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秀才穿回来成了厨神: 100-12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小秀才穿回来成了厨神》 100-120(第23/23页)

了,轻笑一声,当着叶朝瑞和聂弦望的面,牵起沈南星的手,去摸小虎崽。

    “把它们放去那边榻上吧。”靖王见沈南星摸够了,让聂弦望把两只小虎崽放去窗边的贵妃塌上,又叫门外的侍卫去后厨拿些鲜肉过来。

    “快过来坐。”沈南星招呼叶朝瑞和聂弦望坐过去。

    两人依言坐在他和靖王的对面,叶朝瑞拿出食谱,摊开给他们查看,“殿下,沈公子,两位看看这份食谱可要的?”

    靖王扫了一眼,没细看,先问叶朝瑞一句,“你真的不介意别人学去了你的独家秘方?”

    “不介意。”叶朝瑞摇头,这也算不上他的独家秘方,只是在师父教给他的做法基础上做了一些改良。

    他十分真诚地向靖王陈述自己的想法,“我更希望更多人来学我的菜谱,并将其发扬光大。况且,美食做出来就是让人品尝的,越多人学会,那便有更多人尝到,我该高兴的。”

    “不错。”靖王暗自点头,心里对叶朝瑞的评价又提高了一个层次,觉得他这个人大气,心胸宽广,有远见,并不是每个身怀宝藏的人都愿意与他人分享,他就见过很多人为了手里那点东西,固步自封,闭门造车,教学徒也不用心,大多有所保留,导致后面到死,都没人真正继承所有,一门技艺就这样被带进了坟墓。

    靖王决定给自家皇兄送生辰纲礼的同时,写一封信,好好地夸一夸叶朝瑞和聂弦望,让皇上帮他们酒楼宣传宣传,这可是一个扬名天下的好机会。

    叶朝瑞和聂弦望不知道靖王的想法,寿礼送到了,事情就算完成,后面根本不用他们操心。

    两只小虎崽送走了,叶朝瑞还挺舍不得,心情沉郁了一阵子,聂弦望看在眼里,找借口又跑去山上找落单的动物幼崽。

    结果几日下来,什么都没找到,无奈从一个本地镖师家里抱了两只两三个月大的狼犬幼崽回家,好在叶朝瑞看起来也非常喜欢。

    犬崽被叶朝瑞养在了他和聂弦望的院子里,在家没事就拿着肉干训练它们,坐下,卧倒,不厌其烦。

    到两只犬崽熟练掌握这项技能,已经是半个月后了 。

    这时的京城,因万寿节的到来,街头热闹非凡,家家户户张灯结彩,人们自发地为他们新即位的年轻帝王贺寿。

    寿宴当晚,百官献礼,靖王人没回去,派了信得过的下属送上贺礼。

    两只小虎崽被带上来时,殿内一阵骚动,坐在最高处的皇帝眼睛一亮,招手叫人把小虎崽带上去让他抱抱。

    “皇上,不可啊!”有几个官员出列阻止,说野兽再小也是野兽,劝皇上不要对它们不要太过亲近,以免伤了龙体。

    如果只说这么几句,还真叫人以为他们是在关心皇上身体,可皇上根本不信,他抱着一只小虎崽,边摸边冷眼看着下面的人“唱戏”。

    果然,那几人说着说着,就扯到了送礼人靖王的头上,他们自以为隐晦地旁敲侧击,意思是靖王在皇上的寿宴送这伤人的野兽是心存野心,且送两只老虎明显是在挑衅,一山不容二虎云云……

    皇上不等这群挑拨离间的蠢货说完,厉声狠狠训斥了他们一顿,然后挥手让侍卫将其拖了下去,并借此机会警告某些心存不轨的大臣,群臣跪地告罪,宴会继续。

    靖王的人接着呈上后面的贺礼,是一些南方的土特产以及六道菜肴的菜谱,同时传达了靖王殿下的话,请求皇上恩准他们端上早已准备好的菜肴。

    皇上当然应允,他亲弟在外面吃了好吃的,不忘他这个皇兄,千里迢迢带回来的东西当然要好好尝一尝了。

    他一道一道品过,十分惊喜,原不抱什么期待,却没想到每道菜肴的味道都出奇的美妙,他非常喜欢,喜欢到想独享,可想到靖王在信中交给他的任务,忍痛分出一半,让内侍拿去给其他人也尝尝。

    当然不是席间每个人都能吃到,只有太后,皇后和几位位高权重的官员享受到这一恩赐,他们尝过之后自然也是赞不绝口,纷纷夸的只因天上有。

    因此,宫宴结束之后,这六道菜肴在京城之中迅速传出名声,传言堪比龙肝凤胆,而食谱来源——千里之外的百味居酒楼也被京城人时常挂在嘴边。

    有的酒楼不信邪,走了些门道,仔细打听了这六道菜,回去自己研究,模仿着做了出来,但吃过原版的人在试过之后都不满意,都说差远了,一时间,激起了各酒楼的胜负心,纷纷模仿起来,非要争那个做的最像的。

    外面闹得沸沸嚷嚷,皇宫里面,皇上正在慈宁宫,吃着太后的小厨房做的正版菜肴,他在宴后就把食谱分享给了太后,想吃了就来找太后。

    母子俩像平常人家一般,美美地享受完美食,温情地聊聊家常。

    两人最常提起的话题便是靖王,皇上看着在地毯上玩的正欢的两只小虎崽,又想到靖王那封写的厚厚的家书,跟太后笑着感慨靖王在南边的日子过的不错,起码吃的好,再有像叶朝瑞和聂弦望这样的民间能人相助,相信南边很快能在靖王的带领下发展起来。

    太后也是看过家书的,心里着实放心不少,当初靖王自请驻守南方,她是不愿意的,靖王是她疼爱的小儿子,哪里舍得让他到穷困的南边受苦,但为大局考虑,她又不得不同意,如今看来,南方也不像她想的那样蛮荒,至少吃的膳食不比宫里御厨做的差,她儿吃的好,她就安心了。

    聊到最后,太后长叹一口气,许久后问皇上,丞相家那小儿子如何了。他们也是前不久才知道,靖王和那沈南星竟是有情的,虽然十分不赞同,但也无可奈何,相距那么远,他们鞭长莫及,再者,他们和丞相府的老人们一样,把这两个孩子疼到了骨子里,都不敢轻举妄动,怕伤害了两人。

    皇上也叹气,他很担心靖王这个一母同胞的弟弟,喜欢一个男子就意味着没有子嗣,百年之后该怎么办,有心想给他过继一个孩子,可这身份实在是容易造成祸患,也就作罢,只能安慰自己,都还年轻,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

    他们正为此发愁时,宫外丞相府同样如此,各个唉声叹气的。

    他们收到了沈南星托靖王的人带回来的各种南方土特产,还有家书,上面写自己在南边过的很好,认识了一个特别聊得来的新好友,和靖王住在一起,与他同进同出处理各种事务,每日过的充实又快乐。

    府上的长辈们看完信直言管不了了,可听说靖王的人要回南方时,都不约而同地捎了很多东西,几辆马车都堆不下。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