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皇子: 90-1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皇子》 90-100(第24/36页)

说,正因为位置上是他父亲,以后是他大哥,他一点想法也没有。

    郑锡摸摸自己花白的胡子,又感受了下建好的地龙。

    感觉自己还能再给纪国办公二十年!

    周朝六百三十八年,纪国四年。

    各地征兵果然引起一点骚乱,众人只怕是又打仗,等知道是去驻守西北,情绪还好了不少。

    各地百姓实在是怕了。

    经历过天下大乱,又经历过和平稳定的生活,没有人会怀念战争。

    西海关跟雁门关很快驻守各二十万大军。

    他们是耕战兵,平日没事的时候种田,但会抽时间训练,而他们交的赋税则少之又少。

    这种方式很快推广到全国各个指挥营,既能消磨大家的精力,不让他们变成为祸一方的兵痞,还能一定程度上自给自足。

    对士兵们来说,种田可比打仗好,宁愿一辈子种田,没事再操练一番,也不愿意真的上战场。

    这个想法朴实又有道理,只是少了些军魂。

    纪伯很快注意到这一点,派了纪国老辣的将军过去轮番带兵,这才解决问题。

    这些事情普通人自然不知晓,普通正在认真生活。

    在烟城附近山上避世而居的祁先生,知道的就更少了。

    当初纪伐祁就捉过他一次,把他放会给迁都的祁。

    再之后纪灭祁,他带着众多子弟躲在山上,中间还受过纪国官府的帮忙。

    但除了必要的药物之外,他什么也不让拿,那些药物还用了等价的兽皮交换,连他最心爱的纸张都没要。

    几年过去,他们这几百人还在山上。

    说实话,日子过得非常清苦,不过大家也能自得其乐。

    毕竟能跟着祁先生上山的,都能坚守这份寂寞,他们在山上甚至不知道昌没了,卢也没了。

    在他们的认知里,天下必然还在打仗,肯定还是纷争不断。

    他们躲到山上避祸,反而是更好的选择。

    他们种庄稼都种出心得了。

    要不是因为一个老人实在病得厉害,祁先生还是不会让人下山找医馆。

    昨天老人还算康健,今日眼看不行,他们也医治不了,只得送下来。

    送人下来的祁家人,已经做好到处避战的准备。

    当初这里虽然被纪国占领,但隔壁卢国也不是好惹的,谁知道会到人手里。

    在这打仗也未可知。

    可下山之后,就看到一群农夫扛着锄头在挖水渠,他们旁边还站了个官吏模样的人,应该是在监督劳役,官吏开口道:“把山上的水引下,等夏天就能灌溉,这是好事啊,大家走快点,这都是你们的田地。”

    其实不用他多说,这些农夫们就在做了。

    农夫已经习惯,以前做苦役都是给贵族们干活。

    现在做劳役那也是给自己修水渠。

    去年隔壁县从河里修了水渠引到田地附近,等到夏天旱天时,都不用跑那么多远挑水,比较轻松就灌溉了田地。

    所以去年隔壁县产量很高。

    今年春耕刚过,本地知县也带着他们去修水渠。

    虽说水渠没那么简单修缮,要看看哪有水,看看那地势,还要规划怎么修得快速简单。

    他们知县跑了好几个地方,找的地理学的大家才求来修水渠的路线。

    春天也不热。

    大家干劲还是很足的。

    这群人跟抬着生病老人下来的祁家人正好撞了个照面。

    两队人面面相觑。

    农夫这队人,虽然一看就是庶民打扮,但至少衣衫整齐。

    纪国奉行宽民举措,支持农耕。

    而农耕不止是指粮食,还有种麻种葛之类。

    总之这三四年下来,就算再穷的人家,买不起好布料,但至少能买得起麻跟葛布。

    加上大多数人都是这几年才穿得起衣服,所以衣服显得很新。

    再对比从山上下来这群人。

    怎么说呢,不能说他们是乞丐,但也差不多了。

    其中一个农夫心想,这年头,还有如此贫穷的人,那该有多懒?

    因为今天要干活,他穿的还是旧衣服呢,都比眼前的人好。

    祁家人也傻眼。

    这些农夫们,还穿新衣?

    手里拿着恶金农具?

    两队人惊讶的时候,还是管事的官吏一拍脑袋,想到知县的嘱托,而知县又是被郡守嘱托,郡守又是听纪伯吩咐。

    就是遇到从山上下来的奇怪人,不要惊讶,该送医送医,该救济救济。

    “您姓祁?是不是遇到什么麻烦,还是祁先生有什么麻烦。”

    祁家人没吭声,旁边的官吏道:“你是蠢吗,没看到他们抬了个人。”

    在官吏们的努力下,老人被拉去医馆。

    医馆医工认真诊脉道:“没事,用肥皂催吐就行,应该是吃了毒蘑菇之类的东西。”

    果然,在慌张的催吐之后,又灌了些汤汤药,老人很快转醒。

    只是醒来后第一句竟是。

    “饿。”

    “好饿。”

    合着您吃蘑菇是为了充饥?

    还是背着人吃的?

    同样来看病的百姓忍不住摇头。

    这也太惨了吧。

    饿成这个样子。

    明明现在粮价也不贵啊。

    这个百姓干脆把家里带来的糖水递过去:“先喝口糖水垫垫,让他们去街上给你买点。”

    “最近祁家酒楼开到咱们烟县了,那味道,特别香。”

    “他们老板还来了,说是开业有优惠。”

    祁家酒楼?

    老人在抱着糖水喝,其他人疑惑了。

    不过祁这个姓氏,怎么可以跟酒楼合在一起,简直有辱斯文。

    但这糖水真香啊。

    闻着就甜。

    在山上过了六七年苦日子的他们,最多吃点蜂蜜。

    但他们不会养蜂,取蜂蜜也不得其法,已经很久没吃过这么甜的东西了。

    他们虽然在咽口水,不过还是道:“请问这糖水多少钱,我付银子给您。”

    祁家人身上的金银已经不多,这还是为了救老人,祁先生才塞了钱让他们带下来。

    谁知道那庶民打扮的人竟然摆摆手:“不值一提,要不来多少钱。”

    说着,他从腰间又取了个小纸包,又给自己冲了一杯糖水。

    他干活累着了,多歇歇就行。

    医工看到后,皱眉道:“加盐了吗?盐糖水才能补充体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