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穿到科举文当皇帝》 16、第 16 章(第2/2页)
了,说的你还是举人的时候多厉害似的。”孙氏拿着帕子掩嘴轻笑。
朱翰林也只得笑着摇头:“高兄怕是心焦的很,陛下如今……”非明君之相,高兄苦苦支撑也不愿意投靠姚家。
想到此朱翰林又深深地叹了口气。
朱翰林口中的高兄是吴太傅的亲传二弟子,现在是户部左侍郎,也是吴太傅的弟子中,除去姚环外,唯一还身居要职的。
他能保全下来,一是在吴太傅出事时,他正好丁忧,不在朝中,二是前些年户部左侍郎空缺后,唐丞相和俞家挣得狠了,最后还是沈大将军和安国公出面,让为人刚正的高成林当了户部左侍郎。
朱翰林与高成林私交不错,高成林丁忧归来时被排挤,在翰林院修了四年的书。
两人境遇相同,又在一处修书,到底是多了几分情分。
“你啊,海大的心,指头大的本事,咱们过好自个的日子就是了。对了方公子送了许多东西过来,还寄了信,我让人给你放书房了。”孙氏见相公又要皱眉赶紧说道。
“方兄寄了信过来?你怎不早同我说!”朱翰林将乖巧的闺女,塞到娘子怀里,焦急地往书房走。
孙氏只是让人将东西放到书房里,并没有打开看都是些什么东西。
朱翰林急急忙忙地拆开信。
方长鸣通篇都在写,他在奇丰县过的很好,身边多了一位字恒玉的谋士,今年得了许多土产让他可以送给友人。
“方兄写信难道就是为了这个?”朱翰林将信件横看竖看,都没看出什么特殊。
“字,恒玉。”朱翰林挠挠头,他总感觉从哪里听到过这个字。
突然朱翰林的眼睛瞪大,他有些不可置信地重新将信读了一遍。
吴瑞卿?
怎么会是吴瑞卿?!
朱翰林小心翼翼地将信件收起来,他蹲下身一点点地检查方长鸣给自己寄来的土产。
再查看到第四个盒子时,他拿出南方特有的果子,却还能听到盒子里有晃荡的声音。
这盒子有些浅!
朱翰林双手摩挲着,好容易才找到了盒底花纹中的暗扣。
随着暗扣被打开。
而盒底有两封信!
朱翰林先拆开薄的信。
‘得陛下庇佑,吾同吴家得遇土豆,已种成功,望贤弟将信交给高侍郎,于大朝会献上种植之法,才不枉为兄一番周旋。’
他立即拆开另一封比较厚的信,那信中画了土豆的模样,写了该如何种植,看起来并不像在是胡编乱造。
而且信中还说,吴家和方兄在建州和琼州都找到了土豆,如今已经种植成了!
“陛下,竟然、是真的?”朱翰林咽了咽口水,结结巴巴地说道。
————————
“大人您那位贤弟可靠吗?”吴瑞卿忍不住多问了一句,事关他们吴家的将来,再小心都不为过。
方长鸣挑眉看他:“高侍郎有多可靠,朱翰林就多可靠。”
且不说方长鸣相信朱翰林,就算朱翰林变了,朱翰林一家祖辈都是商户,这些年他同朱家在商事上有不少来往,方长鸣自认这种利益关系,比高成林与吴家的师徒关系要牢靠。
而且他们这次只献上种植的方法,并未拿出实物,总还有退路。
“如此,是属下多虑了。”吴瑞卿松了口气。
“你只管等大朝会结束,让人将土豆找到的消息传出去便是,只有传的够远,咱们两家才能保全。”
他从来不低估旁人的心狠手辣,他们在岭南王眼皮子底下做这些,还有将来知道一切想要抢夺良种的人,都不会轻轻巧巧地放过他们。
方长鸣心想,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