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学生手册: 19、第 19 章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满分学生手册》 19、第 19 章(第1/2页)

    “14岁拿下全国物理竞赛金牌,15岁保送津华,别人家的孩子!”

    “天才少女15岁保送津华,18岁保研成为国家级课题c刊论文一作,网友直呼厉害了!开挂的人生!”

    “物理研究生院年龄最小“师妹”,成功背后是努力还是天分?”雷动的掌声中,沈一涵不停在池行诩耳旁碎念,“你看我这几个自媒体标题起得怎么样?”

    “起得挺好的,下次不要再起了。”池行诩轻轻抚掌,课题研究的方向是专业性极强的反铁磁自旋电子学,江凛风在原稿的基础上作出改动,在专业的词汇上加了更多的自我理解,将深奥的磁学知识用幽默风趣的语言解释,循序渐进,深入浅出,让在座的外行也能听得懂,感兴趣。

    “俗是俗了点,但是足够吸引人眼球啊!”

    十一点,报告会正式结束。攒动的人群四散涌向各个出口,没过多久厅里只剩下三所高校课题组的人,沈一涵拉着池行诩往人堆里扎,池行诩无奈挽起笑容跟在沈一涵身后被迫社交。

    柳奕带着学生从台上下来。

    “今天的报告会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刚刚在台上作报告的这个小姑娘叫江凛风是吧?我之前看到一篇很不错的sci论文,特地留意了作者,看来不是同名,就是你了。”

    “长江后浪推前浪,一浪更比一浪强,小姑娘未来可期啊!”

    “听说今年才十九岁,这么年轻,这以后光是试错的机会就比别人多。”

    明大物院的院长和柳奕感叹道:“哎呀,柳兄手下有个这么厉害的学生,真叫人羡慕。”

    几十双眼睛齐刷刷落在江凛风身上,她不卑不亢,镇定自若,“能成为柳院长的学生,才是我的荣幸。”

    乍听起来客套的场面话,从江凛风嘴里说出来倒愈发显得谦卑。柳奕就喜欢江凛风不骄不躁的性子,也毫不掩饰对弟子的欣赏和喜爱,“课题成功是大家的功劳,不过我这个学生格外肯吃苦,嘴上从来不叫苦。”

    “我就说柳兄这两年的干劲又上来了,原来是这样。”

    “少来,你们打的什么主意我是知道的,别想着撬墙角,我会手把手带着她读完博。”柳奕和其他几个学校的教授握手,礼貌拒绝了递过来的香烟,“年轻人还是要少夸,夸多了就不知道上进了。”

    在这群老教授高谈阔论的时候,江凛风的目光一刻不离地落在池行诩身上,池行诩抱着两本教材,跟在沈一涵身后,保持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有人注意到她的时候,她便回以对方一个礼貌的笑容。

    江凛风目光微动,嘴角弯起,也不知道池行诩这被迫营业的笑容背后有多少不情愿。

    她没想过今天池行诩会来。

    从看到池行诩坐在席下的那一刻起,台下所有人的脸她都看不见了,只看到池行诩,好像偌大的报告厅只剩她们两个人。

    从前有太多次,都是她坐在讲台下,昂着头看黑板和投影仪幕布,听池行诩讲课。

    现在换她站在台上,她表现得从容不迫,却依旧笨拙得像个孩子,就想把这些年她学到的,她会的展示给池行诩,期待池行诩给予她肯定。

    “沈老师,池老师。”江凛风与围在她身边的老学究们一一告辞,追上沈一涵和池行诩的脚步。

    池行诩一双笑眼映着璀璨的灯光,“报告很不错。”

    柳奕看着宝贝疙瘩弟子突然要求离场觉得奇怪,和身边老友寒暄几句,也随在她身后看看她到底要干什么。

    这一眼,他看到了江凛风走到了老池家那姑娘面前,他和池行诩父亲私交甚密,从小看着池行诩长大,池行诩高考填志愿那年,他也动过收池行诩当弟子的念头,可池行诩对物理毫不感兴趣,这事也只能作罢。后来,池行诩以第一名的成绩录入生科院,本科时名列前茅稳拿了保研资格,成了生科院前任院长陈樾的门生,他也就再没提起过要收她为徒了。

    “柳院。”沈一涵目光越过江凛风,一眼瞥见跟在江凛风后面的领导,规规矩矩叫了这么一句。

    柳奕冲沈一涵点头。

    “柳院长。”池行诩私下叫他柳叔叔,今天人多便改了口。

    “你回津城这么久,我都还没见过你的。”柳奕打量她,“瘦了,看来国外的风水不养人啊。”

    风水这词其他人说倒是没什么,但从一个物理学家嘴里说出来却是揶揄了,沈一涵站在柳奕身后偷笑,就连江凛风嘴角也扬起浅浅的弧度。

    “有对象了吗?”

    又是这句老生常谈的话。

    “还没。”

    “年轻人有工作干劲是好事,但也不能一个猛子扎进科研项目里出不来。”

    这是池行诩最近听到耳朵起茧的论调,她硬着头皮,扯开嘴角答:“您说得对。”

    “你看小沈。”

    沈一涵突然被点到,下意识站直,“嗯?”

    柳奕苦口婆心,“就她这谈恋爱结婚办事儿的速度都能写进科研人婚恋教科书。”

    沈一涵摆明了要抱柳奕的大腿,在一旁添油加醋,“是呢,行诩要是再不努努力,就要成反面教材了。”

    池行诩心里暗暗做好决定,没下回了,沈一涵别想再拉她来这种场合。

    “待会儿有个饭局,特地叫你来——”

    “柳院长,今天是你们的庆功宴,我去不妥。”

    “我话还没说完呢你就急着拒绝。庆功宴在晚上,午饭我想帮你引荐几个前辈,我就是觉得你,诶,太可惜了。”柳奕对池行诩除了疼爱,更多的是惋惜。

    当年陈樾花心思栽培池行诩的程度不亚于他对江凛风,池行诩也争气,读研期间就已经可以独立发表了c刊论文,远比同级的学生优秀太多。研三下学期,陈樾争取到了一个国际性跨校合作课题,作为这个国际项目里唯一参与的国内学者,他努力申请到了带一个学生参加项目的机会,而这个名额就是留给池行诩的。

    有了这样的资历,即便池行诩年纪轻轻也能跻身行业前列。为了让池行诩毕业后留在津华,院里计划提前聘池行诩为特任副研究员,池行诩可以继续进修提升学历,同时还拥有任教的履历。

    柳奕从前还与陈樾开过玩笑,“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们生科院培养的好苗子就这么着急着自产自销。”

    “课题嘛,哪有十拿九稳一定成功的,总有那么一些失败的概率。”陈樾也打着秋风。

    可谁都知道这样国际性课题,去了就等于功成名就。如果非说津华向池行诩抛出橄榄枝就形同赌石,那明眼的人都能从石头缝隙里看见池行诩是块上好的翡翠。

    可池行诩却放弃了,无论陈樾如何劝说,她都没有加入,甚至毕业后也没有出国深造,她的科研之路,从研三那年戛然而止。

    “你知道自己当年错过了怎样的机会吗?我要是陈樾,可不会由着你那么任性,我五花大绑也要把你绑去。”

    提起过往,池行诩的笑容凝滞,握着教材的指尖也因为用力而泛白。

    柳奕毫无察觉,“当初你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