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50-6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皇子》 50-60(第11/21页)

    可仔细想想,内忧外患一起来,确实没法。

    只能怪野人部落太勇猛。

    纪国宫室众人看着各国态度,嗯嗯嗯地点头。

    没错,都是野人部落勇猛,跟他们纪国半点关系都没有!

    他们一点也不心虚!他们只是喜欢喝茶看戏而已。

    什么?

    祁国派人来问恶金的说法,还让他们把官道附近的祁国农奴赶走?

    好像不太行,那都是无主之地,纪国只是个小国,管不到那边的,除非你们承认那些土地尽数归纪国所有。

    什么?

    你们要派兵抓人?

    那么远的距离,你们确定?

    这话是郑锡回的。

    他简直扬眉吐气!

    好久没这么开心过了!

    没有猪队友的感觉太好了!

    越看纪伯,越看大小公子,郑锡就对郑伯,以及他那几个勾心斗角的儿子不屑。

    看看人家!看看你们!

    至于其他诸侯国的态度,傻眼归傻眼,但要他们帮忙?那万万不行。

    不管祁国到底因为什么失去两个城池,对其他诸侯国来说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可以说这场祁国的内忧外患里。

    看戏的天下诸侯很满意。

    暗戳戳搞事情的纪国心情也不错。

    有了两座城池,还吸收不少农奴当族人的百万部落更是美滋滋。

    受伤的只有祁国罢了。

    在百万部落稳定之后,悄无声息地送来万斤祁国海产,以及十箱缴获的祁国珍珠。

    纪国跟百万部落的心照不宣,让纪国在东面也有了自己的盟友。

    祁国无形中被包围在里面。

    可惜了,他们完全没意识到危险,还在努力地抓逃窜的农奴。

    纪伯见此,直接修书一封,大张旗鼓送到祁国。

    信里看似安慰,实际意思是,老伙计换换思路吧,放过农奴,放过百姓云云。

    不仅给了“建议”,还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指指点点。

    德政仁政等等讲了一通。

    看似给祁国国君写的,其实写给天下人看的。

    毕竟这封信语言简练,用词优美,一看就是经过文化人润色过,比如耘先生等人。

    这信的内容跟文笔,足够流芳百世了。

    祁国国君气得鼻子都歪。

    好啊,踩着他立名声呢!

    这封信一来,天下间指责他的人肯定越来越多。

    而废奴制度又像大势所趋,所有奴隶,甚至奴隶出身的平民,兵士,都会觉得纪伯是个大好人。

    祁国国君越生气,祁国内里的农奴就越高兴,看向纪国的眼神越来越亲切。

    如果他们会现代的话,大概会说一句。

    纪国!我素未谋面的故乡!

    作者有话说:

    我素未谋面的故乡是东北!

    最近一直在刷东北美食还有冰雕,有机会一定要去一次!-

    不稼不穑出自《诗经·伐檀》,硕鼠硕鼠《诗经·硕鼠》-

    ? 第 56 章

    祁国手忙脚乱收拾国内问题, 农奴也并未完全废除,但给的待遇明显提升,不再住牲口圈, 不再随意打骂, 根据农具情况设定不少惠利要求。

    作为主要蓄奴的卿士们, 其实还是有不满的。

    不过在祁国国君强压下,以及蓄奴最多的祁喜主动接受这些要求,剩下的卿士只能同意。

    这些惠利要求暂时安稳祁国内部矛盾。

    只是再掉头面向被攻占的两个东面城池,已经束手无策。

    不知道百万部落为何如此数量,把城池守得固若金汤, 而且他们有恶金武器!

    现在的祁国兵士,不对,天下兵士,看到恶金就会后退一步。

    他们实在是太怕了。

    恶金的名声甚至有些神话。

    一想到百万部落有恶金, 他们就不敢前进,本来就是攻城, 再加上胆怯, 围攻许久都没成功。

    但祁国也不会这么轻易放弃, 明显要找机会再夺回来。

    那百万部落占城之后, 迅速在拟国号。

    部落族长听说纪国给他们起了百万部落的外号, 干脆拍板, 就叫百万国。

    既然是表现出建国初期的百万人口, 又是隐隐向纪国示好。

    这个族长心里十分明白,天下诸侯各国里,只有纪国会接纳他们, 虽然现在偷偷接触, 以后总会再有好处。

    但百万国到底只是东夷小国, 大部分人都没在意。

    像他们这种小国,四面的蛮夷狄戎不知多少,不是靠近中原,就会被中原承认,大多数人认为他们很快会被祁国灭国,只是时间问题。

    祁国自己也是这样认为。

    所以对百万国并未放在眼里,攻不下来是正常的,但这种部落一般都不善于经营。

    过不了多久,农田就会荒废,城内的建设也会减少。

    没办法这是文明跟文明之间的差距。

    等着百万国自己走向灭亡就行。

    这也不是祁国直大,而是看过太多这样的例子。

    自己建立城池的蛮夷狄戎,一般都会形成真正的国家,因为他们懂得建设,在建设里慢慢学会管理城池。

    这种部落突然成为国家,便会对城池束手无策,最终回到自己的地方。

    作为已经存在几百年的国家,祁国见过很多这样的事。

    百万国的族长,现在的国君显然也发现这个问题。

    部落的生存,跟城池生存,基本是两回事。

    他还能凭借领悟力主持大局,可下面的族老们基本乱套。

    思来想去,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解决。

    学习。

    学习其他国家的治理模式。

    天下诸侯国里,大家都可以随便来往,即使是纪国也是登记之后就能进去。

    他可以派人,甚至自己去各国学习。

    但这种方法用的时间太长,只怕还没学会,百万国就会分崩离析。

    百万国国君干脆继续给纪国写信,一来表示友好,二来表示,能不能给点经验啥的。

    纪凌见这国君实在聪明,肯定不会反对。

    有个这样的国家牵着祁国,对他们纪国来说只有好处。

    于是一批秘密帮助百万国的官员出发。

    他们将会教导百万国从安民到治安,再到种田,以后还能用你们的渔获来换我们的种子等等。

    于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