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京风华: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东京风华》 80-90(第15/23页)

时候会挽着一个竹篮。”

    刚说完,小和尚又忙不迭地解释道:“我……我每日清晨扫地时都会看见她从寺门进来。”

    只凭这些线索寻找那人,无异于大海捞针。

    顾九微微俯下身,语气温和:“还有吗?只要与她有关的信息都可以说出来。”

    小和尚苦思片刻,小心翼翼道:“之前我瞧见她被别的香客无意撞倒,竹篮里的东西便掉了出来……那会儿我离她有些远,若我没有看错的话,那些东西应该是荷包。”

    高方卿眉梢挑起,心里有了猜测:“看样子,这大概是她的活计。”

    倘若不是做买卖,一般人身上不会带这么多荷包。

    顾九默了会儿,突兀地问了句:“那尊被缝进弘敏肚子里的金身佛像,是贵寺的东西吗?”

    住持道:“不是。”

    顾九点了点头。

    他们现在所处的房间就是弘敏生前住的禅房,同样也是尸体被人发现的地方。该问的都问了,顾九在附近转悠了一会儿,便往寺庙外走。

    楚安换了只手握刀,跟上去:“这样看,其实洪恩寺这群和尚杀害弘敏的动机也挺大。”

    他顿了顿,分析道:“你们想想看,首先他们对弘敏这种地痞无赖的行为埋怨许久,再者,杀人地点就在洪恩寺内,要是动起手来也方便。最后,只要他们团结一心,咬死不承认,这案子便很难再继续查下去。”

    顾九心里琢磨着事,闻此,偏过脸看他:“对,也不对。”

    楚安问道:“哪里不对?”

    “后半句,”高方清笑了笑,“从顾公事最开始威逼他们回话时,便不难看出这群人非常重视寺庙的名声,如此,我觉得纵然他们对弘敏心怀杀意,也应该会提出去杀,而不会选择在寺庙动手。”

    “而且若是真把官府逼得急了,一通乱逮,这群人也讨不到好果子吃。”

    高方清又补充道:“当然,也不排除有人并不在意这些。”

    他看向敛眸沉思的顾九,询问道:“接下来,顾公事想怎么查?”

    说话间,四人刚好出了寺庙大门,顾九顿住脚步,视线在周围来往的行人间穿梭。

    顾九抿唇:“找人。”

    楚安微愣:“这要如何找起?张贴画像?”

    “可以,”顾九眉心蹙起,淡淡道,“但不能只凭此,不然太慢了。”

    她拿定了主意,快速翻身上马:“先回县衙,找巩县的地图。”

    楚安也紧跟其后,攥紧缰绳,跨上马背:“怪哉,这回咱们只知道洪恩寺的地点,你还怎么推测出那女子的路线?”

    “谁说我要猜路线了,”顾九调转马头,声音平缓,“住持说那女子是为她在外参军的丈夫祈福。”

    “既已嫁人,又外出售卖自制的荷包补贴家用,还风雨无阻地来寺庙烧香,”顾九顺着仅有的线索,一点点地推测,“所以她应不是懒惰之人,家境也算不得好。”

    “那女子每日晨起做饭,然后带着平时在家中绣好的荷包,徒步行至洪恩寺。”

    而寺庙香客众多,在这附近做生意再好不过。

    顾九觉得,那位女施主很可能从洪恩寺离开后,会先在寺庙周围转悠,售卖荷包。待接近午时,再返回家中。

    “弘敏死于五月十六,而五月已是仲夏,卯时左右,天便已经开始亮了。”

    顾九在脑海里演练着画面,“假如这女子是卯时起,辰时至寺庙,减去洗漱、做饭、吃饭、收拾等琐碎家务所花费的时间,便可以大致估算出她的脚程。”

    “以洪恩寺为心,脚程为径,据此画出一个方圆,”顾九斟酌道,“然后根据巩县各个村庄分布的情况,应该能粗略算出那女子夫家所处的范围可能有哪些。”

    “最后以丈夫参军、年近三十这两个信息,翻看户籍,便能进一步缩小搜寻范围。”

    楚安听得膛目结舌。

    高方清也不由一怔,而后无声笑了笑。

    沈时砚还真是好福气。

    高方清解下缰绳,正准备跃上马,却见顾九忽然看了过来。

    他动作一顿:“怎么了?”

    顾九坦然道:“不管以哪种方式寻人,但总归是少不了画像的。”

    “我不会画,”她又指了指楚安和流衡,明眸弯起,“他俩一个画得丑,一个要保护我,所以这女子的画像一事,便劳烦高少卿再返回寺中了。”

    顾九虚伪地吹嘘道:“毕竟您是能根据面骨画出人原来容貌的神人。”

    高方清将缰绳重新系在树上:“你若是夸得再真心些就好了。”

    顾九扬起马鞭,敷衍道:“我这人贯是虚情假意,对谁都如此。”

    三匹骏马扬尘离去。

    高方清陡然抬高了声音,冲着那离去的背影喊道:“那沈时砚呢?”

    顾九挥了挥手,微风拂起她耳鬓几绺柔软的乌黑发丝,唇角噙着明媚的笑意。

    你是虚和假。

    他是情和意

    三人折返回县衙后,找来巩县地图,按照顾九刚才推测的那般,在上面画出一个圆。凡在圆上以及其左右的村庄共有四个。胥吏翻看了这些村庄的户籍,还真找到了十几个符合“丈夫参军”和“年近三十”这两个条件的女子们。

    顾九大概扫了眼这些人的相关信息,又划去了些,最后只留下七个人。

    其中有三人都在同一村,梅山村。

    恰好它又是这四个村庄中距离洪恩寺最近的那个。

    顾九忖了忖,觉得这个梅山村的可能性极大。

    她用手指点了点这个村庄,吩咐当地县令:“我和楚将军去这里搜人,剩下的地方由你们兵分三路去搜。”

    而他们这边分工完没多久,高方清也带着那女子的画像从洪恩寺赶了回来。

    他坦然道:“时间太紧,只能画成七八分相似。”

    顾九点头:“足够了。”

    高方清照着那副画像又迅速摹了三张,交给县令。而他们四人则策马奔向梅山村。

    旭日西沉,片片绵云如同跌入染缸般灿烂夺目,同时也向世人无声地宣告着黑夜将至。

    四人到了梅山村时,正值村民们扛着农具从田埂回家,顾九拿着画像略一打听,还真让她猜对了。

    村民道:“我瞧着和苗老三的儿媳妇有些像啊。”

    另一人眯着眼,瞧了好一会儿,笃定道:“就是她!不过,你们是归娘什么人啊?”

    那人上下打量着他们四人,迟疑道:“归娘的远方亲戚?”

    顾九顺势点了点头:“能不能劳烦两位带下路?我们找……归娘有些事。”

    两人面面相觑,愕然良久:“你们不知道她已经死了吗?”

    顾九蹙眉:“她死了?”

    “对啊,”其中一人道,“就在半个多月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