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年何其傲[综武侠]: 第63章 燕青衣的戏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盛年何其傲[综武侠]》 第63章 燕青衣的戏(第1/2页)

    燕衣戏楼,一座在三合楼的遗址上新建的楼。

    戏楼邻河而建,与悦来客栈隔水相望。楼身四面见方,有九层之高,在一众汴梁建筑中鹤立鸡群。

    远远望去,燕衣戏楼通体绛红,纯黑作柱,门面漆金,飞檐挂角,楼里楼外都绘满历朝历代的戏曲名作。琉璃瓦片在阳光下斑驳流淌,一眼一种色彩,万眼便是万种色彩。

    宛若一位临水照影的古典美人。

    然而此时,这位美人的镜子上面,泊满了大大小小的船舫,和简朴轻快的小舟。

    燕衣戏楼东面的悦来客栈人头爆满,戏楼北面、南面和西面的街道上,也挤满了老老少少的人。有的搬着自家的小板凳往街边一坐,有的衣衫褴褛干脆席地而坐,有的挑着扁担往墙边一靠,扁担的两头便各自冒出个扎着羊角辫的小脑袋来……扶老携幼,好不热闹。

    人头攒动,声势喧天。

    数日前,在顶头上司衣公子的授意和允许下,升迁到燕衣戏楼的翟掌柜大胆上路,将“戏楼今日剪彩”的消息洒遍了汴梁的大街小巷,宣传手段尽出:

    “戏楼剪彩当日,《贵妃醉酒》免费观看!”

    “为庆祝戏楼开张,飞衣商行老板衣公子大摆流水席,戏楼剪彩当日可劲吃喝!”

    “凭《贵妃醉酒》看戏票根,可在飞衣商行旗下店铺一折购物一次,有便宜不占是傻子!”

    “圣上早早定好要看的《贵妃醉酒》,今天咱们平头老百姓照样看啦!”

    加之衣公子亲自将圣上、蔡太师、方小侯爷、六分半堂和金风细雨楼等汴梁权力中心的人邀遍,满朝上下、江湖市井,自然没有不出席的道理。

    群英荟萃,又鱼龙混杂。戏还没开场,场下已不知唱过几场好戏。

    船夫早就等在河边。

    白愁飞下了衣公子的红漆马车,登上乌篷小船。

    船夫一摇桨,船便带着白愁飞往观看位去。

    “我现在没空。你先看戏,等戏结束了,上戏楼来找我。”这是临别时,衣公子对白愁飞说的话。

    白愁飞道:“衣公子什么时候吩咐你在这儿等我的?”

    船夫答:“昨天中午下的命令。”

    白愁飞:“…………!!”

    白愁飞心中惊悚,面上强自讽笑道:“他算得真准哪!他昨天中午就算准了,我今天会上他的马车?”

    白愁飞背上腾起一层白毛汗。

    ——竟然所思所想,一举一动,全在衣公子的掌握之中,逃也逃不掉么?!

    船夫忽然抬手,指着燕衣戏楼的方向惊叹道:“开始了!”

    两道华美的鹤唳刺破云霄!

    丝竹发曲,悠扬婉约。

    风声一卷。

    燕衣戏楼楼顶上,两道大红绸缎随风飞下,自九重高楼向下方河面延展而来,一直浸入水下,画出两道大红飘逸的绸路。

    而就在这两道绸路之上,两头丹顶鹤一左一右,各自轻踩绸布,自九重楼顶联袂而来!

    这如梦似幻的一幕,叫人声鼎沸的燕衣戏楼周遭,一下子惊呼不绝。

    羽翅翩翩,长脚曼曼,赤顶白羽衣,从容如仙舞。

    “唳——!”

    “唳——!”

    河面上空,两头丹顶鹤在大红绸路上优雅展翅,同时起飞,在空中一个回字盘旋,又同时俯冲,向河面上扎去。

    长喙一张一合,各自叼起红绸的一端,的红绸尾巴自水中出露,跟着被红绸拉起的,是一块上书“燕衣戏楼”四个大字的烫金牌匾!

    “好巧思!”悦来客栈一个层层守卫的包间里,赵佶不禁赞道!

    双鹤并翔,衔绸衔

    匾而上,将牌匾挂上燕衣戏楼的九楼沿边。

    两条蓬松红绸自楼顶垂下,松松地垂至二楼,又向上挂起,挂在“燕衣戏楼”牌匾的左右两边,随风悠悠飘扬。

    如这古典美人耳边,两个浑然天成的耳环。

    “你们看!那红绸上有字!”

    看客们定睛望去,便看见这两头丹顶鹤,它们走来的路、跳来的舞、行过的痕迹,在这大红绸布上,化作笔力雄劲的巨大黑字,渐渐显现出来!

    有眼尖的看客一个字一个字,同时跟着念道——

    “祝贺燕衣戏楼开门大吉!”

    “有请燕青衣献贵妃醉酒!”

    “铛——!”

    铜钟敲响。

    应声而起的,是燕衣戏楼的如花盛放。

    “轰——!”燕衣戏楼的六楼七楼八楼,四面的楼身各自向东南西北倒下,如花瓣一样绽开,开了一朵四片花瓣的花!

    九楼和楼顶悬立了。

    六七八楼镂空了。

    五楼大大地延展开来。

    延展开来的五楼边上、河上、还有燕衣戏楼一二层的四角边上,忽然翻出了许多面巨大的镜子。

    不是模糊的铜镜,而是银白色泽的、比照水更生动的镜子。

    这些镜子如有神智般,在看客们面前上上下下左左右右地转动,一面照向另一面,很快便校准,精确地照出了燕衣戏楼五楼上的场面。

    照出五楼上,或坐或站、或倚或靠的众位乐手。

    ——和一位侧首低颔、红装翠凤冠的花旦。

    那静静屹立的花旦陡然亮嗓:“海岛冰轮初转腾!”

    声色柔曼昂扬,周遭惊艳之时,乐声共起!

    花旦手肘轻动,微微抬脸,半扇遮面间,张唇吟唱。

    那露出的半张脸,重彩抹脸,却是眼窝玫红,朱唇娇艳。

    她浓睫轻掀,黑黑的眼线翘翘像月勾,明艳的眼睛亮丽若珍珠,活现的眼神看向边角,面孔随之抬起,仿佛看向那一轮“初升的月轮”。

    一个抬眼,扇一遮面。

    是月轮升了起来?

    是她用眼去捉月?

    两个抬眼,扇两遮面。

    明月明月,不敢叫你见我容貌。

    我有闭月羞花之貌,怕你羞涩不敢露面!

    三个抬眼,扇三遮面。

    明月明月,叫我试试我的倾世容颜。

    看呀果然,你当真躲回云中去了哎呀!

    看到这里,赵佶忍不住赞道:“好一双会说话的眼睛,好一位自负又娇俏的杨玉环!”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奴似嫦娥离月!”花旦身段一展,仪态万千,丰姿冶丽。

    我杨玉环享有唐明皇的无上宠爱,比广寒宫冷情的嫦娥更幸福,我真是嫦娥下凡!

    遮脸的扇环着右腕三绕,她抬步走起,骄傲地用扇贴胸!

    声腔甜醇脆丽,入耳不绝。

    然而。

    嫦娥下凡的杨贵妃,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