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科举路: 第86章 殿试开始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重走科举路》 第86章 殿试开始(第1/2页)

    第八十六章

    过年时候自然是和乐融融的,李家、曾家都各自在京城团聚,过上了一个很好的团圆年,季兴邦、闵宏达、闵宏泰三人也跟着一同在李家过了个团圆年,否则大年夜的形单影只太孤单了。这个年岁里,先生和学生之间的关系是很亲密的,季兴杰既然做了闵宏达的先生,他们兄弟也就是一家人了,不同于那些普通的朋友,来一同过年也是应有之意。

    过年走礼的时候李家这边都是李思微和李夫人做的主,曾家那边也有曾夫人忙出忙进,只有闵家兄弟二人这边没有一个女眷可以帮衬,闵宏达又对这些人情世故不甚了解,完全是闵宏泰这个哥哥一手操办的。幸而他们闵家在京城认识到人本来就不算很多,到也不算是很复杂的事情。

    其他人都在过年的期间乐呵呵地,只有季兴杰因为担忧自己今年三月初的殿试经常忧心忡忡。之前的他虽然将科举作为晋身之阶,但是心情还算豁达,并没有那么刻意追求,虽然表情严肃,但是心理压力不算很大。

    但是经过了这一次被“榜下捉婿”事件的折辱之后,他对于权力有了更多的认识,想要考得更好、日后升得更高,得到更多的权力,所以心情就比之前焦急多了。为了不让妻子和小堂弟等家人担心,季兴杰并未表现出来他的焦虑,过年时候该拜年拜年,该喝酒喝酒,该笑还是在笑。

    他人其实也能感觉到他的焦虑,但是大家心照不宣地看破不说破。毕竟殿试这种考试就是鱼跃龙门的最后一跳,日后是否能乘风化龙都看这一遭了,是个人都会焦虑不安的。他们不知道“捉婿”那件事给季兴杰带来的影响还遗留至今,只以为他仅是为殿试而烦恼罢了。

    转眼间便到了三月一日殿试的时候,季兴杰穿着新发放的统一的贡士服装跟着其他人一同站在宫门外等候听宣。

    他们这些新晋的贡士在参加殿试之前还是想要被搜身检查的,只不过来搜身的都是御前侍卫,不再是之前的小衙役们,搜身时对他们也均礼遇有加,不再会有折辱的行为,因为他们这些人今日殿试之后至少都会是三甲同进士,日后都是要当大官的,万一记仇以后给你穿小鞋怎么办呢?

    季兴杰会试考了第十名,此番也排在第十位,跟着一众贡士一同鱼贯进入金銮殿内。

    皇上看着一溜穿着贡士服装的人进入正殿,前九位的人之中都垂垂老矣,或者已经人到中年,长了长须、有些发福等等,猛然看到第十名的季兴杰忽然眼前一亮,这个季兴杰只有二十几岁,身姿挺拔,面容俊朗,一看就让人心生好感。

    其实人都是需要靠对比的,在季兴邦等少年人在场的情况下,谁也不会记得起夸赞季兴杰一句“俊朗”,觉得他的长相只不过是中人之姿罢了,最多也就是中上一些,远远比不得潘安、宋玉等英俊的少年郎。

    但是现在与他相比的要不就是垂垂老矣的老者,要不就是中年长须或者发福的人,他这番姿态自然就让皇上眼前一亮,称得上是“俊朗”了。当然,在季兴杰之后也有很多容貌英俊的少年们,但是他们的排名太靠后,皇上没有时间一一细看他们的面容,还是对季兴杰这个年轻人印象比较深。

    众人按照次序入座之后,桌上已经放了笔墨纸砚等物品了,太监们大声宣读了皇上出的题目,然后便是大家专心写策论了。殿试很简单——一篇策论定乾坤。考生们需要在天黑掌灯之前将策论写完上交,然后交给主考官等人批阅。

