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之士[科举]: 第162章 162 张居正的思索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寒门之士[科举]》 第162章 162 张居正的思索(第2/2页)

,张居正正在书房中思索。

    他面前桌案上堆着一摞文卷,若柳贺在此,恐怕能够认出,文卷俱是他写给张居正的书信与文章,从他轮值诰敕房起的文章都在其上。

    他并不知张居正竟将他的文章都归拢到了一处。

    张居正从第一卷文章看起,越看越快,与在诰敕房中写的文章相比,自任扬州知府后,柳贺文章

    的实用性越来越强。

    这就是任过地方官的好处。

    说实话,京官都是聪明人,尤其能在京中各个衙门顺当升官至位极人臣的,可以说是绝顶聪明。

    但这份聪明只体现在为官上。

    他们可以与各个衙门打好关系,也能将上官的喜好摸个透彻,至于谁人背后站着谁,那更是清楚明白。

    唯独一点——在做事上,他们终究欠缺了一分。

    当然,京官与地方官毕竟不同,京官存在的优势便在于统筹与协调,他们身在京中,并不需要如地方官一般贴近百姓,他们只需要会用人就足够了。

    柳贺在扬州府中已经有了些时日。

    也是时候回京了。

    若是在外时间久了,京中官员他多数不识得,天子恐怕也要将他忘了。

    只是……张居正思忖许久,却不知柳贺如今在什么位置更合适。

    不过柳贺回京毕竟还有一段时间,他可以慢慢思考。

    说实话,对柳贺这个门生,张居正并非十分满意,柳贺并非他坚定的支持者,他似是信赖自己,也愿意为变法出力,扬州府的银子他本可以不交,然而最终他却交给了自己这个将他打发出京的恩师。

    刘台之所以弹劾张居正,因张居正在抢功一事上斥责过他,尽管这并非主因,但官场上,申斥都会令人记恨,更不必说将一位前程远大的翰林外放了。

    但张居正未从柳贺口中听到过一句怨言。

    他派柳贺去治水,柳贺便老老实实治水,让他任知府,他便将扬州府事处理得当,商税与盐税他都敢碰,可谓胆大包天。

    原先张居正以为,柳贺对变法的态度是因为他胆小,如今来看,柳贺哪里胆小了?他分明很敢成事。

    只是……终究不能为他所用。

    张居正拿起一封徐阶写来的信,徐阶在信中隐晦地提醒他,要在意身后之事。

    欲行改革时,张居正便不再顾身后,但如今……

    未必没有身后。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