无所获。

    直到昨夜,她因翻看医书太长时间,就连自己也没有察觉,靠着小几便睡着了。也许是送走了晏朗,太过思念,她先是梦到了晏朗。梦中的晏朗似乎比现在的还要小两岁,身量小些,比现在更像个肉包子,可爱极了。

    手中握着纸鸢的线,在一片绿油油的平坦草地上无忧无虑地奔跑,一边跑一边回头望向谢韵,嘴里喊着:“娘亲!娘亲!你看我的纸鸢飞得高不高!”

    谢韵不禁嘴角上扬,回应他飞得高极了。

    视线里,晏回南忽然出现,他牵着马去往晏朗的身边。

    谢韵的心忽得如坠火海,她恐惧不已,担心晏回南会抢走晏朗。

    她怕极了,连忙追上去。若是放在现实当中,她不会那般慌乱地应对晏回南,但是在梦里她十分慌乱,大声喊着晏回南不要,不要带走朗儿。

    可是没有人听见她的呼喊。

    她才后知后觉道,自己根本发不出一点声音,那种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的无措感如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