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消灭金手指(快穿)》 133. 第 133 章 宁可错杀,不可放过。……(第3/4页)
和时韵做完了事情就自己回村子里,大队长已经叫了几个妇人在等着了,事情不耽误,得赶紧的将瓶子给用起来。
洗刷赶紧,然后用赶紧的布擦干净——豆酱不能沾水,沾水就坏的快,这个也是写在外面那个商标上的。
擦干之后还得再晾晒一下,幸好这五月底了,太阳好,也不要很长时间,中午那会儿出来,等下午太阳快下山的时候就已经晾晒好了。
趁着这会儿家里的女人们都在家,大队长就敲锣通知有空的还来上工,一个小时按照两个工分算。
刘菊花和大队长媳妇儿肯定是要来的,他们自家的豆酱也算在这里面呢,等以后结算的时候都是要算钱的。
“装九分满啊,不能多不能少。”大队长拿着袁知青写下来的注意事项说道,本来是让袁知青管这事儿的,但袁知青那性子,实在是太腼腆,一张嘴就脸红,尤其是面对这大队里面的许多人,简直就要结巴了。
太耽误事儿,索性大队长就自己上了。
袁知青将真空办法也交给了大队长了,简单易操作,谁都能上手,然后袁知青自己偷偷溜走了。
时韵晚上也没过来,她忙活这几天了,实在是累,就在家里做晚饭。
石宝柱一边抽烟一边说话:“我这心里啊,老紧张了,一边觉得咱们村指不定就要有钱了,一边又害怕这豆酱卖不出去,这年头谁家不会做豆酱啊?”
时韵抽空回答:“老三婶就不会。”
老三婶是住在村边的那个婶子,干活儿一把好手,但就像是后世说的,和厨艺绝缘。不管是复杂的还是简单的,到她手里,都做不成。
豆酱也算是做饭的一种,有经验的,看一看就能知道这豆酱是做到什么程度了。这位,哪怕是豆酱发臭了,她都不知道这算不算坏,还得找人来问问。所以每年她家做豆酱,都要浪费不老少,到最后还得拿家里的黄豆去和别人家换豆酱。
石宝柱也想到了这一茬,顿时不吭声了。
时韵笑眯眯的:“爸你就放心吧,这世上啊,多的是有钱没时间的,咱们村卖不出去,咱们就到城里嘛,反正现下副业这许可证也批下来了,咱们就一样样试,总能又一条路的。”
石宝柱想想也是,就笑道:“还是你们年轻人敢想敢做,要是换了我们这些老家伙,怕是也就想一想。”
人老了,顾忌担忧的也就越来越多了。
又说起来时韵的大哥:“最近也没写信回来,也不知道在部队怎么样了,我和你妈就老担心,这部队啊,说起来是好,当兵光荣,可这当兵是要去打仗的,国家不是白白掏钱养活废人的,这上战场吧,也危险,不定哪里就……”
“你大哥但凡写信回来,你妈就要拿着信哭,这都多长时间了,也不见你大哥写信,不写信嘛,你妈还是哭,哎。”石宝柱叹气,这一声叹气就很灵性了。
销售的事儿还是找赵燕,赵燕之前就已经谈好了两家的,现下只要带着瓶子去县城,换了钱回来就行。然后是之前的厂子里的食堂,也不知道印刷厂是怎么想的,可能是因为之前时韵和人攀谈留下的好印象,也可能是因为廖主任那边提过两句?也可能是因为自家印刷的商标看起来亲切,反正赵燕上门的时候,这边一下子就留了二十多瓶,这还只是食堂。
剩下的工人们也有开口买的,总共是四十二瓶。
总共一圈下来,赵燕就已经将其中两百五十瓶给卖掉了。总共三百瓶,只剩下五十瓶了。供销大厦那边不能去,因为他们自己也卖有豆酱,不过是不带瓶子的那种,就是一毛钱一大勺,你自家准备东西去装。
