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穿之康熙家的小宠妃: 290-30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清穿之康熙家的小宠妃》 290-300(第13/16页)



    小家伙自从开始长牙后,那小嘴巴就跟没拧紧的水龙头一般,那是哗哗往外流口水,而且从来都没断过。

    白瞎了老天给他长了那张好看可爱的脸。

    不得已,溶月便让宫人给他做了许多美观大方的围嘴口水巾,然后换着给他佩戴。

    这还不算,平时手里还要时刻准备着棉巾,只要他一流口水,就立刻给其擦掉,要不然实在有碍观瞻。

    这不,小家伙又流口水了,溶月赶紧上前,用范嬷嬷递过来的棉巾,给他擦拭口水。

    说实话,一般这种事情,其实是宫人该做的事情。

    不过,只要溶月自己在现场,她一般是不假他人之手,而是自己亲自去做。

    谁让儿子是亲生的,她不嫌弃他脏就是了。

    之后,溶月又陪着小家伙玩了一会儿玩具,这才将他交给旁边的念雪和奶娘看着,然后让范嬷嬷跟着自己去了旁边的侧殿。

    她有话要交代范嬷嬷。

    “虽说李氏的头七过了,也没发生什么事情,但十三阿哥那边,最近还是要外松内紧,不能让人钻了空子。”溶月交代范嬷嬷道。

    范嬷嬷脸色凝重的点了点头:“老奴明白,这次是大福晋,下次就有可能是咱们永寿宫,老奴最近会跟半夏,好好看顾着十三阿哥,要是有什么风吹草动,也会立马跟主子禀报的。”

    自家主子的担心,她知道。

    李氏在后宫最大的仇人就是主子,现在李氏没了,确实有很大可能会让人钻空子。

    “那就劳嬷嬷费心了。”溶月道。

    她这边,倒是不怕,毕竟她是大人,又是成长在在新时代,对于鬼神之说,她还是不怎么相信的。

    但是胤祾那边,却不得不防。

    因为她除了需要处理贵妃分到她手里的宫务和永寿宫这边的宫务之外,她还要时不时的接待来访的妃嫔。

    肯定不能时刻呆在小家伙身边。

    所以,就只能交代范嬷嬷,让她多多费心了。

    ……

    毓庆宫。

    太子在得知大福晋的事情之后,确实有些郁闷。

    到底只是见红,而不是真正的小产,两者之间还是有着本质区别的。

    特别是宫里最不缺保胎的好太医,说不定还真能让其保胎成功。

    只是,他现在也没什么好办法了。

    此事本来就是经过一个多月的等待谋划,又正好赶上宫里死了妃嫔,这才设下的这场谋划。

    只是让人没想到,大福晋肚子里的胎儿竟然如此命硬,最后还是让其逃过一劫。

    也不应该说是逃过一劫,毕竟最后的结果还真不好说,只能听天由命。

    看看老天爷是不是会站在他这边了。

    如果是,那是再好不过的事情,

    要是不是,那只能说一句遗憾。

    唯一让太子庆幸的是,手底下的人这次还算靠谱,没有让人抓住把柄证据,很好的摘了出去。

    至于惠妃和其他人在私底下的那些猜测,说实话,太子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只要没有确凿的证据,指出是他所为,就没人能奈何得了他。

    而惠妃也是个聪明的,没有将心中所想嚷嚷出来。

    要不然,他肯定是不会善罢甘休的。

    想罢此事后,太子就让德住给凌嬷嬷传话,说事情到此为止,之后便将这件事情丢之脑后。

    毕竟他还知道轻重,知道自己现在的主要任务是读书,是学习处理政务,而不是搅和进后宫女人的琐事中去。

    而这一次,也确实是没办法的事情,他在后宫无人相帮,又没有娶妃,不得已这才插了一脚。

    可现在汗阿玛已经快从南巡归来,他肯定不能再有动作了。

    第299章

    最终,阿哥所那边传出消息,大福晋这一胎总算是有惊无险的保住了。

    只是在之后的日子却要卧床保胎,要不然还是有流产的危险。

    惠妃闻讯后,总算松了一口气。

    如此结果,喜欢看热闹的人自然觉得甚是可惜。

    毕竟大福晋这一胎要是真没了,以惠妃对皇长孙的执拗,到时候还不知道要怎么闹呢。

    还有远在江南的大阿哥,回来后肯定也不会善罢甘休。

    说不定,还真有可能跟毓庆宫那一位直接对上。

    现在看来,真是可惜了一场好戏。

    ……

    三月,永寿宫院子里的两株名贵海棠终于开花了。

    粉白嫣红,三五成簇,缀满枝头,说不出的娇艳动人。

    有时微风一吹,便有花瓣簌簌落下,煞是好看,真的别有一番景象。

    所以,溶月每日便多了一件事情,就是陪着胤祾在海棠花下玩耍。

    为此,她还让宫人在树下移来了桌椅。

    闲暇之余,泡上一壶香茗,鼻尖充斥着沁人心脾的淡淡香气,坐在那里,悠然品尝,亦是打发时间的好消遣。

    这一日,溶月召徐安庆来永寿宫,询问他有关于春耕的事情。

    这两年,她分红得来的银线,大多买了田地庄子。

    而随着田地增多,她除了让徐安庆的堂兄管理着一部分之外,去年的时候,又专门聘请了两个管事。

    虽然她的收入变多了,年例也由一百两变成了三百两,但她的日常开销,也随之高出了许多。

    因为随着她成为永寿宫主位,胤祾的出生,手底下的宫人跟着变多,光年节时候赏赐下去的银钱,就是一笔很大的支出。

    更不要说,还有妃嫔间的人情往来,打点关系,等等,那真是哪哪都需要银钱支撑着。

    要不是她还得宠,康熙时常会赏赐银钱和东西,说实话,就这种花钱法,她都肉疼。

    毕竟家底薄,真的不能大手大脚。

    也不对,她也没法大手大脚,但这些却都是必须要支出的,根本省不了。

    所以,要是不使劲赚钱的话,肯定是不行的。

    溶月现在已经开始盘算着,之后再有余钱的话,她先不买田地,而是买上两个铺子放在那里,就算自己不能做生意,租出去收房租也是好的。

    所以在同徐安庆商量好春耕之事后,溶月又将买铺子的事情,一并托付给了他。

    不过,因为不着急,她交代徐安庆可以慢慢找,但位置一定要好。

    徐安庆自然满口应下。

    说实话,背靠大树好乘凉,自从溶月晋升妃位之后,徐安庆在内务府的地位,那是节节升高。

    再加上他本来就能力不错,做事稳妥,自然晋升的也快速。

    如此一来,徐安庆对溶月那是越发的忠心。

    只要是他交代下来的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