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 40-5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强娶谋士后将军跑路了》 40-50(第2/15页)

在,能看出房间的大致格局,只是内部早已空无一物,积满了枯枝败叶和厚厚的灰烬。

    谢临望着那片空地,静默了片刻,声音比方才更低了些:“这大概……是我以前住的地方。窗边原该有张书案,总对着院子里一颗枇杷树。枇杷树长得旺的时候,枝叶能探到窗口。渴了便能直接摘枇杷吃。”

    温聿珣听着谢临的描述,笑着挑了挑眉,道:“这创意不错,回侯府我们在院中也种一棵。除了枇杷还能种点别的,石榴桑葚什么的,都试试。”

    谢临原本有些感怀的,被温聿珣这么一打岔,愣是什么情绪都没了。他面无表情地盯着温聿珣,反唇便道:“我那枇杷树是回来报恩的,自我记事起就都是自己灌溉施肥,从未假手于人。侯爷要养,做得到吗?”

    他说着淡淡补道:“别说养,侯爷那梅园里的梅枝,都快被你练剑削秃了吧?”

    温聿珣:“……”

    他沉默片刻,发现竟反驳不了,便从善如流道:“这不是还有阿晏吗?阿晏养?”

    谢临冷笑:“想得倒美。你给我报酬吗?”

    温聿珣福至心灵,张口便道:“我卖身抵债?”

    谢临:“……”

    他额角青筋跳了跳,忍无可忍,咬牙切齿道:“别逼我在这里扇你。”

    说着抬脚便走。温聿珣轻笑一声,快步跟上。

    穿过谢临的私人院落再往后走,便是谢宅的后花园。如今这里早已看不出原先精心打理的模样,倒更像是一块被偶然荒废了的野地。曾经的小径被茂密的杂草和不知名的野花淹没,几块湖石随意地倾倒在草丛里,一半已被新生的藤蔓覆盖。远处那方小池塘没有干涸,但池水浑浊,边缘生着一圈茂密的芦苇,偶尔传来几声蛙鸣。

    院子角落有棵枯藤老树,树下一架秋千的座板早已不见,只剩下两根空荡荡的铁链挂在那儿,风一过,便轻轻地晃着。

    谢临幼时来后花园玩得最多的也便是那处秋千,此刻见了也不禁多看了两眼。见温聿珣顺着他的目光看过去,他便介绍道:“那儿原先是一座秋千,阿蕴小时候总闹我陪她玩。”

    温聿珣脑子里似乎有了画面,忍俊不禁戏谑道:“和你一人坐一个比谁荡得高些?”

    谢临的本意是谢蕴闹着要推,正欲开口解释,却倏地顿在了原地。

    一人一个……那儿原先的确是有两架秋千,可在他十岁那年其中一架便坍塌了。

    他父母派人重新修缮加固了一番,只保留了其中一架。而今更是只有两根空荡荡的链子挂在那处。

    ……温聿珣为什么会下意识觉得,那里有两架?

    第42章 见色起意

    谢临多留了个心眼,不动声色地将疑问按在了心底。

    他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直觉——哪怕他问,温聿珣也不会说实话。

    这人的秘密……似乎比他想的还要多。

    “怎么了阿晏?怎么一副看负心汉的眼神看我?”

    他思索的这会儿功夫,落在温聿珣眼里就是长久的沉默。后者下意识偏头看他,恰好对上谢临的眼神,不由打趣。

    谢临回神,不咸不淡道:“那侯爷是负心汉吗?”

    温聿珣挑眉:“这话你问我?问反了吧?”

    他重重地咬了“你”和“我”两个字,不由叫人听出些控诉意味。

    许是心里还挂记着方才那件事,谢临没怎么过脑子,下意识便道:“我如何是?我可没给过你什么承诺。”

    话刚说出来他就意识到了不对——

    ……更像负心汉了。

    谢临:“……”

    果然,再一抬眼,他便对上了温聿珣似笑非笑的眼神。后者带着半真半假的嗔怨开口:“阿晏……”

    眼见着已然落下风,谢临拂袖便走:“不与你论长短。”

    ——————

    从谢宅里出来,二人没回官邸,而是直接去了堤上。楚明湛这阵子长期驻守在那,人都肉眼可见的清瘦了不少。

    见他们二人过来,楚明湛强打起精神上前:“绥晏,温将军。”

    温聿珣颔首致礼:“三殿下。”

    谢临看清楚明湛眼下的乌青,微微蹙眉:“殿下多久没好好睡过一觉了?”

    楚明湛无奈,安抚道:“这几日格外忙碌些。但好在快结束了。最多不过再三日,运河就能恢复正常运转。”

    谢临虽担忧楚明湛身体吃不吃得消,却也没有别的办法,只得道:“如此便好。无论如何,殿下还是身体为重。”他说着让温聿珣递出了手里的食盒:“堤上条件不比官邸,侯爷与我让厨房多做了份吃食,殿下趁热。”

    楚明湛心里熨帖,微笑接过:”绥晏与温将军有心了。”

    三人在临时歇息的帐中落座,便听楚明湛道:“说起来还要感谢温将军。若不是你库里的那笔钱粮解了燃眉之急,北地民生及秩序怕是难以维持至今。国难当头,温将军大义。”

    温聿珣才知道谢临居然是这么跟楚明湛解释那笔钱粮的来历的,不由下意识侧目望向谢临。

    谢临神色不变,淡然道:“侯爷一向大义,臣亦深为触动。”

    温聿珣不着痕迹地挑了挑眉,微微勾唇配合着对楚明湛道:“应该的。殿下过誉。”

    楚明湛笑笑没再多言,谢临看向窗外——三日……崔元和杨峻的那批钱粮,再支撑三日应当是没问题的。

    听谢临确认粮草尚且充足,楚明湛也稍稍松了口气。一切皆已安排妥当,剩下的就只是时间问题了。

    在所有人都认为这这趟江南之行即将告一段落时,变故陡生。

    ——最后那批钱粮,竟是在入京前临门一脚,被山匪劫了。

    楚明湛听到这个消息时,一口气差点没喘上来,脸色瞬间就沉了下来——好端端的,在这个节骨眼上冒出山匪,想也知道不可能是明面上那么简单。

    谢临反应极快,当即开口:“我们在任城还有一批现成的钱粮。若从任城快马加鞭运往京城,或许能填补这个缺口。”

    ——他指的是崔元留下的家产。崔元已死,他的家产谢临和温聿珣原本还没商议出如何处理,没想到竟能在这里派上用场。

    楚明湛闻言,并未追问钱粮来历,立刻下令派人前去调运。

    紧接着,他又召来一名亲信,肃然吩咐:“立刻传信回京,将山匪一事急报给陛下。同时代怀玉侯申请剿匪批文——我们即日返京,沿途顺道剿清这帮匪患。”

    谢临与温聿珣对视一眼,知道他们三个想到一块去了。

    虽然按理说,楚明湛接到的任务只是疏通运河,钱粮补给和安抚百姓这类事务本不该由他负责。可从一开始,他们便没有在这方面掉以轻心。

    究其缘由,是因为运河淤塞才导致粮食供应出了问题。一旦百姓有怨言,明淳帝自然不会下什么“罪己诏”,背锅的只会是负责这件事的楚明湛。

    百姓、史书、明淳帝都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