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勉强科举日常》 19、满月宴(第2/2页)
村里的男女老少都来了精神,嗡嗡地讨论起来。
方老夫人挺直腰板,得意地说道:“家里的孩子争气,咱们做长辈的就不能拖后腿。县城的私塾不好进,不光是束脩比镇上的贵,更严的是人家先生收学生是要考试的,学得一般的孩子人家都不要呢。”
有会说话的人搭腔道:“哎呦,看来你们家的瑾哥和瑜哥都是秀才苗子啊,要不然人家县城里的私塾也不会让他们去读书啊。”
也有那见不得人家好的人混在后面说些不中听的酸话:“咱们村子可有五六家送孩子去学堂读书的,到最后也没见多出息啊,干农活也不利索,那些花出去的银子都打了水漂。要我说还是攒着银子买地来的实在,有了地比什么都强。”
方家的两个老妇人也不听那些不中听的话,只和那些会说话的人说话,把自家的名声抬得高高的,让村里人够都够不到。
这时又有好事者说要方瑾和方瑜出来展示一下学问,方瑾和方瑜也不扭捏,大大方方地站出来,朗声齐背三字经,流畅又流利地背了十多分钟,一下子就镇住了那些大字不识一个的普通村民。
最后还是赵里正出来鼓掌称赞,对方老秀才恭维道:“您家的儿孙真有出息。”
方老秀才捻须自谦道:“不过是入门的本事,不足挂齿,他们两个且还要用功苦读呢。”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