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130章 chapter13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七零后妈咸鱼带娃日常》 第130章 chapter130(第2/3页)

出一块空地,“我整天忙的不着家,顾不上收拾,有些乱,你们将就一下。”

    看见许问跟路远征没说什么就坐下了才开口:“咱们这些东西,虽然每样货都不多,但是种类太多了。有些还特别占地方。我每天光装货卸货最起码也得三个多小时。所以为了不耽误事,我现在都上午就开始装一部分货。”

    没说的是,他到底不算年轻了,一个劲儿的上上下下的搬,他有些吃不消。

    “对不起啊二叔!是我考虑的不周到。”许问有些抱歉,她只想着怎么样才能最大发挥嫂子们的才能为嫂子创收,却没想到这一百多个嫂子,每个人一样就是一百多种商品。很多嫂子做了不只一样。

    如果只是衣服鞋子这样不占地方的还好,可大多数东西都挺占地方。

    比如会木工的嫂子打了一些小桌椅。

    还比如腌咸菜的嫂子用的这种石坛和石瓮,都特别重。

    每天上上下下搬两回,确实很考验腰腿。

    二叔摆摆手,“你这已经够周到的了!坦白说,除了搬上搬下麻烦点儿。其他都很好,收入比工地上还高。我就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做梦也不敢想,我最多一天能赚十块钱!”

    虽然这十块不都是他的。但是在生产队出一天整工才七毛钱。就算四块也顶老家干一星期,他有什么不知足的?

    路远征指了指门外那辆长板车,“二叔,这车哪来的?不像咱们平时见的车啊?”

    “特意请以前工地上会木工的工友给做了一辆。小车放不开这么多东西。”

    许问道:“那二哥你算算这辆车成本多少。”

    二叔摆摆手,“这个算我的,不用记账。”

    “那不行!咱说好了亲兄弟也得明算账。这用在卖货上就得算成本。”

    二叔拗不过许问,只报了木料和轮子钱,“我就请工友吃了顿饭,人家没要我工钱。这个就不要记了吧?就算不给做板车,都是老乡我们吃顿饭也是正常。”

    许问只得点头。

    “二叔,我刚看了下二哥记得帐。看见嫂子们做的这些东西,有些好卖,有些不好卖。有的一周了还一样都没出?”

    二叔点点头,“对!是这样。其实也正常。夜市上活动的大部分就是地方上的老百姓和我们这些外来打工的。只有少数的外国人和有钱人才会偶尔过去转转。咱们老百姓赚的都是血汗钱。如果不是特别需要是不会舍得花的。

    你看了账本该发现,能卖得动的都是日用品和吃食。那个东北嫂子的酸菜还卖的不错。但是被褥就不太行。鹏城现在是大热天谁盖被子啊?

    桌椅板凳小马札卖得还可以。光你哥就拿走了好几套。”

    许问哦了一声,“我说我哥店里那些桌椅怎么那么眼熟。”

    “本来你哥给钱我不要,他不同意,说做生意是做生意,亲戚是亲戚不能这么混淆。”

    “我哥做的对!”

    如果二叔不要钱,赔本卖,那他就算一次不介意两次三次呢?

    而二哥见二叔不好意思要钱,心里过意不去,下次就不好意思在二叔这里买,改去别人那里。

    都是做买卖,为什么不照顾自己家里人?

    二叔忙解释:“我没有说完全不要钱,嫂子那份还是得要。”

    “谁的都得要。二叔,这我得说你两句。很多亲戚或者很好的朋友合伙做生意,做着做着就翻了脸。多数就因为钱或权分配不均。

    这才刚刚开始,谁都觉得自己多点少点无所谓。但是做买卖是长年累月的事。不能有糊涂账,否则将来有一天想理清楚的时候会发现根本理不清了。”

    二叔想了想点头,“你说的对。”

    许问见二叔松口就没再多说,拿出许闻记得帐重新誊抄在自己拿的账本上。

    她忙着记账,路远征跟二叔去码头搬货。

    二叔才辛辛苦苦装了一半的货又要重新卸下来。

    不过好在还有路远征这个壮劳力帮忙。

    等二叔跟路远征满头大汗的回来,已经到了中午饭点。

    三个人干脆一起到许闻那吃饭。

    许闻已经摆好饭菜,招呼许问:“你们先吃!”

    他得招呼客人。

    开饭店的,饭点才是最忙的。

    路远征跟二叔一人一口气就干了一碗冰水,畅快地呼出一口气。

    许问看着路远征用食指在额头上刮下一层汗水往地上一甩,好奇地问:“你不是不怕热吗?”

    他们天天顶着这个温度训练干活。

    路远征看了她一眼没说话。

    二叔开口:“不怕热不代表不热啊!干活这是逼不得已,再热也得咬着牙干!”

    许问:“……”

    她抬头对上路远征幽怨地视线,莫名有些心虚。

    不是她不关心路远征,主要在家路远征表现地也不像怕热的样子。

    尤其两个人缠.绵时,他明明身上都是汗,摸上去去凉丝丝的。

    许问一直以为路远征不怕热。

    不是,不会热。

    许问轻咳一声果断岔开话题,“二叔,你们俩忙着去码头运货时,我已经把第一星期的帐整理好了。这样,这些一周都卖不了一两件的,以后我就不让嫂子做了。另外,你再坚持两周看看,如果现在的生意真能赚到钱,咱们就去租一家门脸像我哥这样开个百货商店。”

    毕竟二叔天天推着那么一大车东西装车卸车不像回事。

    但,许问翻了翻账本,二叔出摊的日收很不稳定。

    好的时候一天能卖到十几块,差的时候一天只有几毛钱。

    这样的话如果再租门头,成本就过高,二叔和嫂子们就相当于白忙活了。

    像二叔说的,咸菜什么有人买,是因为咸菜就馒头是最省钱的吃法。

    布鞋护袖有人买是因为干活需要用。

    桌椅板凳这种大约只有开店的人会买,还得是许闻他们这种小店老板才需要,大店人家都有装潢要求。多数时候根本无人问津。

    这么沉的东西还得搬来搬去。

    还有一些嫂子们编制的一些小玩意,好看是好看,但是不怎么实用。

    芭蕉叶扇倒是卖的挺快。

    扫帚能卖。

    许问拿出纸笔,把好卖和不好卖的商品都大概写了一下,让二叔帮着参考看看,这些需要的是一直需要还是暂时需要?

    这些不需要的是一直不好卖还是暂时不好卖。

    一直好卖的回去让嫂子们多做点,一直不好卖的回去就告诉嫂子们不要再浪费时间。

    暂时好卖的,就一周内多赶一些,等生意不好就停了。暂时不好卖的就在二叔家先放放,等到应季了再去卖。

    许问和二叔这么一整理,二叔出摊需要带的东西少了不少。

    桑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