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60-70

推荐阅读: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绑着反派做种田玩家(系统)》 60-70(第18/21页)

那就别杀了,出售给我。”

    岑三郎惊了,“你要这么多废牛作甚?我可没框你,伤牛耕不了地了。”

    “把伤牛养好,死牛用来做菜,只是我帮你减少损失,这打包的售价你摸着良心出。”

    “真的?价格好说,我直接包车给娘子运到田庄……等等!我的牛快要被宰了,先给你订银!”岑然嗷呜一声,朝姜晓丢了块银子便奔了出去。

    “越发不稳重了。”后厨王掌勺摇头。

    “这岑三郎是乐傻了吧?哪有卖家付订银的。”木槿挠头。

    姜晓笑笑,解下围裙告辞,“王大厨,我先去趟城南的粮行,若岑三郎回来的早,可去寻我。”

    木槿走在姜晓前面,一跃上了马车,“姜姐姐,直接去粮行?”

    “嗯去瞧瞧南州运来的低价粮。”

    “姜姐姐,你笑得好奸诈,这就是无商不奸吧?”

    “乱用典故,那是无商不尖……”

    二人刚行出不远,便听到有人喊:“姜庄主留步。”

    姜晓撩帘一瞧,竟是林学官停了轿撵,疾步冲过来。

    素来稳重的学官,今日也太激动了些。

    “学官宴饮结束了?可还满意?”

    “出大事了,姜庄主!”

    作者有话说:

    ? 69、雅会

    “何事?这可是学官今日第二次闹市疾行了。”

    姜晓疑惑问道。

    文人间的曲水流觞能有何事。

    无非是甲家诗词高出一筹, 乙家不服酸文假醋,言语间争个高下。

    “庄主莫要打趣我了,快随我去杏林小筑。”林学官意识到仪态有失后羞得面色飚红, 举袖擦拭额角汗珠。

    姜晓警铃大作,“难道是酒?莫不是天热有人喝坏身子了吧。”

    边示意学官上马车, “请学官马车详叙, 木槿赶快驾车去杏林……”

    “非也非也,庄主好意助林某的米酒实为佳酿。”

    林学官坐上车缓了口气,将事情讲个大概。

    “姜庄主应知晓, 雅会乃各州文人墨客、酒楼教坊齐聚盛会,为了夺得魁首众人携带的佳酿层出不穷,但如今关注以酒夺魁的其实是酒商。”

    姜晓沉吟片刻,“鉴酒传统已流传多年, 名酒几乎都得过魁首,与会众人带好酒前来无非是为个面子,而夺魁的酒商却可在各州扬名……难道我赠学官的酒阻人财路了?”

    “庄主大智,有人对魁首势在必得, 寸步不让。”学官点头应是。

    这倒是有些出乎姜晓意料。

    天底下商机何其之多,总不好事事贪图。

    她此番进城最重要的就是买粮,可一顿操作猛如虎, 却连一颗米都还未曾见到。

    可无论想要夺魁的是乐平县还是他州势力, 必是对负责评鉴的各位行家进行了一番打点。

    “如不是学官今日碰巧酒坛碎了, 我本无意参与此次曲水流觞盛会,故并未打点。”姜晓讲得很是直白。

    林学官叹气, 他更没料到带去的米酒能杀出重围。

    自酿米酒虽醇厚味, 但本就不是高档酒品。

    未对其抱夺魁期望, 结果待他抵达竹林分享美酒时, 这酒经龙鳞皎月壶承载,平添三分不坠凡尘的清香。

    其中一位负责评鉴的大师竟没给内定者面子,力主定不知名米酒为魁首。

    “事有变数,其中一位评鉴行家急病,托一位美食大家赴会,偏这位新主不买账,点名你的米酒当得第一。”

    姜晓又问道:“即便托朋友前来,内定的魁首也应是关照清楚的,再说不是还有其他六人吗?”

    “那位身怀六艺德高望重,被人尊称顾大娘,更是青山派掌门的胞妹,岂肯轻易让步?”

    林学官摇头,也不知这对姜晓来说是福是祸,“要是都听她的倒也好说,但偏有与其竭力相辩的一位,江湖背景据说是万星楼。”

    信息全盘倾出后,林学官满是歉意。

    “雅会开始前主办方收集酒及酒具来源,我观你近来热衷宣传姜园,便把信息如实递了上去,岂料是平添烦扰。”

    “学官好意我岂会不知,你提前知会让我早做准备,现下胜负未定许是一桩美事。”

    这雅会既耽搁了姜晓如此多时间,若不薅些羊毛顺势而为,倒是愧于陆珩给起的“貔貅”名号。

    文人间争论,引经据典化简为繁,少不得需一个时辰。

    绝尘马儿点亮技能后,称得上风驰电挚。

    现在赶过去,或许都有点赶早场。

    姜晓目测了路线,“要不顺道去趟粮行。”

    林学官投来质问眼神,写满了“你竟然还嫌时间早?”

    姜晓连忙找补,“我不是单纯买粮,是为了找寻应对灵感。”

    “信你我就是个棒槌。”林学官与姜晓结识不久,俏皮话倒是学了不少。

    此时他看姜晓并不急躁,倒也放下心来。

    马车很快停在粮行门口。

    林学官和随从留在车上,木槿陪姜晓进了粮行。

    已过了晌午,店铺里顾客稀稀落落。

    姜晓跟着伙计简单逛了圈,便抱着谈大宗生意的念头,直奔管事柜台。

    “掌柜的,瞧点粮食。”

    柜台里有人放下茶盏站起来,“姜娘子好久不见,来买粮?”

    竟是临街兵器行的江掌柜。

    “江掌柜莫不是转行了?”

    “姜娘子说笑了,看店而已……”

    江掌柜轻抚小胡子,“这论剑大会后兵器卖得飞快,停业几日补补货,本是来这里找陈掌柜喝茶,结果他有急事出去,我倒成了看门的。”

    “那我来的真不巧。”姜晓作势告辞。

    江掌柜忙唤住姜晓,“巧得很!我两次派人上田庄,找娘子帮忙鉴定兵器用的珠玉,都不巧无人。”

    他忙拍了身旁的儿子一掌,让他速去将锦盒取来。

    “近日有块宝石要嵌在兵器上,亟需娘子帮鉴定一二,据说是给昆山老人定制的寿礼,我不敢大意啊。”

    既诚意相邀,姜晓总不好拒绝。

    左右等着,便坐下歇歇脚。

    “有件事,江某觉得有必要提醒姜娘子……兵器行往日多的是江湖人,向我打听些小事也是常有的,但这几日前后曾有三人打听你的事。”

    “烦掌柜详述。”

    姜晓很快了解了情况,江掌柜儿子也带着锦盒回来了。

    短短五日竟有三人打探,据掌柜判断还都是万星楼的。

    可她从未接触过万星楼之人。

    若真是探子,同门派探子间不该信息互通嘛,还要反复打探同样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