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满分学生手册》 4、第 4 章(第1/2页)
教职工宿舍坐落在南校区东南一角,南校区是老校区,建筑古雅低矮,楼前楼后种满了银杏和法桐,枝干高挺,树冠茂盛,扇子般的树叶在夕晖中浮动。
池行诩把车停好,站在楼前,风兜住她,吹乱她黑色的长发。
阳光被高处栅栏分割成一块一块,在灰白色墙体的拐角一折为二,附着在墙体上的灰尘看起来更加厚重。
她太久没回来了。
包里,手机亮了又灭。
“谌主任?”
“行诩,你那房子许久没打理了,要不我叫几个学生过来帮你收拾一下?”
“不用,我能应付。”
“那你有什么需要随时给我打电话,不要跟我客气。”
“谢谢谌主任。”
池行诩挂断电话,走进楼道。
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学校给她父母分配的房子,四楼,老户型的三室两厅。楼梯扶手和墙壁新漆过,盖住了从前的斑驳。
她在这栋房子里生活过十几年。初春房顶的雪在融化,顺着屋檐向下滴落,树皮在渗水,枝干抽出新芽;四月的天气不冷不热,梧桐絮飘满了整个世界;夏伏涌动的热风总是伴着蝉鸣,秋天的叶子似乎眨眼间就会变得金黄,冬天的第一场雪也就不远了。
她推开房门,房子收拾得很好,屋子里的旧物早已被她父母清空带走,沙发茶几餐桌椅套上了防尘罩,久没通风的房间里,有些闷热。
池行诩探出身去开窗,窗户还是从前带挂钩的老旧样式,她掀开沙发防尘罩一角坐下。客厅最大的家具便是那张书桌,从前上面从摆满了古籍和文献,父母两人相对而坐,忙碌各自的事情,偶尔会抬起头相视一笑。
下雨天,她会站在窗边目送他们撑雨伞朝教学楼走去,雨点一滴一滴打在紧绷的伞面上,伞底温和的对话随着脚步声渐渐听不清了。
池行诩把客厅简单收拾干净,又收拾出一间次卧,把床上铺上干净的四件套。不知道是情景格外相似,还是因为今天遇到了江凛风,她靠着床小憩却没由来地梦见了自己去潭州一中报道时的那天。
潭州多雨,新教师报道那天,天色更是昏暗,雨来得又急又猛,打在伞面上劈啪作响,满地的流水淌湿了她的鞋。
她拿着辞呈,走进教务处。
教导主任姓汪,年龄四十岁上下,小眼睛,鹰钩鼻,戴着细边眼镜,留着地中海发型。
“你要辞职?一中立校这么多年来,拿着辞呈来报道的,你恐怕是第一个。”汪主任推了一把眼镜,趴在眼睛上的两根眉毛拧成了皱巴的线。
“因为个人原因,我可能不能在一中任教了,非常抱歉。”
“个人原因?”那两根皱巴的线似乎舒展了些,“你是说‘可能’,那就是还有商量的余地吧?”
池行诩不说话,用沉默表达自己的态度。
“你坐在这里等一下,这个事情我一个人不能拍板,我得向校领导汇报一下。”
整个闷热的下午,她木然地看着伞面上的雨滴沿着边缘滑落,隔着门听见会议室里不断地响起校领导和教导主任争执的声音。
“后天就要军训了,怎么弄出这种事。你这个教导主任是怎么当的?”
“她之前有没有跟你提过。今年生物组招的人本来就少,现在还少一个?当老师是要有责任感的。她走了学生怎么办?今年学校扩招了,初一新生比往年多了十个班。”
“一中不是她说来就来,说走就走的地方,一中是公立学校,招考公告上明确写着录用后不得随意辞职。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任性而为,个人原因?你问她是什么个人原因?在大局面前没有个人原因!”
“你去告诉她,她有什么要求有什么困难,她可以跟学校提。非要用辞职这种方式来解决问题?这个辞职学校不可能同意!”
······
天边响起两声闷雷,又是一阵疾风骤雨。
一中是潭州的四大名校之一,坐落在潭州著名景区旁,背靠越山,面向南江,风景如画。可当时池行诩根本无心欣赏一中的景色,只看得到天边厚厚的乌云。
教导主任抹着汗从校领导办公室出来,给她倒了茶。
“是这样的池老师,学校恐怕不能同意你的辞职申请。今年的情况太特殊了,你一走整个初一生物组的教学工作恐怕没办法开展。”
“汪主任,我还是坚持我的想法。”
“你刚刚参加过编制招考,应该知道走一趟这样的流程需要多长时间。开学在即,学校真的找不到可以临时替代你的人,希望你也理解一下学校。”
“······”
“池老师,不是我在强人所难,任何事都是需要双方互相理解的,有什么问题和困难你可以跟我反映,我也可以向你保证学校一定会竭尽全力解决每一个老师的后顾之忧。学校暂时无法找出合适的人选替代你,眼下这个阶段,我们先一起共克时艰。”
“······”池行诩根本找不到一个反驳他的立场,只能继续用无声的沉默来拒绝。
“这样吧,一年的时间,就一年!”汪主任拍了下桌子,仿佛下了个很大的决心,“你先教完这一年,明年学校还会再安排招聘考试,到时候你提出辞职,我决无异议。”
池行诩知道自己再坚持也不会得到想要的结果,递出去的辞呈最后还是退回到她手上。
离开教学楼的时候,雨已经停了,她在图书馆前的木长椅上坐下,长椅旁是一棵刚刚被狂风骤雨吹打过的银杏,树叶在风里飘摇,将落未落。
她曾经有多么迫切地想要来到这里,现在就有多么迫切地想要离开。她对未来已经没有了半点期待,现在她必须一个人在这个完全陌生的,没有亲友的城市独自生活。
就这样,池行诩成了潭州一中的老师。
她在校外不远的小区租了一套两居室的房子,房东知道她是一中的老师还主动降了租金。她买了些日用品,拉了个行李箱就住了进去,带来的东西里除了几件换洗衣物,其余全是与她专业相关的文献材料。
放弃科研,离开津城来到潭州,成为一名普通的中学老师,她做每一个决定都用了壮士断腕的决心,可这一叠叠资料她却怎么也不舍得丢掉。对她来说,这不仅是她读研期间的心血,更是她从小到大不断努力的证明。
可是即便努力又怎样,她的梦想和期待只能随着这堆文字一起尘封,放在阴暗的角落里,无人问津。
开学的前两天大会小会不断,教导主任考虑到池行诩的情况特殊,没让她当班主任,还婉转地表达,无论如何学校感谢她的理解并且希望她能一直留下,池行诩并未因此改变主意。
一中最先是没有初中部的,前两年才开始开设,新来的初一组老师因得许多是应届聘进学校,大家年纪相仿,办公室里的氛围称得上轻松融洽。
池行诩打定主意要离开,没想过要和同事有过多的往来,可她下班后也不想回到空无一人的住处,便总待在办公室里写教案备课,一星期过去,机缘巧合地和办公室里的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