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80-9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皇子》 80-90(第28/36页)

呢?”

    国君?

    这人不敢答。

    不仅他不敢,其他逃跑的官员都不敢说话。

    昌伯薨了。

    然后新都进了狄戎。

    他们这些人四散而逃。

    “所以你们把国君抛下,自己逃了?”

    国君的尸体仍在新都,会被狄戎怎么糟蹋,他们不知?

    其中一个小官员只觉得昌含笑语气愤怒,大有山雨欲来之意,连连道:“藏起来了,暂时藏起来了,咱们打回新都,国君尸体定然安然无恙。”

    昌含笑咬牙,脸上闪过愤怒。

    都说是废物。

    果然废物。

    昌伯带着他们,能活到现在,都算身体强健。

    昌含笑伸手给这人一刀,怒道:“夺回新都!给昌伯治丧!”

    他不是昌伯儿子。

    他只是一个侄儿。

    那又怎么样。

    他要抢回昌伯尸首好好安葬。

    对于昌含笑率领的部下匆匆回昌国新都,纪国这边自然也发现了。

    等知道是昌伯薨,纪国这边下意识停战。

    国君亡故。

    诸侯国停战,这是一直以来的规矩。

    卢国那边自然也停手。

    一年半的战争,因为昌伯的死,暂时停手。

    昌含笑好不容易打回新都,让狄戎暂退,却怎么都找不到昌伯的尸首。

    负责藏匿尸首的小官急得说不出话。

    本来在这的啊。

    就在这。

    他还派人看守。

    不过他都跑了,看守的人自然也跑了。

    乱世当中,谁在乎这个啊。

    昌含笑一时接受不了。

    他们怎么可以这么对国君,凭什么这么对国君。

    “找,一定要找到。”

    “来人,去狄戎方向找。”

    昌含笑怀疑是狄戎那群野人弄走昌伯尸体,话说完,昌含笑又道:“我跟着一起。”

    昌国内里,打仗他数第一,就算把狄戎全都弄死,他也要把昌伯尸体带回来。

    这期间,纪国,卢国都知道昌伯尸体没了。

    不管放在什么时候,人死为大,尸体没了,这种事都让人震惊。

    那可是昌伯。

    将昌伯发展至一百五十二城,成为天下第一诸侯国的昌伯。

    任何时候,都能判断正确的国君,放在周朝历史里也罕见。

    这么一个人物,死后尸体都找不到了。

    战乱。

    让一个国君都如此没有体面。

    纪伯听此,让公子庆去找狄戎的人,若他们真抢了昌伯尸体,务必归还,算纪国欠个人情。

    卢国那边也在派人寻找。

    之前三家还打的你死我活,现在为昌伯的死不仅停战,还在做同一件事。

    狄戎那边也是有苦难言。

    他们真的没抢!

    他们也是攻入昌国新都之后才知道昌伯死了,然后就被昌含笑打跑!

    谁抢尸体啊!

    昌含笑不听这些,纪伯也派人施压,卢国军队同样蠢蠢欲动。

    他们太冤了!

    好在昌国新都郊野的庶民还了他们公道。

    这些庶民原本是郑人,之后变成赵人,再之后又变成郑人。

    现在是昌人。

    其实他们心里想的是,要是能当纪人就好了。

    他们的想法没人知道,他们说出来也没人当回事。

    可就是他们在停战后偷偷种田打猎之时,发现这个尊贵之人的尸首。

    庶民不认识昌伯,却认识他身上华丽的衣服,虽然现在已经破烂不堪,确实还是华丽的。

    等他们把尸体交给昌国卿士,并道:“估计是被野狼叼走,路上又碰到军队,狼被吓走,所以丢在半路上。”

    他们不说,昌含笑也看出来了。

    昌伯身上的咬痕很是明显。

    不是狄戎抢走,也不是哪个卿士藏匿。

    是在战乱的时候,被野狼叼走。

    这些野狼早就习惯在战争里吃死尸。

    士兵的死尸跟国君的死尸,对它们来说没什么区别。

    都死了,都能吃。

    昌含笑心中悲凉,一时不知道说些什么,再看看一无所知的庶民,开口道:“你们找到国君尸首,大善。”

    “想要什么恩赏?”

    这些庶民头一次被人问心中想法。

    他们几个面面相觑,见这个贵人似乎真心发问,答道:“我们能不能当纪人?”

    纪人?

    昌含笑看着他们渴望的眼神。

    原来他们并非一无所知。

    其他昌国官员大怒,昌含笑反而冷静下来:“送他们去纪国,纪国会接收。”

    看着庶民大喜过望,昌含笑忽然意识到,昌伯不是病死,不是身体不好,是心里知道,他那个愿望永远不可能达成。

    所以他开始信命,接着匆匆撒手。

    昌含笑也开始信命了。

    十月二十,昌国国丧。

    不管怎么修补,昌伯的身体始终残缺,这在任何文化里都不是好兆头。

    昌含笑作为储君,完成一系列仪式,他提前给昌仲等人送信,问他们愿不愿意送国君下葬。

    昌仲自然不敢,其他儿子同样不愿意来。

    一代明君,竟然落到这种下场。

    卢国国君写了封感天动地的祭文,不单像是给昌伯写的,同样像是给自己写的。

    纪伯同样送来慰问。

    周朝六百三十三年年末,天下哀恸。

    可就在大家消化这件事的时候。

    昌伯的谥号出了。

    昌桓王。

    谥号是桓,意为辟土服远。

    这也没错。

    问题是王。

    天下岂有二王之理。

    天下间,分明只有周天子才能称周王。

    但昌含笑给昌伯的谥号尊为王,跟周天子平起平坐的王。

    消息传出,天下震惊。

    先不说昌国现在什么形式。

    就说这个王字,是轻易可以讲的吗。

    即使诸侯国打成这样,唯一的王也是周天子。

    已经有两百多年的时间,没有那个诸侯敢称王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