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宝小娇妾: 60-70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福宝小娇妾》 60-70(第5/26页)

紫的人其实不太多,若是肤色不够白皙,就会被衬得气色不佳。

    汤幼宁完全没有这点顾虑,她肤如凝脂,明眸皓齿,笑意盈盈望着一个人,月亮都想给她摘下来。

    湘宜给她穿好裙装,再搭上一件狐白披风,梳妆时,在额间贴一枚小小的花钿,正好就是丁香花,衬得清雅脱俗。

    她忍不住惊叹:“娘子简直是小仙女误入凡尘来了。”

    汤幼宁左右照着镜子,笑着点头:“好看。”

    她自己动手抹了一层红艳艳的口脂,抿着唇瓣,把小玉瓶往袖兜里放,“……我备用一个。”

    湘巧湘宜两人对望一眼,忍俊不禁,这是被吃出经验来了?口脂都得自己准备好?

    汤幼宁不理会她们的笑话,嘴里念叨:“许久不见乐萝,也不知她今夜游不游船?”

    “县主爱凑热闹,应该会去的。”湘巧把一个铜丝蓝翠方形小手炉塞过来。

    汤幼宁捧着它暖手,旋身朝外走:“那我们快点去……”

    刚跨过了门,游廊那头迎面走来一道高大身影,正是薄时衍。

    他的衣衫大多是深色,黑色玄色居多,气势天成,颇为骇人。

    今日罕见的穿了织锦月白袍,袖口衣摆处绣着细细银丝,外罩一件竹青色花绒鹤氅,并不太过华丽,但衬得他面如冠玉,风度翩翩。

    似乎往日那肃杀之气都被冲淡了。

    汤幼宁不由多瞥了两眼。

    “圆圆,过来。”薄时衍朝她伸出手。

    汤幼宁走上前,乖乖把小手递过去给他握着,由他一路牵出去。

    本就是容姿傲首,随便一装扮就叫旁人看得挪不开眼。

    二人这么并肩而立,别说仆役们为之惊叹,就是付氏几人瞧见了,也想夸上几句。

    “圆圆这容貌,当真是无可挑剔。”

    “二叔也好看呀!”薄无双晃着她的手,“祖母祖母,这便是天造地设,对吧?”

    “你还知道这个词?”付氏闻言忍俊不禁。

    无双眨巴着大眼睛:“我当然知道了!”

    付氏忽然有个想法,扭头问薄镜城道:“听说辛芦先生擅长作画,尤其是人像,不少人家请他画过,不如改日把他请来?”

    薄镜城也听说过此事,不过,“须得问问应煊的意思。”

    “趁着新春,俩孩子留一幅画像,想来极为不错。”付氏笑道,顺道给夏氏姐妹二人也画一幅。

    她们同意留在京城相看夫家,今年且有的忙呢。

    待会儿要是遇着其他家的夫人公子,须得带上去露露脸,年后各家宴饮也可以适当参加。

    付氏一时想得远了,外头不是说话的地方,她并未多言,让大家各自坐上马车出发。

    摄政王府好几辆马车,吱吱悠悠出了承邺坊,去往护城河登船。

    一路上,街道张灯结彩,喧闹声簇拥在马车周围,京城这几日,是彻彻底底的不夜城。

    也就在这时,接触到周围的环境里,才懂得与民同乐是什么滋味。

    汤幼宁又偷偷掀起帘子一角,朝着外面偷看。

    薄时衍知道她好奇,道:“明后日入夜可以带你出来玩。”

    “真的?”她立即双眼一亮。

    虽说自由出府了,可她从没有夜间逗留在外,天黑之后的京城是什么样,于她而言很陌生。

    薄时衍自然是言出必行,朝廷休沐三日,若有急事,他会入宫。

    宫里年初三会摆宫宴,招待大臣与命妇,除夕这等日子,倒不会去打扰臣子们的团圆家宴。

    一行人在码头登船,上下两层的画舫,灯火通明,轻纱妙曼。

    船头一棵巨大的灯笼树,上面悬挂满了‘灯笼果’,亮莹莹的橙黄色小灯精致小巧,还带有摄政王府的标志。

    陈管家请了说书的女先生和几位乐女弹奏,算上伺候的婢女以及厨房里的掌勺班底,人数众多。

    进入船舱落座后,画舫缓缓驶离岸边,沿河慢行。

    才吃过饭不久,这会儿都吃不下,桌案上只摆了些热茶瓜果。

    付氏喜欢听说书,打开册子点了一则《闹春街》,说书先生嗓音嘹亮,当场徐徐说来。

    讲的是一群深山里的小妖精,被人间过年的热闹吸引,偷偷溜出来玩的故事。

    汤幼宁坐不住,热茶饮了半杯,就想上二楼的围栏去看看。

    十澜过来把她的披风给系上,“外头比不上船舱内暖和,可别染了风寒。”

    汤幼宁不觉得冷,不过还是乖乖包裹严实了。

    薄无双早就忍不住跑上楼去了,还拉着范子悬一起,躲开大人们的视线,就问他能不能把匕首借出来玩玩。

    恰好汤幼宁捧着手炉过来,听个正着。

    “无双,”她蹲下来看着小姑娘,一脸被我抓到的表情:“你想偷偷玩刀子?”

    “我、我还没玩呢……”薄无双撅起小嘴:“我就是好奇。”

    “不用好奇,”汤幼宁想了想,道:“等你十岁,我送你一把更漂亮的匕首。”

    薄无双数了数自己小小的指头:“可是我还要好久才能十岁。”

    范子悬在一旁慢悠悠接话:“也不用很久,先生都说光阴似箭日月如梭了。”

    小姑娘还要再说,不远处的天边,忽然绽开了一朵烟花。

    ‘砰’的一声响,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力。

    她顿时抛开了对小匕首的执念,跳着拍掌道:“是烟花!它真漂亮!”

    汤幼宁也看到了,不仅仅有绚丽的烟花,沿河两岸,灯火通明,极为壮观!

    她一眼见着那些烧大香和大蜡烛的阵仗,彼此间隔着,粗壮如柱子,真就像树木一样竖立成林。

    火光交相辉映,数目众多,人们穿梭其间,场面热闹又喜庆。

    这是大堰的传统了,把烛火设立在河岸边,映得水面通红。

    靠近水源,也不怕它们被风吹倒或是人为不慎冲撞,安全又美观。

    再加上旁边燃放烟花炮竹的人,还有那些点燃花灯祈福的,引来众多游客,随着夜幕加深,远远看去,人头攒动拥挤不堪。

    画舫下河没多久,就碰到了同行的其它船只。

    遇着认识的,难免要打声招呼,或是邀约对方过来饮茶。

    “是姚顺侯府?”付氏得知隔壁船是谁后,问了一句。

    陈管家笑着回道:“是他们不错,顾夫人说许久不见,应当过去喝杯薄酒。”

    付氏以前与这位顾夫人有过交集,当下感慨:“确实一别多年……”

    她一直在南尧待着,甚少到京城来。

    不过,对京城发生的事情,却不是全然不知。

    “听说她家有个三郎,今年秋闱下场,考得还不错?”她扭头看向薄时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