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 4、讨教

您现在阅读的是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红楼]升官发财在红楼》 4、讨教(第2/2页)

凸显。

    要改变也非朝夕易事,林隽不想看到这位老先生忧心,插科打诨:“不问世事的读书人虽多,也有像我这样积极入世实践的有识之士嘛,师叔祖,要看我这一路走来的调查报告吗?您可以做第一位读者哦。”

    他笑眯眯的,一副‘欲看从速’的狡黠样子。

    寿朋:“……”

    用‘有识之士’形容自己,好大言不惭一后生,沛之到底是怎么教育孩子的!

    被他的厚脸皮无语到,再多焦虑也没有了,寿朋目光犀利:“哼,老夫先看看你这一路可有收获吧。”

    说是报告,其实是林隽一路游学的见闻,经过整理后里选取湖、浙两省的几个大县对比,配合表格、折线图,直观的展现出文朝立国至今八十余年人口、土地、亩产的变化,以及耕作物中主粮与经济作物的占比变化。

    寿朋看到上面罗列的图表、数字,对比鲜明,一目了然。

    这倒新鲜,“这些字符是你想出来的?”

    林隽双手拢袖,摇头道:“之前去闽省看洋船,在一位洋人那里看到后,见它书写方便特意学来的,听说是天方传过去的,您觉得怎么样?”

    “嗯……不错,”寿朋对数字十分敏感,轻松掌握后便被上面的内容吸引,暂且顾不上其他。

    由于详细资料难以获取,林隽也只是通过走访询问得出一个大致的数据。却能明显看出人均占有耕地下降,东南沿海一带大量粮田被棉、桑等经济作物占据,原来的粮食中心逐渐向缺粮区转变。

    寿朋皱起眉头:“如何有田者只十之二三?”他离任时哪里有这么严重?这不过才十三年!

    林隽扫了一眼:“江南地区经济发达,手工业、商业从业者多,很多百姓已经不依靠种田谋生了。”

    更深层次的原因嘛无非是士族豪强兼并土地,每一个王朝避免不了的走势。

    寿朋做过官,哪里想不到这里面的弯弯绕绕,拧着眉头继续看下去。

    这时,春叔在门口道:“老爷,该用饭了。”

    :

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

设置

字体样式
字体大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