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系统总在坑我功德(快穿)》 160-170(第5/14页)
点,看到他身前是一块电子屏,上面多角度切换播放着蓝茧的情况。
“老师。”许盛叫了一声。
赵老抬头,看见萧然,朝她招手:“你过来看看。”
他挥手让身边的人都散开,随后指着实验室里的石头道:“这块石头是中午运过来的,一运来鸣玉就很喜欢,别的矿石玉石都抛下了,就贴在它上面,两个小时过去都一动不动。”
“十分钟之前,我们发现它身体周围开始漂浮蓝丝,速度很快,五分钟之前,这个茧就成型了。”
“我没见过成型的蝴蝶还能结茧的,不过它是蛊虫,有什么意外情况都正常。你感觉它有异常吗?”
萧然试着感受了一下,随后摇头:“没有。”
鸣玉没有回应,也没传递出痛苦等情绪。
“它应该是终于要产卵了。”
赵老也听她说过蛊母孵化时的景象,点点头:“我们猜也是,不过它变化比较大,所以找你确认一下。”
“这么看来,是那块石头给它提供了足够的能量。”
“那是什么矿石?”萧然问道。
赵老低下头,继续看蓝茧,轻描淡写地道:“是一块翡翠原石,看鸣玉喜欢的程度,里面的翡翠品相应该很好。”
他开玩笑道:“你还别说,鸣玉这能力还挺不错,好货歹货它这么一趴就一清二楚,是鉴定原石的一把好手。”
这怎么说呢?它是能鉴定,但它也能吃啊!就这么一趴,再好的品质也直接掉成渣了。
“鸣玉快要产卵的事,该通知郭秘书吧?”萧然看了一会儿,突然问道。
赵老一拍额头,“哎!忘了!年纪大就是记性不行。”
“许盛!”
“哎,老师,怎么了?”许盛在忙手头的事,听到赵老的呼唤,赶紧回应。
“你联系郭秘书,就说鸣玉要产卵,让他再送一批矿石过来。这产卵的时候,能量也得续上!”
“是,老师。”许盛大声应是。
第164章 开门,放蛊
郭阳接到通知, 飞快赶过来,一来就贴在玻璃上试图仔细观察蓝茧的细节。
助手们将他带来的矿石运进实验室, 围着中间的翡翠原石一圈一圈摆放。
所有人动作都极为小心,仿佛生怕多吹一口气就会给蓝茧带来巨大伤害一般。
等人都退出来,郭阳站直身体,整理了下衣服,问道:“它什么时候破茧?能产下几个卵?”
语气里隐隐透出急切。
他们都知道其他乌族人手里的蛊虫其实也能产卵。不过一则那些蛊卵肯定都不如鸣玉的质量,看它这么挑剔就能知道,想要最好的这种心态, 不仅蒙北嘉有,国家更甚。
二则给蛊卵挑选合适的主人也需要一段时间, 各种资质筛选、排查、名额分配都够扯皮的, 汪志城一天能接八百个电话。他的通讯权限能拦住九成试图打探的人,但剩下的一成拦不住的, 一旦开口, 也是他不能轻易回绝的。
可以说, 鸣玉迟迟不产卵反而让汪志城应对起那些打探来能轻松一些。
“不知道和不知道。”
“赵老, 您这?”郭阳被赵老这颇为光棍的回答噎住了。
“本来就没有定论的事, 也没有前例可查, 我要是真给你一个笃定的回答,那肯定是在忽悠你。”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郭阳仍不死心, 他转头就试探着询问萧然:“许棠同学觉得鸣玉能产几枚卵?”
“汪负责人那里有几个名额?”萧然不答反问。
郭阳扯出个苦笑:“虽然设置了各种条件严格筛选,依然留下了十个人。”
这十个人无论哪个剔除去都不合适,可他们也都知道, 肯定是没有那么多蛊卵可以分配的,到时候还得扯皮。
不过郭阳知道汪志诚心里有数, 到时候蛊卵不够,他还有别的理由往下刷人。
想罢,郭阳道:“我也不要准确的数字,你稍微给我透个信,我好通知汪负责人,大家有个准备。”
“大概五枚左右。”
郭阳闻言,脸上明显露出一些失望。他以为怎么也能有七八枚,结果这一下子比他们预想的要少一半以上。
五枚,还要扣除蝶久代贵的一枚,那就只剩下四枚。
算了,四枚也行吧,只要别再少就行。看来还要多运些矿石过来,万一鸣玉觉得能量足够,愿意多生一个呢?
郭阳默默在心里盘算了一遍,点头道:“我知道了。”
郭阳低头噼里啪啦给汪志城发信息,发完后他掏出一个小平板,点开一份文件递给萧然:“这里面是代芈的资料,代芈存在的时间比较久远,查找当地资料,信息核对整理也花了一些时间,这是初步整合的一个版本。本来是准备等你们两族人从山上下来之后一起开个会讨论一下,今天你正好在这里,可以先看一下。”
萧然接过来一看,文件显示足有几十页,国家该不会是将代芈上千年的历史都扒过一遍吧?
萧然的猜测虽不中亦不远矣。
代芈居住在千林以西的华龙山山脉中,他们不像乌族和卯族,近些年愿意和外面接触,而是非常“低调”,鲜与外人接触,这一度导致调查团队无从下手。后来是周院长(燕都大学历史学院院长)提议,可以先从本地的地方志下手,哪怕再低调,他们生活在这片地方,也不可能过往不留一丝痕迹。
有了周院长的提示,从千林本地又借调了一批历史研究学者,果然从地方志里找到了蛛丝马迹。
代芈或者说原来的乌族,在千林生活时间非常长,时间几乎可以追溯到约两千年前。
他们一开始也并非这么低调。萧然快速翻看文件,前十几页几乎都是一些从古书上摘录下来的文字,后面跟着注释和出处。
从这些摘录来看,原乌族大概最开始迁徙至千林,曾有大概百多年的时间也异常老实,安分生活在山林中,偶与外人通,多是交换一些盐、布、茶等物资。这段时间的记载差不多只有十来条。
百年过后,乌族不知道发生了什么,突然活跃起来,而且很有些兴风作浪的意思。
摘录记载,曾有一段时间,地方下到县令,上到郡守,身边都有巫师往来。这些巫师‘颇神异,为豪族上官所供,能祈病驱灾,所供之家不受侵扰。然若供奉者心意不诚,巫师则弃其家。为巫师弃者,多家破人亡’。
这些被供奉的巫师大概就是乌族人。而家破人亡,多半有巫师的手笔,大概是为了警告和威慑。
相似的记载隔几百年会出现一次,都大同小异,似乎巫师在怎么装神弄鬼、盘剥富户显贵上很有一套。他们虽然不直接将手伸向平民百姓,但通过上层向下层压迫的例子也不少,比如祭天求神时需要活祭,献祭的祭品肯定找的是底层百姓。
这些记载后面,有两条时间线对比,上面显示巫师活跃的时候,都是王朝开始走下坡路,统治力不强的时候。统治力下滑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