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www.laohuaibiao.com提供的《秦朝穿越手札》 460-480(第24/29页)
去内蒙吃羊肉,在草原上放牧;
我去新疆看天池,吃烤馕,穿着漂亮的维族裙子跳舞;
我去江南看烟雨朦胧,坐船在乌镇的小河上飘荡;
我去两广,一边吃打虫药一边吃顺德鱼生;
我去川渝的酒吧蹦迪,顺便调戏小哥哥;
我还去了海南岛,去免税店血拼……
我尽量让自己的人生过得精彩,每一天都去寻找新鲜事物,去结识更有趣的人。
我知道在两千年前,有一个人和我一样,也在地球上到处走,去找寻不同的美景。
或许我们在同一片沙漠共同观赏过长河落日圆,或许我们都在张家界的高山上累得死去活来,气喘吁吁;也或许我们也都见过同一片茫茫无际的草原……
我去了西安的未央宫遗址,走到一块石碑面前,石碑上面写着“未央宫前殿”,后面其实什么都没有,一条大路外加一片黄土及几块断壁残垣。
我走在这里,想象你在两千年前行走在长安的未央宫中,也许我们走过同样一条路。
子房,你能感受到吗?
我听你的话,往前看,好好的生活。可我对你的思念,没有一天停止过。
我知道在另一个时空,你也是如此。
我们依旧相爱着。
永远爱着。
作者有话要说:
第477章 运筹帷幄千古谋圣!
楚霸王自刎乌江,唯剩一个鲁城还在顽抗,这是项羽最初的封地,所有百姓都不愿投降,刘邦不得不亲自率兵前往。
临出发前,他去看了张良。
成信侯夫人的丧礼办完之后,张良已经有两个月没有露过面了,就连丧礼都是荥阳赶来的嫡子张不疑办的。
到了垓下的一处宅子,张不疑引着刘邦进去,刘邦看到乌漆墨黑的卧室里,张良卧在床上。
拉开草帘,刘邦瞧张良的样子不禁有些心惊。
张良虽至中年,但保养得宜,至今仍是汉营第一美男子,连年轻俊美的陈平都不能与之分辉。
可如今,他的头发两边已经斑白,脸上的纹路也出来,看着比常年在外奔波的自己还老。
“子房啊……”刘邦看到张良了无生趣的模样,既有些替他难过又有一丝莫名的得意。
原来似张良这般人,也会有脆弱痛苦的时候,刘邦第一次觉得张良不如自己。
他不会为了一个女人变成这样。
“寡人去征鲁城了,等这趟回来,便是登大位的时候了。”刘邦斟酌着,真心实意的说:“百废待兴,寡人不能没有你,子房,尽快好起来。”
张良一直没有回应,刘邦继续说:“寡人叫陈平送你去洛阳,你先在那里养病,等大军凯旋。”
张良始终没有说话,张不疑都急了,如此大不敬,汉王生气怎么办?他正在旁冒冷汗,刘邦却已经站起来:“那……寡人走了。”
“大王征鲁,只需带两个人。”张良终于说话了,他的眼睛紧闭着,苍白的嘴唇张开:“把楚霸王的头颅带过去,把射阳侯项伯带过去,便能兵不血刃拿下鲁城。”
刘邦点点头,然后意识到张良正闭着眼,他改为回答:“好。”
刘邦出去,在庭院里,刘邦看到那个美丽的少女。
她的脖子上缠着厚厚的纱布,脸上一丝生气都没有。
想到这父女俩都是如出一辙的死气沉沉,刘邦对张不疑说:“小公子多多操心,等你父亲好起来了,寡人必奖赏你。”
不疑温和的笑了笑,不卑不亢的道谢,然后把刘邦送了出去。
“阿姐,去看看阿父吗?”张不疑走到张唐虞跟前,他已经长得比姐姐还高了。
张唐虞沉默的摇头,父亲不想看到她的。
父亲只要看到她,就会想起母亲是为她死的,她也没有脸见父亲。她想跟着爱人一同离去,可又不能死,她这条命……是母亲换来的。
前几日去军营里看了他的头颅,已经腐烂了,看不到一丝英俊的影子。
她当时很想上前把他抱在怀里,被陈平叔叔拉住了。
姐弟俩在院子里静静站了会,韩念从外面进来。
韩念对这两个主子行了一礼,径直去了张良那里。
“这是,当时寄到、荥阳的信。”韩念把那封让主母送了命的手书呈上。
刚刚还看暮气沉沉的张良瞬间就坐起来,一双冷凝的杏眼迸现万千杀意,韩念被这眼神吓得退了一步。
张良伸手,他忙不迭把信递过去。
趁张良看信的功夫,他又拿出一卷竹简:“那夜的尸体,我叫人、辨认。是属于、陈豨队伍的,我把陈豨、部下的名册、拿了过来。”
张良看完了信,然后又把竹简接过去,在众多名字中看到五个字:校尉,杨端和。
手上不自觉的一用力,竹简上的倒刺戳进了肉里,张良只感觉不到疼。
“继续查。”寒气森森的三个字。
韩念一凛,郑重应下,然后默默退出去。
前202年,刘邦正式登帝位,是为汉高祖。
五月时,刘邦在洛阳南宫举行即位庆功大典,大宴群臣。
这也是刘邦回到洛阳后第一次看到张良,不复之前的萎靡,张良似乎又有了神采。
只是他的气质不再出尘温和,而是带着一种阴森森的寒气,像是在等待猎物的猛兽。
“你看起来了好了很多。”宴饮时,项伯带着项庄、项佗走过来。
项羽死后,项氏家族其他人皆归顺于汉,因为许多原因,刘邦更是给了项伯、项佗、项庄等人非常高的封赏。
看着项伯,张良淡淡道:“有了念想,自然就有精神。”
项伯和两个侄儿都是面色一黯,项伯的眼中再次闪过晶莹之色,他敬了张良一杯酒,叹气:“是,你们还有三个孩子。”
怀瑾的死,张良极少透露出来,只说是不小心死于意外。
旁人也听曾到风言风语,可张良身上透出的寒气阴森,以致没有人敢去求证。就连项伯追问,张良也是讳莫如深。
周围是众人觥筹交错的笑语,他们几个的沉默显得与环境格格不入。
居于王座的刘邦显然很高兴,对臣下的举杯来之不拒,通通皆饮。后又在宴席上一一褒奖功臣,对项伯为首的项家人显得犹为热情。
席上聪明人如何不明白刘邦的得意?因此都是心照不宣的笑了笑,而其他人则是看笑话似的看着席上的项家人。
早先就归顺了的项襄和后面归顺的项伯一同上前,听从刘邦的教诲。
项襄狡猾圆融,对刘邦极尽奉承,言语中时而贬低项羽,刘邦听得大笑。
项伯却只有一句话:“蒙大王眷顾,臣与子侄才能有今日,大王于臣有再世之恩。西楚项家已消亡,臣等也不再是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你现在阅读的是
【老怀表文学】