    主考官会挑选出其中最好最优秀的十人,带着他们的试卷向皇上汇报,皇上根据他们的策论情况和身份情况最终确定一甲状元、榜眼、探花,二甲传胪以及前几人的名次。

    当然还有一种例外,那便是在殿试的时候答题飞快,提前交卷,若是皇上那个时候还在考场,通常会自己阅卷一番,若是能写得戳中了皇上的心意,让皇上对你这个人印象很深刻,那么便是主考官没有将你的名次定到前十名,皇上也有可能根据记忆将你的试卷提到前面来看一看、比一比,给你一个前十名的名次。

    这种事情历史上并不是没有过,所以殿试时候好些名次排在后面的年轻人便追求起了另外一招,那便是——快!快些写完交给皇上。不过那也算是不得已之下的选择,毕竟潦草做出来的文章质量大部分时候都是难以和精雕细琢的文章想媲美的。

    所以对于季兴邦他们这样会试成绩排在前面的人来说,认真写完这篇策略,在写的时候字斟句酌写出一篇好文章来才是正途,他们已经领先在前了,没有必要再出险招去搏一搏。

    皇上今年殿试出的题目是论民生,题目起得很大。且并未像之前几届一般让大家具体说一说水利问题如何治理,说一说圈地乱国问题如何治理,说一说人口隐匿问题如何治理等,他只是空泛地起了一个名字,让大家可以发散思维写任何东西。

    其实有些时候越大的题目越不好写,相反那些小一点儿、有很多限定的题目才好写。若是些如何治理水患,考生便可以博古通今细写一通,思路不会跑偏。但是这么大的题目一下来,你要怎么写就是一个大问题了。

    策论文章是有字数限制的,你不可能写得无限的长,所以那种劝农桑、兴水利、圈地乱国等问题一样写一点是可以的,但是那必将使得你的文章虽然“大而全”,但是每一个点却又都没有写深、没有写透,反而不美。

    因此像季兴杰这般写策论很有经验、心得的老手都明白必须要选择切中其中一点,加以展开,最后写深、写透才能得到皇上的赏识,才能出最终的效果。

    但是要如何选取这个点呢?不同的人自然会根据自己的想法、经历选择不同的点,到时候哪一个点踩在皇上和主考官们的心头好上可就不知道了,在选题这个方面上或许就会有不少人被淘汰了,可知这个题目的难度。

    季兴杰不管别人如何冥思苦想,他自己看到题目的一瞬间想到的就是权贵对平民百姓的欺压,想到了自己当时遭遇的侮辱,心中火起。他觉得,若是权贵一直能这样凌驾于国家律令之上,想要做什么就做什么,不但欺压底层民众的话,升斗小民们无论如何都不会有安全感的。

    毕竟赚得再多又如何?还不是会被人抢走充公?考得再好又如何?娶了妻子都还会被人“榜下捉婿”,天理何在?天理昭昭!

    他还写到,皇上作为天下之主,并不是只与士大夫同治天下,还是天下升斗小民们的天子,需要照顾到百姓。古语云:“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又云:“君以国士待我,我当以国士报之;君以路人待我,我以路人报之;君以草芥待我,我当以仇寇报之!”

    若是皇上和权贵们都视升斗小民为草芥,那么大景朝也就无从谈什么民生,灭亡也只在顷刻之间尔!

    季兴杰一边想一边写,他在写策论的时候投入了自己的真情实感,越写越顺畅,也越写越投入,不多时便将一整篇策论写完了。写的时候心无旁骛,完全不知道皇上站在他的书案旁边盯着看了他的策论许久。

    对了,殿试还有一个考点便是考大家的心理素质。如果考生是个冷静的人,那么在面对皇上这个监考官的时候就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写出好文章来。但若是考生心理素质不行的话,便会在皇上监考的时候手抖脚抖,要么写不出字,要么发挥失常写出来的文章不知所云,甚至还有人因为皇上在边上看了太久差点儿吓尿了!

    但是汗流浃背、面红耳赤、无法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