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中年之喜》 60-70(第8/9页)
算计的婆婆,但是她又决计不是那种没有手腕任人宰割的女人,这也是文依依佩服她的地方,外柔内刚,刚柔相济。
大刘合上病历,说:“您现在感觉怎么样?”
“手还是有点抖。现在不只是右手了,左手也开始抖了。我本来还寻思着学着用左手拿筷子吃饭呢,结果还是赶不上。”秦云微笑着说,“刚来找你看那会,吃了药感觉有效,好像那个抖一下子就消失了。”
大刘暗忖:“PD还是不能排除啊。不知道老太太肯不肯做颅脑超声和PET检查?”大刘还是有那个特质,经自己手的病人(哪怕现在已经不经他的手了),总想搞一个水落石出。
秦云倒也大方,说了省直门诊主任帮她联系北京的医生的事情,这让文依依有点尴尬,这不是嫌弃“刘教授”的医术嘛,老太太还是老了,这种话不好直说的呀。
“哦,给您看病的是哪位医生?”大刘倒来了兴趣,都是一个专业圈子的,说不定他也听说过那些有来头的医生教授呢。
“是301的杜教授。”
大刘吸了一口冷气,“杜正庭?”
“是的,是的。”秦云爽朗地笑着回答。
“杜教授可是我们国内最顶级的脑科神经内科专家,最早一批的海归,院士啊!”大刘不禁坐直了身体,连声音都充满了崇敬。心里更是连连感叹,难怪阿姨的病情控制得如此之好,一点帕金森的晚期症状都没有出现,至少目前从表面上没有看出来。
“哎,我听说了。”秦云拂一拂手,一副不要太大惊小怪的表情。“也没有什么特别的,他刚开始开的药和你开的药一样。”
“那不一样,早期治疗是最容易的。”大刘低着头,宛如站在老师面前的学生。
大刘想了想,又加上一句“杜教授可是当年给邓小平总书记看病的医生。”
秦云哈哈一乐:“301的主任教授都是给首长看病的。”
“邓爷爷那个帕金森,人家可没当回事,桥牌照打,烟照抽,活到93。”大刘开起了玩笑。
秦云正色道:“你当初就是这么和我说的。”
70.
秦云挺直了背,又扭动一下身体,为了让自己坐得舒服一点。文依依见状连忙从包里拿出一个小靠垫给秦云塞到腰背与座椅之间,大刘有点不好意思,说:“我们这里的座椅太硬了,有的科室有专门的诊疗椅,我们神经内科没有这样的待遇。”
秦云摆摆手,表示不是椅子的问题。“年纪大了,毛病就多了。”
秦云拢了一下头发,接着说:“前年的时候,杜教授去世了,一个多好的人啊,可也没能抗得过岁月。”
大刘一愣,这个消息他可能也是听说过的,但是因为杜教授对于他来说太遥远了一点,因为职称的缘故,他甚至连出去开会学习的机会都很少,如果大刘经常参加学术会议的话,他是有机会聆听杜教授的教诲的,可惜杜正庭的名字在他这里成了一个真正的传奇。
“杜教授是一个风趣幽默的人,他也给我讲过邓小平同志的故事,和杜教授接触这么些年,我最大的感触就是那些战胜病魔的想法都是妄想,尤其是帕金森这样不断进展的病,我要做的就是与它和平共处,我习惯它,接受它,并且适应它,然后在某种程度上忘记它。”
大刘听入了迷,这是一种什么观念?离经叛道,却又无为而治。
秦云接着说:“杜教授去世后,杜教授的学生黎教授接管了我,我听说黎教授也是你们学科的名人。”
大刘小心翼翼地吐出几个字:“黎洪智?”黎洪智是现任的全国神经病学学科委员会主任委员,这个名字对于刘致远来说同样是高不可攀的神一般的存在。
“是的,我不是说黎教授不好,相反,黎教授可能更被大众所接受,他那种战胜病魔的决心和斗志更加具有鼓动性,黎教授为我精心设计了治疗计划,包括细致到每一天的用药和检查,他甚至都计划好了过两年我就该去做神经切断手术,不仅如此,他的进一步的计划中,我可能还要接受脑黑质细胞的移植,神经干细胞的移植等一系列更前沿的治疗。”
大刘不敢出声,秦云作为一个不懂医学的人,能够将这些说得头头是道,不得不说是久病成良医。但是她说的这些有些已经超出了大刘目前的理解范围。只能说科学是无止境的。
“我拒绝了他。”秦云一字一顿地说。
“我不想成为他在国际会议上演讲的一个病例。”
“一个成功的病例背后往往是无数失败的病例。”
大刘不能不对此表示苟同,但是整个社会的发展其实也是用无数的失败换来仅有的成功。
一个功利的数据化的医生往往是更有成就的医生,病人的一切在他眼里都是一堆无情的数据,而这些数据的记录和改变就是他的人生全部的意义。
“省直门诊的老主任劝我不要这么认真,他说的几年以后的事情也未必会发生。但是我就是不愿意再让他看了,刘医生,这就是我今天来找你的原因,你看我带来了全部的病历资料,包括这些年杜教授全部的用药和检查资料,你还需要我做什么检查,我都会配合你的。”
这一副担子可有点太重了,大刘和文依依面面相觑,没想到是这样的一个结果。
文依依说:“妈,您先别急,省直那边应该还可以给您联系北京其他的医生,不要黎教授,也还有其他教授呢。”
“对对对,北京的大教授很多。”大刘赶紧跟着说。“不找北京的医生,我们医院有名的教授,博导也有几个。”声音低下去,听上去很怯懦。
“别紧张,刘医生,我不会和你打官司的。”秦云看了看他们两个,左一眼,右一眼,这两个人都紧张得背上冒汗了,哈哈大笑起来,一边笑着,一边起身,拍了拍大刘的后背,“今天就这样了,我先回去了。”
说罢,就往诊室外走。
文依依上前一步,帮老太太开门。
“秦….主任,那个。”大刘迟疑了一下,在背后说了一句。
秦云停下来,转身看着大刘。
大刘被她看得有点发毛,声音又低了一点,“我有一个建议不知道当讲不当讲?”
秦云定住,等他接着说。
“我最近看了一本书叫《谷物大脑》是美国的一名脑科专家写的科普读物。”大刘转向文依依:“我建议你也买来看一下。”
“书中说我们大脑的许多问题,尤其是退行性改变,很多时候是因为我们的饮食。”
秦云和文依依一脸疑惑,这个口吻听上去有点像“神医”,不太像刘医生平时的样子。
“我这么说,不是以医生的身份,而是作为一个朋友,提一个建设性的意见,试一试也没有什么害处。”大刘谨慎地加上一句。
文依依轻笑一声,这个大刘,说的什么话。
“我们平时的饮食,是以碳水化合物为主。”
文依依点头:“我婆婆吃素,基本上吃的方面主要是米面加少量的蔬菜。”
“那您体检血糖高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