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37章 自荐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福晋的养娃日常》 第37章 自荐(第2/3页)

 只可惜啊,她辛辛苦苦鼓捣出来的毛线,怕又要便宜给内务府了。

    还有奶粉跟羊肉等。

    毕竟那东西鸟枪换炮,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奶粉、羊肉了。还是朝廷辖制,啊呸,是跟蒙古诸部贸易的主要商品。怎么采买,往哪部采买,又按什么价格采买、多大量等等,怕都要个具体章程了。

    日后冰点阁、烧烤坊跟火锅城的食材进价啊,怕是得寄托在皇上良心上了。

    想想,就让伊凤心里发沉。

    相比之下,御座上的康熙心情可就如艳阳高照,鸟语花香了。

    明媚的不行。

    你道为何?

    因康熙一向被蒙古诸部诉苦,什么风雪大冻死了牛羊啊,草场不丰以至于牧民生活艰难啊。总之,每年都有新苦衷,变着法儿地从他这往出抠银子。

    从没被这么争相吹捧,只为能压下科尔沁左翼,成为保清家的新合作对象。

    嗯,他们这回不求赏赐,只为求个新路子。

    毕竟朝廷赏赐有时尽,但羊肉、羊奶,甚至羊毛都能卖钱了的话,可就源源不断了。

    而众所周知,羊长得快,一年就能繁殖两窝。比牛马快多了,吃草也比牛马少,还好经管。一个十来岁的牧童加上一头牧羊犬,就能管一二百头羊。

    若部落里都能多养些羊,并卖出去……

    蒙古王公们的呼吸重了,康熙的眼睛也亮了。

    多养羊,战马就少了。蒙古铁骑也会相应减少,对朝廷威胁降低。多养羊,牧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就不用朝廷再每年海量地往过拨银子。

    最妙的是,大量羊肉、奶粉跟羊皮、羊毛等进入京城甚至中原,不但可以大大丰富大清子民的餐桌、衣柜。

    还能让大清成为蒙古各部的唯一经销商,随时扼住他们的经济命脉。

    只是……

    这么一来,好像,又得对不住好大儿夫妇了。

    才从儿媳妇抢了土豆的康熙多少有些不好意思,但为了大清,还得厚起脸皮。

    于是,开场就是一片赞扬。

    伊凤微笑起身:“皇阿玛谬赞了,儿媳也是误打误撞。断没想着,冰点阁之后,烧烤坊跟火锅城也能红红火火。刚开始时,钱少量不多,还多亏了鄂缉尔贝勒爷帮衬。”

    被点名的鄂缉尔笑:“蒙太后慈爱,郡王妃青眼。这小生意做出了大文章,整个部落都受益匪浅。”

    嗯,太后,他亲姐。

    虽不是皇上生母,但也得皇上敬重呢。她老人家亲自牵头的事儿呢,想抢,也得掂量掂量。

    其余诸部首领笑,根本不接这茬儿。

    只往朝廷跟全蒙古的高度上扯。

    意思表达得相当清楚:你们科尔沁再怎么着,也是蒙古诸部中的一个。占尽先机也就罢了,断没有你们吃肉,连点汤都不给大伙儿喝的道理。

    不患寡,患不均!

    不均太过,我们就要闹了。

    距离京师更近的察哈尔亲王、阿巴哈纳台吉、翁牛特郡王、敖汉贝勒等再度打出价格牌。表示可以更多、更好地送货上门,价格上也可以商榷。

    而且,满蒙世代联姻,在座的各位谁还没跟皇家沾着亲呢?

    今年才大婚迎娶了纯禧公主的班第还微笑颔首,也跟伊凤打了张感情牌。

    伊凤遗憾摇头:“多谢诸位王公抬爱,若可以本福晋自然愿意跟诸部都保持良好合作。只是,雪糕、烧烤等,季节性很强。倒是火锅很受欢迎,但冬日运输又是个很大的问题……”

    而且鄂缉尔贝勒是最先冲她伸出援手的,从未嫌过她用量少。

    态度严谨,价格公道。

    不管是从亲戚还是从合作的角度,都不好出尔反尔,背信弃义的。

    几句话,让鄂缉尔高高提起的心又轻轻放下。

    其余诸多都眉头紧锁,商量着怎么再争取一二。伊凤才笑:“好在自烧烤坊、火锅城后,京城与周边食羊肉成风。不如试着让内务府开几个铺子,皇阿玛您掂量着怎么购买羊肉、从哪儿购买法儿?”

    “儿媳再琢磨琢磨毛线,羊奶皂之类。争取丰富品类,增加销量。还可以试试奶糖、肉干之属。就是这个运输……”

    伊凤摇头,颇有些遗憾地叹了句:“可惜路途多艰啊!要是有类似于秦直道那样,直接到草原的羊肉、羊奶、羊毛等的快速通道就好了。各部愁卖牛羊,好好的奶浪费了。大清各地吃不着,只能望羊兴叹,归根到底是运输啊。”

    说完,她才不好意思捂嘴。

    言自己胡言乱语、有感而发,还请皇上跟诸位王公莫见笑。

    蒙古诸部亲王、郡王、台吉们:!!!

    不不不,会说你就多说亿点。

    虽然他们不大明白这个秦直道是怎么回事儿,但专门运输羊及羊产品这个,是他们翘首以盼的呀!

    这一年多来,他们可眼看着鄂缉尔那老小子赚得盆满钵满,整日里吃香喝辣。

    若非如此,他们好好的蒙古王公们,也不至于脸都不要了啊!

    还不是觉着这事儿搞起来,能让他们的草原羊变成白花花的银子么。不就是修路?实在不行,诸部一起凑凑呗。

    伊凤笑笑,言说自己小肩膀扛不住好大事儿。

    之后相关方子会交给内务府,到底是论资排辈,还是价低者得,全看皇上的意思。

    特别干脆利落的,就把主动权交还给了康熙。

    康熙:……

    别说好大儿感激了,他现在都感慨:当时怎么就那么慧眼独具啊,竟给胤禔选了这么好个福晋!

    小小的奶粉、羊毛与羊肉,竟让她做起了这么大的文章。

    啧!

    那几个蒙古王公一心只盼着养羊,卖羊,甚至愿意掏钱修路。可能没想,也没想明白这其中关窍。康熙却明白这什么快速通道一旦成了,不止运羊,还能运八旗铁骑。

    一旦他日蒙古诸部有个什么异动,他的军队就能借着这条快速通道立即杀过去。

    卡脖子+随时防异动。

    双倍惊喜,一定一定要促成。

    康熙心里如是想着,面上也就越发稳得住:“直郡王福晋说得对,兹事体大,确实得详加商讨。此事容后再议,今天只君臣同乐,欢迎诸部王公远道而来。”

    皇上都亲自举杯敬酒了,各部王公们就是急到火上房了也得先按下啊。

    一个个赶紧行大礼:“奴才等谢过阿木古朗汗。”

    管弦响,舞蹈起。

    一队队宫娥端着精致的餐盘,献上精美的食物。

    与会的蒙古王公们却都意兴阑珊,等见过那轻柔、保暖、色彩明丽又不腥不膻的羊毛线后,一个个跟饿了多年灾民得了白面馒头似的。

    恨不得对康熙围追堵截。

    只有得了准信的鄂缉尔心情舒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