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太子: 96. 第 96 章 殿下愿不想醒,不愿醒。……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大唐第一太子》 96. 第 96 章 殿下愿不想醒,不愿醒。……(第2/3页)

闪现。”

    李世民握紧双拳:“不能让它消失?”

    “不能。”

    “那就再封印一次。”

    李淳风摇头:“只怕不行,就算师兄在也做不到第二回了。圣人,玄门手段看似神秘,但其实我们所能做的少之又少。玄门并没有那么大的本事去干预他人。

    “当年是因为殿下尚小,命格初现却并不稳定,梦魇也并未完全复苏,师兄才能有机会出手。而如今,殿下年岁渐大,这些年又常有做梦之事,两方记忆纠缠过深,已经不是外人能够插手的了。”

    长孙氏身子一晃,瘫倒在地。

    李世民看着床上的李承乾,心中陡然生出许多无助与迷惘。他发现自己身为帝王,坐拥天下,可在儿子的事情上却是如此的无能为力。他只能看着,眼睁睁看着,什么都做不了。甚至,儿子会处于如今这种情况还是他造成的。是他,是他啊!

    每每想到此,李世民都宛如心尖被人捅上一刀,好似有一只无形的大手扼住他的喉咙,让他喘不过气来。

    长孙氏拧着帕子一点点为承乾擦拭汗水,又让抱春取过汤食来喂给李承乾。好在李承乾虽昏迷着但还能勉强吞咽。

    一碗汤喝完,长孙氏略微松了口气。但这口气并没有放松太久,晚间,李承乾又惊厥起来。孙思邈再一次飞速下针,及时缓解。可翌日清晨又来。

    如此往复,数次之后,长孙氏撑不住了。她紧握着承乾的手,一点点抚摸着他的脸庞,目光疼惜而眷恋。她微微张嘴,努力良久,终于开口:“二哥,我们放过他吧。”

    李世民回头:“什么?”

    “我们,放过承乾吧。”

    李世民一头雾水,愣愣看向长孙氏,不太明白她的意思。但见她深吸一口气,缓缓自床边站起,走向孙思邈李淳风,拱手大拜。

    孙思邈李淳风如何敢受皇后此等大礼,自是偏身躲过,跪伏拜回:“皇后!”

    “还请两位先生想想办法,救救承乾。只需让他不被梦魇所扰便好。只要他能远离梦魇,便是……便是放他回归梦中,我也甘愿。”

    甘愿二字带着极大的颤音,长孙氏不知用了多少力气才将其说出来。她篡紧双拳,想要凭此努力扼制浑身无法自控的颤抖。

    “观音婢!”

    李世民猛然抬头,隐约察觉她的意图,有些不敢置信。

    长孙氏又道:“承乾说过,在梦里,他有家人有父母。父母家人都待他很好很好,比我们……比我们要好。我们……”

    她偏过头,几度深呼吸,即便如此也还是没法控制哽咽,泪水滴滴落下。

    她缓了好一阵才能勉强开口继续,她望向床上的李承乾:“看,在没有梦魇的时候,承乾很平静,很开心。他的嘴角是笑着的。他喜欢梦里。既然……既然如此,便如了他的愿吧。”

    李世民上前扶住她:“观音婢!”

    长孙氏仿佛知道他要说什么,抢先道:“二哥,你忍心看到承乾一直被梦魇所困吗?你忍心让承乾一直这样受苦吗?二哥,放过承乾吧。我们放过他吧。只要能救他,只要没有梦魇,让我怎么样我都愿意,哪怕……哪怕失去他。哪怕他再也不会回来。

    “是我们做得不好,此生是我们对不住他。他不要我们也是应该。梦里的亲人父母待他好,便放他去吧。只要他好好的,只要他开心快乐。”

    长孙氏握住李世民的手,眸中带着无尽恳请与哀求。李世民张着嘴,千言万语不是该如何诉说。他不想让承乾走,他不愿意失去承乾。可是……可是如果留下他是折磨他呢?如果放手才能救他呢?

    李世民身形晃动,摇摇欲坠。这个决定太难了,宛如剜他的心一般。他犹豫挣扎,心中万般不舍,可承乾被梦魇所困的煎熬一幕幕在眼前划过,他几度启唇,最终艰难吐出低哑暗沉的一个字:“好。”

    仅仅一个字,仿佛用尽了他浑身所有的力气。

    长孙氏再度看向孙思邈与李淳风:“还请二位想想办法,我们不求承乾醒过来了,只求他远离梦魇。请二位帮帮忙,救救他,只要能救他就好。总要试一试的,请试一试。”

    李淳风很是为难,不是他不想,而是不能啊。

    孙思邈望了眼殿外天空:“之前确实不行,但或许现在真的可以试一试。”

    李淳风顿住,转头望去,顿时愣住。

    李世民长孙氏不明所以,他们除了看到漫天星辰闪烁,没有其他。

    李淳风解释:“是愿力,是万千星辉愿力。有人在为殿下祈福。”

    李世民眸光一闪:“祈福有用?那朕命……”

    李淳风摇头:“圣人,愿力不是可以人为制造的。这不是一人祈福,是千万人祈福。并且是他们发自内心,自甘自愿,甚至主动拿出自己的东西,譬如寿命,譬如气运等等来交换的祈福。”

    他与孙思邈对视一眼,嘴角扬起清浅的笑意,同时说道:“是百姓。是长安城的百姓。”

    如他们所想,确实是百姓。两日前,李承乾陷入昏迷,帝后无暇他顾,宫内气氛紧张焦灼。消息宛如长了翅膀般飞出太极宫,飞到民间。

    太子染疾,昏迷不醒,太医署所有医官都束手无策。

    这个消息让所有人都惊住了。

    “太子那么小,怎么会染上这么古怪的病。”

    “是啊,太医署的医官们那么厉害,如何会束手无策呢?”

    “太子……小郎君平日看起来那么康健,怎么会,怎么会!”

    “老天爷不公平,为什么是太子。太子那么好,”

    是啊。太子那么好,种出西红柿西瓜辣椒,种出土豆,做出腐竹豆皮,做出高转筒车与水转翻车,如今地里还有将要成熟的红薯。若无太子,他们哪来如今的好日子。可这么好的太子,怎么就不行了呢。

    有人悲恸,有人惋惜,有人哭泣。

    大家都跟长孙氏李世民一样心焦着,关注着来自皇宫的消息,他们希望听到喜讯,听到太子转危为安。然而没有,一直没有。

    银月村杨家村等村子的人甚至连饭都不想吃了。

    三娃最先站出来:“我去拜佛寺拜道观拜城隍,我去求他们,求他们放过小郎君,把小郎君救回来。如果……如果一定要带个人走,带我吧。小郎君对我们有大恩。若不是小郎君,我跟哥哥不说修缮房子做新衣服,只怕早就饿死了。”

    “是啊。小郎君对我们全村都有大恩的。我们不能坐视不管。虽然……虽然不知道管不管用,但总要试试吧。”

    “对,总要试试的。我也去。”

    “我们一起。”

    第一批人站出来,就有更多的人站出来。他们的举动传出去,越来越多的人自动加入其中。他们没有别的本事,不懂行医治病,唯有祈求上苍。

    他们去寺院,去道观,去城隍,甚至连村口的土地庙也不放过。他们点烛火,点长明灯,点河灯,点一切他们能想到的可以用来祈福的东西。

    苍天在上,厚土在下,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