一般大饭店都喜欢自己去装一大锅,回来慢慢用。当然,这种条件下的豆酱,味道肯定就是一般般的,时韵他们的乡味黄豆酱,在味道上是绝对有优势的。
买椟还珠这种事情,也就是在人特别有钱的时候才会发生,现在的人基本上都不怎么有钱,那肯定不会有人因为玻璃瓶子就去买黄豆酱。所以,能买的,都是看在这味道上的。
赵燕带着最后几十瓶豆酱去供销大厦,供销大厦这两天的风气好多了,至少不会一听说赵燕是来推销产品的就直接将人给赶出门了,这都得多谢时韵前两天作出的贡献。
可惜谁也不知道,时韵不知道,赵燕也不知道。赵燕还傻乎乎的觉得这个供销大厦的售货员们都很好呢,和小说里写的完全不一样。
最终经过商量呢,这五十瓶黄豆酱确实是可以留在供销大厦这边售卖,要是能卖得出去,供销大厦这边肯定是要抽钱的。要是卖不出去,赵燕这边是要给地方租金的。
也就是说,不管卖不卖的出去,供销大厦这边是不赔钱的。
赵燕又问了人家门口能不能贴菜单,得了允许之后,就将大队长给特意准备的红布张贴上去,就是之前时韵写的两个菜谱。这大红布挂在供销大厦门口,可就太吸引人了,不少人还以为是供销大厦有什么商品降价了之类的。
等赶过来一看,哎,是个菜谱。
有那喜欢钻研一下的,就仔细看,来的匆忙嘛,没带家里装豆酱的东西,那瓶子里的也不算贵,也就比寻常的贵个八分钱,八分钱还是能拿的出来的,于是就顺手买一瓶。
也有觉得八分钱也是很贵的,一个月得吃两三瓶呢,一次八分钱,三次就是两毛多,一年都两块多了,两块多够买多少黄豆酱了?但又觉得这菜谱不错,于是就回家拿瓶子来买散装的。
但是这种的吧,有一点儿,做的好吃也就算了,做的不好吃了,就总惦记是不是自己用的黄豆酱不地道,和人家的不一样,所以这味道才不一样?
思来想去的吧,就肉疼的再去买一瓶吧,反正也就这一次,尝过了味道一样的,那下次就不浪费钱了。
其实这五十瓶是不赚钱的,赚钱的在前面那两百多。不算豆酱的本钱的话,这个买瓶子的钱,还有这个做印刷的钱,是都回来了。但是,人工没算进去。
大队长很是兴奋:“现在就是试一试,能卖得出去就行。那接下来咱们就是继续做了,天气热的话咱们也想想办法,来来来,大家都说一说,自己有什么好法子?”
这个事儿吧,就像是看到了希望了,人人提主意,七嘴八舌的。
袁知青也被拉来想办法,袁知青的办法可太简单了,弄点儿硝石做冰块嘛,反正你这个做豆酱,也不要外面上冻,就是要一般的温暖温度,那夏天放点儿冰块就正正好了。到冬天里,那弄个炭盆或者火炕也行。
硝石制冰这东西,没多少人听说,当然这不算什么秘密,可寻常老百姓,谁打听这个做什么?夏天热了,大家躲在阴凉处嘛,或者买个冰棍也行啊。
实在是钱多烧得慌了,买个风扇嘛。
袁知青这一说,大家就好奇,那硝石制冰,咱们是不是也能做冰棒去卖啊?
慌的袁知青赶紧摇头:“不行不行,这东西是能吃死人的,咱们是做豆酱生意的,就算不是豆酱吃死人了,但消息传出去,被人给说错了,那咱们得品牌可就要……所以这东西不能碰,不光咱们不能做冰棒,咱们自己人也不能吃,拉肚子真是能死人的。”
现下袁知青是已经一改以前村民们对他的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