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正道魁首是如何养成的》 230-240(第7/16页)
,又不禁相视而笑,就像两个调皮的孩子在上课期间跑出来偷得浮生半日闲般,就连拂面而来的山风都显得格外清爽。
“人类说话都弯弯绕绕的,好难懂。”姬既望虽然没听懂明月楼主话语中的深意,但他也从宋从心的态度中猜到了些许。
“没关系,我可以解释给你听。”宋从心道,“不过那些阴阳怪气、绵里含针的话语不懂也罢。你真诚待人,总也会有人真诚待你。”
姬既望点了点头,顺势在石桌上趴了下去。
清风拂过庭院中的柳树,搔来一阵细碎的沙沙声,仿佛风与绿柳都在赞同宋从心的话语。
宋从心给姬既望简单介绍了一下此次出席天景雅集的各方大能。
“明月楼主没有坏心,他只是喜爱逗趣,但本身并不是很难相处的人。”或者说,明月楼主好不好相处,取决于明月楼主是否想和你好好相处,“这位前辈的为人处世之道有值得吾辈学习借鉴的地方,但他话语中七分真三分假,要分辨清楚,着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禅心院主持是位德高望重、即将得以圆满的高僧,若有困惑不解之处,或可向其请教。”
“清汉诸位星君虽然寡言少语,但都是心性豁达、通透明理之人,她们解答天下一切惑事,为世人避凶趋吉,不过命数之事终究要看自身。”
“而东华山的折柳前辈……”宋从心想了想,“那是一位心怀天下、活人无数的大能。”
宋从心说着,便感觉后脑勺微微一痒,仿佛枝叶柳梢拂在她的身后。
“不过我师尊曾说过,这位前辈天性害羞,不喜见人……”
宋从心的注意力都放在姬既望的身上,没听到柳枝拂动亭沿时急促细碎的声响。
“我曾在东海有幸一见,你应该也有印象,折柳道人治好了我和缘浅的伤,是位十分温柔——”
“啪”的一声,柳枝穿过凉亭,如一道鞭子般抽在了亭子的石桌之上。宋从心和姬既望猛然扭头,便看见先前伫立在凉亭外的柳树随风拂动的枝条莫名僵硬了一下,随即,祂又很快跟没事人一样缓缓松弛、随风舞动。但是宋从心和姬既望都很肯定自己并没有出现幻觉,而且,宋从心这才发现,即便日月山是有灵之地,眼前这棵柳树未免也太翠绿了一点……
宋从心:“……”
折柳道人,您老怎么比当年的我还社恐啊。
第235章 【第79章】拂雪道君姜家道君姜恒常……
在折柳道人恼羞成怒之前,宋从心带着姬既望默默地转移了阵地。
谁能想到,东华山的代表折柳道人其实早就到了雅集现场,但却因为不愿见人而在大殿后头的院子里假扮一棵柳树。以分神期修士的耳目,这个距离其实也能捕捉到大殿内众人说话的声音,四舍五入也算是出席过会议但拒绝发言了。
宋从心带着姬既望离开院子后沉默了许久,才道:“嗯……就像你刚才看到的那样,折柳道人有些腼腆。”
姬既望微微点头,一副“学到了”的模样:“原来如此,这就是‘腼腆’啊。”
“呃,确实如此,不过折柳道人属于比较严重的类型……而且人性复杂多变,不可一概而论……”
宋从心怕自己再这么乱七八糟地教下去会导致姬既望对人族产生什么奇奇怪怪的误解,她连忙转移话题,带着姬既望往其他院子走去。七曜星塔的布局采用的道门最常见的八卦阵法,此阵意在“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它的庭院是环绕主塔建立的,而庭院布景亦是阵法结界,人行于其中便可感受到时节流逝、同赏四时之景。方才折柳道人所在的庭院便是春季,宋从心和姬既望穿过拱门继续往前走,便逐渐从春天走至了盛夏。
春季是杨柳依依、满目翠意,夏季之景便是繁花遍地、流水小溪。
步入夏景园中的瞬间,宋从心这才发现出来躲清闲的不止是她和姬既望,远处还有三道人影站在池塘边,似乎在交谈着什么。
能登上七曜星塔的无一不是修为高深、五感敏锐的修士,几乎是在宋从心和姬既望踏入庭院的瞬间,交谈的三人便察觉到了他们的到来。他们回头望来,神情似乎有些意外。宋从心凝神一看,发现站在远处的是两名女修与一位男修,三人都是生面孔,证明三人并未出席上一届的天景雅集。
“是无极道门的拂雪道友吗?”不等宋从心开口说话,其中一名身材高挑、身着玄衣的女修突然朝宋从心和姬既望挥了挥手。
宋从心和姬既望对视了一眼,也朝着三人所在的方向走去。除了方才和他们打招呼的玄衣女修以外,另外一男一女明显是夫妻或者伴侣之类的关系。他们穿着款式配色都极其相似的金红法衣,身上的佩物、发簪与耳坠都是成对的。其中,面容清冷的男修微微侧身,以一个随时能将身边人护入怀中的姿势站在女修的身边。
宋从心和姬既望走到近前,方才很是自来熟的玄衣女修便自我介绍道:“久仰,拂雪道友。你或许听过我的名字,我名姜恒常。”
姜恒常,千年修真望族姜家的嫡系后人,不足两百岁便步入分神期的天才女修,同时也是天殷皇朝的刑天司督长。在宋从心横空出世之前,修真界中声名最为鼎盛的天之骄子无疑便是这位姜道君,宋从心对她的名号的确是如雷贯耳。
“久仰大名,姜道友。”
直到姜恒常站在近前,宋从心这才发现姜恒常的身量极其高挑,宋从心本人的身高在女性中已经称得上相当拔尖的存在了,但姜恒常竟然比宋从心还高出半个头的身差来。
这位姜道君的外貌也让人十分印象深刻,英气锋锐的眉眼,唇色是寡淡的灰白,左眼眼角一棵泪痣,笑起来时总给人一种明朗的利落之感。
姜恒常负手而立,站姿挺拔,那种如松如竹般的笔挺容易让人联想到兵士,而她配在腰间的刀刃也是刀身笔直、中正不阿的横刀。
第一眼观之,宋从心只觉得姜恒常气质明朗,不像修士,倒像是意气风发的锦衣卫使或是独行江湖的豪迈刀客。
“这位是我的挚友,重溟城城主姬既望。”宋从心寒暄过后便介绍了姬既望的身份。姜恒常也礼尚往来,介绍了身旁的两位修士,却不想这一对贤伉俪的身份让宋从心心中微微一怔:“这位是集机关偃甲之术之大成的前辈天工道人,这位是曾只身一人抵御地穴兽潮之灾的百炼道人。二位隐世已久,此次受邀前来,我辈才有幸一见。”
“二位,久仰了。”宋从心行了一个子午诀,天工道人的修为仅有出窍之境,但她在机关偃甲之术上的造诣与地位却是无人可以置喙的。虽然天工道人是散修,本身不属于任何一方势力,也少有庇佑凡人、造福一方的义举,但清汉拟定天景雅集出席名单时也不会落下这些遗落九州各地的能人异士。
要知道,天工道人堪称造化一道的鼻祖,金丹期便自创了“攻木生息之法”,并点化造就了实力堪比合体期修士的百炼道人。单从技艺来说,天工道人相当于在金丹期就跨越两大境界直挑炼虚合道境的狠人。
比起姜恒常,宋从心对天工道人以及百炼道人更感兴趣。在唯心主义世界观中的机器人之祖以及她的人工智能爱人,救命,这太酷了好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