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27章 chapter027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27章 chapter027(第2/3页)

起嘴不高兴。

    不过许问没犯罪她也松了口气。

    要不然有个犯罪的同桌,她也讨不了好。

    许问哭笑不得,“我没有退学!我只是请个婚假。”

    “哦!不退学就好不退学就好。”邵月连连点头。

    李芸抓住重点,“请婚假???”

    邵月这才发现自己重点错了,一激动忘了在公共场合,“你真要跟路教官结婚啊?”

    李芸连忙去捂她的嘴。

    为时已晚,大家都听见了。

    几十个学生瞬间安静。

    许问神色不变,笑着点头:“对。不过婚礼不在周末,你们都还要上课我就不请大家来参加婚礼了,回头给大家带喜糖。”

    虽然大家都还是高中生,但年龄在这,并不觉得许问结婚有什么突兀,只是略惊讶,尤其是许问结婚的对象还是那个魔鬼教官。

    都纷纷打探许问跟路教官什么时候好的,是不是因为军训。

    许问当然摇头,“他来带军训之前我们就认识的。”

    “那今天路教官也来了吗?”

    许问嗯了声,指了指阳台的方向:“他在楼下等我。”

    立时有好事的人跑到阳台上往下探头,对着路远征叫:“路教官!”

    等在楼下的路远征听见动静抬头。

    那几个喊话的同学,习惯性缩了缩脖子往后躲。

    勇气这东西在看清路远征脸时就消失不见。

    路远征抬胳膊朝他们挥了挥手。

    已经不是他们教官了,当然不会再拿教官的架子压人。

    其中一个同学见状,恶向胆边生生,大喊:“路教官,你跟许问同学结婚,都不给我们带喜糖吗?”

    路远征微怔了下,失笑:“来的匆忙,确实没准备。一会儿给你们买了送来!”

    “我也要!”

    “还有我!”

    “……”

    见路远征不恼,都纷纷开始讨要喜糖。

    路远征好脾气地点头,“见者有份。”

    其他班的的同学听见也跟着跑来起哄:“真的吗?路教官我们有没有?”

    “有,都有!”

    “……”

    离开学校后,路远征载着许问到百货大楼买些婚礼用品。

    “不回家来这里干什么?”许问从自行车上跳起来,仰头看着偌大的招牌纳闷道。

    “不是还欠你两身衣裳?”路远征停好自行车,走过来,自然地牵着许问的手往里走,“早知道你婚前请这么久的假,就等你自己挑了。”

    许问摇头,“你挑的我都很喜欢。”

    “那就好。”

    许问又自己选了一身红色单衣,还一套日常衣服。

    等结婚后没几天就入秋了,不能只可着夏装买,还是买些厚实的衣裳,这样换季省的再买。

    临走时,路远征还真又买了些硬糖,送回学校让各个班自行分着吃。

    “他们就是开玩笑,你还真买了。”

    “难得你肯公开我。我还以为你会瞒着。”

    许问没说话,有几分羞意。

    之前确实不太想让人知道,倒不是说想要隐婚,就是觉得自己还是个学生,有点不好意思。

    现在被温一鸣一闹,也没藏着掖着的必要了。

    “许问。”路远征突然开口。

    “在。”

    “我很高兴。”

    简简单单一句话,许问就红了脸。

    她知道路远征是说她公开承认跟他结婚这事。

    不过……

    她也很开心。

    和他一样。

    婚礼虽然只有一天,但是细细碎碎的事准备起来还挺麻烦。

    许问身为待嫁的新娘都忙不消停。

    眨眼就到了婚礼前一天。

    在魏庄公社,婚礼前一天是女方待喜客,俗称送闺女。

    这一天,新娘一家的亲戚朋友都会携礼前来祝贺。

    许家地方小,摆不开这么多桌,便借了周边邻居家的桌椅设宴。

    肉菜果蔬都是提前采买好的,请的是队里前两年掌勺大锅饭的师傅主勺。

    跟许家沾亲带故的社员们也都纷纷来帮忙。刷碗洗盘子的,烧水的,端盘子的,各司其职忙得脚不沾地,却也说说笑笑十分热闹。

    一大早,许秋石、朱美珍、许闻两口子、许切以及许望一家人就穿上新衣,胸.前带着红花迎接宾客。

    一群人中,最闲的一个反而是许问。

    这些亲戚朋友,她认识的不多。又不需要她抛头露面,躲在里屋……补作业。

    老师们虽然一再表示结婚是喜事,但布置起作业来半点不手软。

    许问想,都要结婚了还要写作业的新娘,估计她也是十里八乡头一份了。

    这喜宴一天要摆两次。

    中午一次,待得都是关系略远的街坊邻居朋友。

    比如像许闻的朋友,桑小青的朋友。

    以及一些远房亲戚。

    许问家统共摆了七桌宴席。

    晚上还一回,宾客都是关系极近的亲属,以及白天帮忙的社员们。

    满满当当坐了九桌人。

    有许问的舅舅姨,桑小青的父母兄弟。

    爷爷的堂兄弟妹们,许问的堂兄弟姐妹们,表兄弟姐妹们。

    等等。

    中午和晚上两种宴席规格是不同的。

    中午略次,晚上更丰盛。

    许问不知道差别的缘由是什么,大约是拿礼金多少的区别?

    魏庄这地方,穷归穷,但是礼节多。

    在许问看来丁点事都要摆席设宴。

    所以像结婚这种大事更是隆重。

    她曾好奇问过,奶奶告诉她:“咱们魏庄穷,又曾都为魏家的长工,所以较别处更团结。你看,谁家当兵摆宴,生孩子摆宴,孩子周岁摆宴,哪怕谁家考个中专都有人摆宴。一来是想分享喜悦,二来是咱们这是穷。随份子虽然没多少,但也能积少成多帮着这些办事的人家暂度难关。

    拿结婚来说,听着是喜事。可现在娶媳妇从见父母到把媳妇儿娶回家,没有六百块往上办不成。你嫂子嫁过来,咱没单独房间给她,不也是把家具钱都给她了?不说咱家,你看咱们生产队几百户人家,有几个一把掏出六百块的?

    都是东家借了西家借,就等结婚收的礼钱来还债。

    凡事都讲究给你来我往,人家帮了咱,人家有事咱们自然也得去。”

    好容易折腾到晚上送完客,帮忙的社员们也把碗盘清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