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目睹温润夫君屠戮后》 22、第22章(第1/2页)
曹宗成从半夜忙活到了次日,回到曹府已是精疲力尽。
惊恐万分,怒急攻心,况且平日里养得金贵的身子又哪经得起那般操劳,一回府就病倒在了床上,哎呦哎哟地喊着。
可就算这般,官差还是不停出出进进,向他禀告着江州百姓的民愤与怨言,还有城西库房与封丘粮仓的情况。
曲州也派了人过来,坐在知府衙门不肯走。
肯定是那魏京派来的,这要是被他抓到了什么把柄,回头借着这由头参王爷一本,那他还有什么活路?
这个念头刚起,毛珣进屋,低声道:“大人,属下有一想法,会不会是那明城司已经知道了那批兵刃与火药在何处,他们先炸了库房与粮仓,接下来就要……”
曹宗成冷寒直冒:“他们绝无可能知道!那地方……他们怎么可能知道呢?”
不过火药也都藏在那处,如若真炸起来,那可不是简简单单烧几间屋子的事了。
那真是要毁了他和魏王,王爷或许还会将他推出去顶罪,株连九族都不为过!
曹宗成汗意涔涔,嘴唇发白。
他们难道真知道了?
怎么可能呢……
“大人,属下于青阳县数月,确实也未见藏处,”毛珣又道:“可城西库房与封丘门外的粮仓,这两处我们瞒得也紧,还被他们探查出了,会不会那个地方也……”
“不,不,不一样,”曹宗成从床榻上艰难爬起,摇摇晃晃道,“那地方……不一样。”
他从未告诉一个过,连王爷,也是不知晓的。
而且那地,常人不会去,也不会想到是在那处。
明城司就算再厉害,也没那个胆子那里。
毛珣出声:“大人,眼下到了这个形势,属下认为还是要提前做好最坏的打算,趁其未动手前,将兵刃与火药紧急运出,恐怕还有一线之机。
他们若已经知晓地点,虽说会有人把守,可到底是我们人多,二十三名暗卫他们能杀,那一千兵卫呢,一千不够,三千,五千。
几夫之勇,岂堪万人之围!”
“可如今各方虎视眈眈啊,”曹宗成被毛珣说得心动,可还有些顾虑:“各个都在盯着江州。
那御史大夫齐昌辅昨日还派人来问,你也听见了!
魏京的人还就等在衙门,不给个满意的说法不回去了,回去了指不定又要和齐王处如何说道,还有谢氏……听闻严家的大公子也在江州,这些人真是吃饱了没事干!”
毛珣回道:“大人,你要仔细想想,现在将兵刃与火药偷偷运出,他们指不定什么都发现不了,可若是到时候被明城司一炸,那可是什么都完了!”
曹宗成浑身一震,立马下令:“喊兵马指挥使过来,说本官有事相商!”
两个时辰后,驿馆门前有侍卫下马,匆匆忙忙上了楼梯,就要禀告外头情况,却见谢氏的谢三郎君也在此处,不由多了几分犹豫。
齐昌辅扫了谢玄礼一眼,正声道:“无碍,快说发生了何事?库房与粮仓周遭的百姓如何了?”
侍卫回道:“禀告大人,城西库房与封丘粮仓周遭民居在爆炸之前早已疏散,无一人伤亡。”
“那就好,那就好,”齐昌辅频频点头,“你这么急,可还有其他事?”
那侍卫低头继续禀告:“属下知道大人心系此事,便派不少人探查,今日……今日下午,江州兵马指挥使数了三千精兵前往青阳县,属下甚觉蹊跷,如今江州城内因爆炸人心不安,还有不少修葺工作,怎的这时三千精兵要去往青阳县?”
齐昌辅一听,也觉得不对劲,皱眉道:“继续说。”
那侍卫道:“属下派人悄悄跟随,不久就有了传书,大人请看。”
齐昌辅接过递来的纸条,几眼扫下来,面色大变,豁然起身道:“好个叛乱贼子!”
他说完这话,朝谢玄礼开口道:“文恭,你我当初大昭寺一别,后又于太原偶遇,结伴来江州,实乃缘分。老夫与你小友对弈,畅谈古今,也算是忘年之交,是老夫的荣幸。”
谢玄礼连忙起身还礼,语气温和:“齐大人客气,只是何出此言?这纸上……”
“这纸上乃曹宗成造反叛乱的铁证,”齐昌辅灰眉一压,眉间褶皱都透着一股正气,眼神坚定不移道,“而曹宗成一人可干不成这事,此事背后若无魏王指使,老夫断然不信。”
谢玄礼清秀的眉眼微皱,澄澈的瞳孔也尽是惊色。
“谢氏长女乃魏王妃,谢家与魏王府有姻亲之系,魏王府出事,必然会波及谢家,”齐昌辅道,“老夫会即刻书信回京,就算文恭小友怪罪,老夫也不得不做。”
谢玄礼长叹,眼波渐渐恢复平静,拨着菩提子道:“宁可身碎如微尘,终不舍离正法。齐大人之意,我自明白。”
曲州苍青山上,魏京也收到了消息,激动与欣喜充斥胸腔。
没想到,没想到明城司竟将这掉脑袋的大事捅了出来,这般大的事,江州瞒不住,又有他们添一把火,魏王府此次在劫难逃!
可欣喜过后,又是席卷全身的后怕。
消息说曹宗成将大量兵刃与火药藏于青阳县上鸣山的一处前朝皇陵中,谁又能想到竟是那个地方!
他并不觉得明城司猜得那般精准。
他们不知在何处,可如今就算不知,也达到目的了。
曹宗成被那两处爆炸逼得无法,实在害怕只能下令将皇陵的兵刃与火药运出来,但只要他有这动静,那一切便都暴露了。
四方都有眼睛,何需要那些东西亲自运回盛京,只要他魏王有这一动机,足以。
接下来便是彻查,但魏王府又哪经得住这一查?
当初明城司来江州,足足逗留了三月都一无所获,他也以为那些不过是酒囊饭桶,可如今看来,万万不能小瞧。
他还是得在信中写一句,提醒王爷要多提防。
但无论如何,圣上无子,等魏王府倒台,除了齐王,又有何人能继承大统呢?
等到那时,撤革明城司,也不过一道旨意的事。
想到此处,魏京脸上出现了一丝笑意,转身下山。
.
青阳县上鸣山。
严绥立于高处,眼见着底下无数精兵一箱接着一箱,秩序井然地抬出了皇陵大门。
方才韩泰过来也说了,驿馆齐昌辅与曲州魏京的人打探完也都回了,他们二人都会得知此处到底发生了何事。
整个江州,整个盛京,很快就会如同油锅炸开。
他们计划,不偏不倚,成功了。
这该是值得高兴的事,何鼎平日里不常笑,此时笑得脸上刀疤都有些奇怪,可见大人却是淡淡的,心不在焉,更别提高兴了。
韩泰明白,开口道:“主子,这里就交由我们收尾。想来夫人已经醒了,昨夜被吓得厉害,主子不如回去陪着夫人。”
严绥淡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